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上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2020-09-10刘男王刚

高考·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同发展合作学习

刘男 王刚

摘 要:当前,合作学习已经是高中地理课堂上非常普遍的教学方法,它在改善课堂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等方面实效显著,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诸多困难的。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积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共同发展;合理分组;适时指导

在近两年的听课中,经常碰到类似的情况:课堂上,只要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几名学生便立即围成小组进行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然后由成绩好的学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是否真正学会方法、技能和知识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无论什么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

一、认识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它在改善课堂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等方面实效显著,《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专门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好的群体发挥的作用往往超过该群体中单个个体作用的机械总和,人们称之为群体效应。

二、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必要的组织形式,也是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但是有些课堂上仅仅是通过座位前后四人进行讨论,有的小组可能都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任务无法完成。这样的随意分组甚至是没有组,使得合作学习浮在表面,没有成效。

(二)组内成员缺乏明确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分工,学生间缺乏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也就没有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之间是松散的,有的成员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他们之间的讨论也只是按照要求泛泛而谈,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更不能形成思维的“合力”。

(三)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也无法保证。学生方面,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

(四)评价不合理

由于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简单地给一个同样的分数,可能会使一部分期望得到更好成绩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也可能使某些懒惰的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但是要给每名学生打出不同的成绩,又有相当的困难,因为很难区分每个人对小组作出的贡献,毕竟教师不能随时监督每个小组。

三、怎样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一)营造合作的氛围

课堂的气氛是否融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能使学生感到“与同学合作时很舒心”、“乐于分享想法,提出问题,共同冒险”,通过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在全班范围内营造信任和团结的感觉,例如我们可以在布置教室的时候有意识地张贴一些标语: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帮助别人并不意味着代替别人去做。

(二)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依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状况、个性特点、性别差异等因素进行分组合作,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几点:①合作学习小组人数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大约4-6人为宜。②宜把前后排邻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便于进行合作学习活动。③要设立合作学习小组组长,利于学习小组的组织和发言。④各个小组之间力量均衡,便于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效进行公平的比较和评价。⑤每学期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此外,其他形式的的分组也可以偶尔考虑使用。①随机分组。主要是让学生与更大范围的人们进行合作。②学生自己挑选搭档。学生们往往偏好这个方案,有时这种偏好还

很强烈。③在需要共同完成研究任务时,建立有共同兴趣的小组。例如研究性学习小组。④以学生选择的任务来分组。

⑤用来完成短期任务的同质小组。例如,成绩好的学生组成一组,做更高级的工作;成绩薄弱的学生可以再向其没有成功的课题发起挑战。

(三)组内职责分工

合作学习中小组基本角色是:组长、主持人、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小组成员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例如,在调查社区的垃圾问题时,有的小组成员要到垃圾回收部门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益处和难处,有的组员要向当地居民了解垃圾堆放情况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有的组员要查阅有关垃圾处理的文献资料等。在分头收集资料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并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小组的研究结论,由发言人代表小組在全班交流发言。

(四)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核心素养目标入手,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以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互助。

(五)评价要适度和全面

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学习过程而轻内容,对于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思维度、组员的合作程度,要特别关注,而对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到的规律和结论,并不要求面面俱到。

(六)教师要适时指导

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既要在合作学习开始以前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还需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此外,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点拨,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猜你喜欢

共同发展合作学习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中国民生的两大主题: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新时期对加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