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实践分析与思考

2020-09-10朱荷芬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园课程

朱荷芬

摘要: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提高学前教育效果的关键。但是想要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建设,必须采用合理的策略,才能确保项目建设的效果。本文以温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为例,对其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对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引言:由于幼儿心智尚未成熟,传统的课程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将课程与游戏相结合,构建课程游戏化体系,则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也因此成为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并在一些省份进行了推行,温州市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以温州市为例,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实践进行分析与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实践分析

从项目建设实践结果上看,温州市幼儿园将引领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突破点,并围绕这项突破点和《3-6岁幼儿指南》展开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活动,例如:《3-6岁幼儿指南》中规定了幼儿发展的六项领域,其分别为:身体健康与动作,语言交流、社会情感、认知、美感与表现和学习品质等领域。而基于游戏化的课程,则可以满足指南中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通过分析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教师的课程价值观念、教师环境观念这三个项目建设方面,笔者发现,目前温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效果十分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部分教师能够对课程游戏化产生正确理解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将课程与游戏相结合,将游戏的理念和精神在课程中得到渗透[1]。通过分析得知,温州市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的理解程度较高,他们认为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并能够满足《3-6岁幼儿指南》中的教育理论。例如:《3-6岁幼儿指南》中要求学前教育需要尊重幼儿发展的独特性,而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幼儿园和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直接感知和实践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基于游戏化的课程则具备这种条件。但还是存在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课程游戏化只是一种将教学活动变为游戏的方式,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多数教师的环境观较为合理

环境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教师缺少正确的环境观,则会对游戏化课程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分析得知,80%以上的教师,对于环境都有正确的理解,他们认为教学环境是不断发生改变的。由此可见,多数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构建课程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师对幼儿园课程价值的认定具有差异性

教师在认定课程游戏化价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游戏化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提高幼儿的知识技能[2]。而仅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游戏化可以为幼儿升学创造有利条件。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思考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质在于对学前课程体系进行完善,满足幼儿发展需要是改革的基准点。同时还要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实现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出幼儿园的教育效果,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可以说学前教育改革与课程游戏化建设,二者存在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一方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另一方的发展。虽然通过实践分析得知,温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者会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幼儿园应建立教师参与机制

教师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意识不符合要求,将会直接影响游戏化课程开展的质量。然而想要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仅靠传统的学习和培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让教师主动参与到项目建设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在实践中认识课程游戏化,树立游戏化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意识,提高教学能力,使教师满足游戏化课程的开展要求,从而促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建设者。例如:《3-6岁幼儿指南》中具有关注幼儿发展性整体性的原则,而教师作为与幼儿朝夕相处的人,如果不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就无法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内容也无法达成统一整合,学前教育的效果必然会大大折扣。

通过实践分析得知,教师在开展游戏化课程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参与内容较为狭窄;二是参与比例较低。具体表现部分学历较低的教师,参与的课程改革较少,甚至只是其中的某一方面,例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这部分教师在项目建设中的地位较低,通常会作为旁观者的角色,从而导致幼儿园 课程改革出现两极分化,存在巨大的差异,继而致使课程改革难以全面推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建设进度也因此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学历低的教师缺少自信,不敢参与课程改革和建设;而另一方面,幼儿园对这些教师并不关注,并缺少支持机制。由此可知,主客两方面的原因,是致使教师无法参与其中的关键。因此建立幼儿教师参与机制至关重要,幼儿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提高教师的地位

幼儿园应该适当提升教师的权力和地位,让教师担负课程改革的责任,与管理者一起做出合理的课程设计决策。促使更多的教师主动参与其中,围绕着课程改革的基准点进行讨论,并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问题,满足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2.赋予教师多样化的角色

传统单一的教学角色,显然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此,幼儿园应主动赋予教师多样化的角色,让教师承担更多的责任,行使更大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历较低的教师,敢于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例如:在《3-6岁幼儿指南》中具有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要求,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设计合理的游戏项目,但是仅靠一个教师是无法设计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需要幼儿园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让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幼儿身体素质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

3.建立平等的讨论模式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建设,要求全体教师都参与其中,需要借助全体教师的力量。国外学者认为,当面对问题较为复杂时,平等化的讨论方式,远比其他形式的讨论方式更具效果。因此,幼儿园有必要建立平等的讨论模式,有利于教师们就某一项课程改革提出合理的建议。例如:可以将微信作为载体,建立讨论群,让教师们在微信群中进行讨论,以此来实现教师间的平等交流,强化课程改革的效果。

实际案例:温州市部分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根据《3-6岁儿童指南》,并结合幼儿发展的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开发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并设计了符合游戏化要求的课程项目。据调查得知,有25%的幼儿园教师表示幼儿园课程是教师和家长通过实践所建构的。还有26.38%的教师表示幼儿园在借鉴外来课程基础上,对某些课程进行了创新。另有27%的幼儿园将外来课程进行了改造,促使其成为符合幼儿园特点的课程。仅有7%的幼儿园会照搬照抄,直接使用买来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温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已经逐渐成效,更为重视园长合作对课程进行构建。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温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较为正确。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家长尚未参与其中等。为此,幼儿园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建立参与机制,鼓励教师和家长参与其中,以提升项目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菡.“课程游戏化项目”背景下温州市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效果与启示——基于教師评价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8(12):39-51.

[2]唐荷花.探析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下的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策略[J].华夏教师,2018(30):5.

[3]孟娇.关于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75.

猜你喜欢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爱“上”幼儿园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想念幼儿园
自行车的发明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