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2020-09-10王心怡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幼儿教育运用

王心怡

摘要:“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这一理念的运用必须要与实际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的为幼儿的教育提供资源。本文通过阐述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本体内涵,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运用的重要价值。探索了其在科学探究活动、艺术创意活动、语言学习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运用路径,从而为该理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使用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幼儿教育;运用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本体内涵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论来源

这一思想的发展最初由教学要合一衍生而来,20世纪10年代末,陶行知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教学要合一的重要理论,阐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重点表明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信息的传递性。他开始重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而在1925年,该思想进一步转化为教学做合一理论,并且使用该理论直接撰写了著作《教学做合一》。1926年,该理论正式成为体系得以诞生。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本体内涵

从该思想的本体内涵来看,陶行知认为“做”这一词对于教师的角度而言就是“教”,“做”这一词对于学生的角度而言就是“学”。只有真正的“做”到了,才是真教实学。如果不能在“做”上下功夫,那么这两个目标也就不能达到。这也就表明了陶行知认为只有“做”才是真正的评定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教学效果的重要指导原则。此外,他还将三个关键点的概念加以融通,将其化为系统的体系。他认为,为了“做”目的而“学”,那么“学”也是“做”。为了“做”的目的而“教”,那么“教”也是“做”。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以“做”为核心。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运用的重要价值

(一)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这一思想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能够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乏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很难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对于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及能力提升将会产生消极作用。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则要求在幼儿教育的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主动参与,在教师教学中让幼儿自主表达,在活动时让幼儿互相指导,从使得幼儿能够更加充分自主的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之中,体现出幼儿真正的主体性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陶行知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核心不在于为学生输送知识,而是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角色,他们并不能将自身所获取的知识完全的输送给幼儿。因此,这也就要求了教师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该思想的运用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对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做出了肯定,并且明确了在整个幼儿教育活動中,教师对于幼儿成长的指导作用。

(二)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该思想的运用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指导各种矛盾与困难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做”这一关键词是实践的核心,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与持续发展,“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能够充分的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当前的新的幼儿教育理念,能够充分的审视当前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缺点,对于协调教学质量对有重要价值。教师应当要基于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学习兴趣来开发与运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在思维活跃以及感官等方面的发展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

幼儿阶段的孩童,他们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因此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充分的融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能力,发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实现做的目的。

比如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空气》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完备的工具,并提出要求让幼儿使得扁扁的塑料袋能够充满空气。此时应当发挥幼儿的主观性,让其自由选择操作的工具并开展实践,并且要将这一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之中来寻找空气,还能够让他们意识到空气无处不在的性质,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操作的空间,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艺术创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操作兴趣

陶行知十分注重在艺术创意活动中开展美育教学,其主要是通过这些艺术创意活动,使得幼儿的自主操作兴趣得以有效提升。陶行知在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强调,要将美育课程作为一门主要课程。作为幼师而言,我们应当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操作能力,在艺术创意活动之中,使得他们能够发挥动手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比如在艺术创意性活动绘画课程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雪花是否是黑色的”?在这一疑问的激发之下,幼儿的自主思维能力得以激发,会更加积极的表明雪花是白色的。教师通过提出错误的反问,不仅使得幼儿在艺术创意活动中的注意力得以凝聚起来,并且有效地保证了其在绘画活动中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三)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说话以及表达的氛围,才能够培养其积极表达的能力。良好的语言学习活动能够使得幼儿的表达更加的清晰准确,特别是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锻炼学生一边表达一边行动的能力。陶行知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他创建了晓庄剧社,在其中通过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使得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中,需要培养幼儿积极表达的能力,比如在语言活动《三只小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不同角色的动作以及语言,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开展演出。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充分锻炼了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够通过对话的学习与表达,来培养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表达能力。

(四)在游戏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活动是激发其天性,是符合其好奇心与探索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幼儿参与到游戏中能够锻炼交往合作能力,并且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的表达之中。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更加注重处理与周围同伴的关系,意识到交往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促进幼儿参与到社会关系之中。

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角色扮演的游戏:娃娃家,上医院,开餐厅等。都能够使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交往合作的能力,并且还能够运用在生活经验之中,通过游戏活动使得幼儿参与到社会关系之中的能力得以提升。

结束语

当前对于幼儿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运用科学的理念来促进幼儿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了以幼儿发展为中心,能够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并且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本文分析了“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本质内涵,探究了这一思想运用到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并且探索了两者相结合的路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更需要展开积极探索,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为该理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使用提供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盛小娜.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20(07):107.

[2]龚晶.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理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221.

[3]钱颂英.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224-225.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幼儿教育运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