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危化品存储与使用中5S 管理的成效比较

2020-09-10何晓莹陶国芳李艳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化品实验组实验室

何晓莹 陶国芳 李艳

摘要: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之一,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将5S管理理念应用至高校危化品存储与使用管理中,形成具体方案,且对实施前后进行评估、分析,经统计表明,实行5S管理后效果显著。推行5S管理,有效保障了危化品的存储与使用,降低安全隐患,实验室环境改善,工作效率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关键词:危化品;5S管理;存储;使用

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之一,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种类多、范围广、用量大、难控制,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一旦泄漏或失去控制容易引发社会安全事件,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1]。随着高校实验室复雜又多变安全隐患的出现,危化品管理的方法也不断更新。无论其内容如何完善,形式如何变化,究其流通过程,从采购、存储、使用和危废回收四个阶段,层层把关,从危化品一线式全过程管理入手,着眼管理现状、洞察管理对策、剖析管理特性,是加强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维护校园安全和谐之重要保障。

5S现场管理法,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源于日本的一种家庭作业方式。5S 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五个词的缩写合称,简称为5S,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有研究将“5S”理念应用于化学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培养了实验人员良好的实验素养,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3-4]。我们尝试将该理念渗入危化品存储及使用管理。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针对本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分布的现状,将现有的1号实验楼中随机抽取10个实验室作为实验组;将5号实验楼中随机抽取10个实验室作为对照组,且每个实验对象中都有一个危化品室。同时,在实验组中重点推行5S管理理念,并对其管理成效进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在危化品存储与使用中推行5S管理的实施方案

通过学院实验中心,建立较为完善的高效可行的《实验中心推行“5S”管理实施方案》,有章可循,渐进实施。对于危化品的存储,聘任专业的全职危化品管理员专门管理危化品,做好危化品室的领用台账,定期盘库、清点无误,做到账本与实物一致,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对于领出的危化品,切实做好危化品的使用台账。根据我校相关文件规定,领用危化品人员必须有老师参与,原则上谁使用由谁领用。使用人员应按当天使用计划,合理领用危化品。若领用的危化品还有剩余即视为不能使用完,使用人员应将多余的危化品送回危化品室或当废试剂处理。项目、实验负责人应清楚危化品使用的来龙去脉,能追述其始终,对危化品的使用安全负责。

1.2.2 评价体系

根据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设计《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情况表》,明确检查指标作为评价内容,包括实验桌面、通风柜情况、地面卫生、废液去向、危化品实验室内使用台账、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否明确、消防设施检查情况等指标。针对每个指标明确评分办法,总分为100分。

1.2.3 调查方法

每周由实验中心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的检查组,对每一个被查实验室进行检查,并填写《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情况表》进行现场评估、打分,历时一个学期(16周,四个月)。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由1个危化品室+9个实验室组成,实验室为随机抽取。检查组对每一个被查实验室填写情况表1份,每周20份,16周共计320份,其中实验组160份,对照组160份。对危化品室的检查为每周一次、一份,一学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份情况表。

1.2.4 资料分析与数据处理

将所得数据通过GraphPad Prism 6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各组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组独立样本数据的t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对危化品存储的评估体现在危化品室检查的情况。由图1可见,实验组危化品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每个阶段各组评分较为集中、标准差较小,说明5S管理的推行与否所带来的效应相对稳定。

对危化品使用的评估体现在对各实验室的检查情况。由图2可见,实验组各实验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每个阶段各组评分较为集中、标准差较小,说明1-16周对实验组推行5S管理带来了较好的效果,各实验室遵照《实验中心推行“5S”管理实施方案》,高效可行,而对照组则相反。

A为1-4周的评分对比情况,B为5-8周的评分对比情况,C为9-12周的评分对比情况,D为13-16周的评分对比情况。

3.讨论

从危化品室及各实验室的管理情况评估(图1、图2)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在统计学上呈极显著性差异,说明在高效危化品的存储和使用中推行“5S”管理很有现实意义。

3.1有效保障危化品的存储安全

通过推行“5S”管理,使危化品室的管理更规范,库存数据记录详实,管理员能清晰得知库存数量,有效避免了重复购买导致的资源浪费,最关键的是可以掌握危化品动向,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3.2有效保障危化品的使用安全

推行“5S”管理,规范了危化品的使用流程,领出的危化品在当天实验结束后,由专人将危化品送回到危化品室,不允许留在实验室内,该事件间隔最长为24小时。整个危化品的使用过程有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3实验室环境好、工作效率高

将5S管理体系应用于危化品的存储及使用安全管理,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方面探索危化品安全管理要点,改观实验室形象,提高教学、科研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实验人员综合素质。特别在危化品使用阶段,无论是本科实验教学还是科研活动,将5S理念深入各位使用者,严格参照使用规范,有章有序地使用,任课老师、科研项目负责人层层负责,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有研究将5S体系融入《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5],特别是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方面,学生遵守实验规范、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促成良好的实验效果。

3.4师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对于化学品的管理除了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外,学生是学习、做实验的主体。因此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规范使用危化品更有利于管理危化品。只有全员参与并执行,形成习惯,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针对科研实验室,各个课题组的实验工作多数由学生承担。在实验过程中,经常没有老师指导,属于无领导状态,领回去的危化品用了多少,用在哪里了,使用过程操作是否得当,安全保护有没有做到位,废液倒在哪里,我们难以掌握危化品动向。因此,在责任明确后,通过大量的安全使用危化品培训及相关管理制度、章程的推广,使实验指导教师意识到安全使用危化品的必要性,承担起指导学生使用危化品的义务,并对所指导实验项目危化品使用过程负责。

4.结语

5S理念管控危化品的存储与使用过程,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解决高校危化品的管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建设实验室安全文化、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情况评估,经统计分析,数据预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测评的结果差异明显,说明在高校危化品存储与使用中推行5S管理意义重大。5S理念应用于高校危化品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教学、科研实验资源利用更合理,使各类教学、科研活动顺利进行。5S管理体系不是约束师生使用危化品的枷锁,而是一种习惯、一种标准,甚至可以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所以,将5S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理念植入广大师生员工,营造“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不仅可以为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场所和实验环境,还可以使學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实验习惯,也可以有助于学生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思维习惯的形成,以及养成良好的工作素质。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林旭彬.“5S”管理是一种系统方法[J].科技视界,2015(6):179.

[3]田笑丛,刘斌,赵静,等.5S 管理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5,43(6):231-233.

[4]郑会勤,司晚令,张永强,等.“5S”理念在化学基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66-68.

[5]李艳.5S理念应用于开放式“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实践探索[J].求知导刊,2019,(7):78-79.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YB201802)、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自主申报项目(20191203B04)、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教学改革项目(《创新思路下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改良方法的探索》)和杭州师范大学2019-2020学年实验室开放立项项目(《诱导胚胎干细胞高效分化为原始内胚层细胞的研究》)。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何晓莹(1999—),女,本科生,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

陶国芳(1972—),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实验室管理。

通讯作者:李艳(1984—),女,硕士研究生,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细胞生物学、相关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

猜你喜欢

危化品实验组实验室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模式在危化品使用单位中的研究应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