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挖掘积累小学作文素材的几种途径

2020-09-10陆忠志

新教育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作文素材途径小学

陆忠志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引领学生爱说话、善表达、乐习作,消除他们“谈‘作’色变”的心理,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生活实践及亲身经历过的素材,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悟到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及真情实感如实地写下来。

关键词:小学;作文素材;挖掘积累;途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眼观时下小学生的作文不难发现,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废话多、情节虚假、千篇一律、无病呻吟大有存在,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平时缺乏自主观察、课外阅读量少、没有主动积累的好习惯、不会利用身边资源、平时惧怕动笔等。如何才能让学生从这些阴影中走出来,让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在二十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小学生作文应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挖掘积累素材,并不拘形式地把自己见闻、感受、体验及想象自由地表达出来,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一、在观察中挖掘素材

事实表明,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就犯愁,咬碎笔头无从下笔,这主要关键在于“无米下锅”,要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鲁迅先生曾说过:“要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显而易见,一个留心,一个多看看,就是告诉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思考、分析,坚持不懈地这样做,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积累了很多作文素材。观察的过程不但要求仔细,而且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才能让观察的事物入脑入心,也才能在习作过程中信手拈来。如在教学“描写人物外貌”这一习作时,笔者有意从其他班级找来一名学生,让他站在讲台上两分钟,指着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叫李海,说完就让他出去,接着让学生写李海同学的外貌,结果全班同学都只写了他是男孩,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穿蓝色上衣,学生再也无法写出更多的内容了。于是,笔者顺势对学生提出了观察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再让李海同学进来让学生重新观察,这次的观察收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写出了该同学的动作、穿着、长相,甚至有部分学生还把神态和心理都写出来了。在过后的一段时间里,笔者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写观察日记,记录四季季节更替时景物的变化,校园内每天开展的活动及身边的人和事等,课余带领学生有目的性地观察校园内花草树木,做好观察笔记,现场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及技巧,整理后还在班级里分享,这样有的放矢的观察,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的兴趣,也让学生成为生活的真正有心人。

二、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但在生活中积累的素材可能很有限,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弥补这一不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才是写作的基础。时下,许多学生写出的作文可谓“凑合作文”,把与题目无关的东西进行“挤”“榨”,湊合字数,其实字里行间没有实际内容,甚至文不对题,这些与学生课外阅读量息息相关。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鼓励学生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要求一周至少读一本,读后写心得体会或阅读感想,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汲取了新知识,开阔了视野,其思维得到冲击,性情得以陶冶,贮存信息量越多,习作时就能做到词汇丰富、文从字顺。在课外阅读中,鼓励学生摘抄优美的词、句、段,做到熟记成诵,并经常对优美句段进行仿写练习。另外,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做到每天听一段电视报道或广播,每周讲一件新鲜事,这些事都可以是学生在家中、路上、亲朋家看到或听到新的事情,所以他们都能按时按质完成。如此长期坚持,学生既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生活中寻觅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如论农家变中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精准扶贫落实到各村各户的今天,建档立卡户“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后,家乡人民的穿着变化、道路硬化、亮丽工程实施、饮食的变化等,这些富有农村气息的事件和体验都成为学生作文素材的百宝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把这些原汁原味的表达出来,一篇篇具有乡土气息的文章令人陶醉,真实可感。

四、在练笔中发现素材

作文好比舞蹈艺术,有再多的积累、技巧,不写不练仍是空谈。为了积累运用好素材,笔者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周记、书信、读书笔记等,自己选材,自由发挥,放手写作,学生在随笔中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不受时间、内容、体裁、篇幅限制,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乐趣。如以《介绍自己》《我的房间》《我的老师》《我和同桌》《我的qq号》这些为题来写作时,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的积累,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得到养成。为了拓展学生的习作思维,培养想象能力,笔者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机训练:

(一)情境假设

如在学习《雷雨》一文后,笔者让学生进行想象:假如现在突然下起了雷雨,你能想象到什么?有的学生写道:“一道闪电划过,雨点如珍珠般从天上斜斜地落下来,地面上想起了‘哒、哒、哒’的声响,一阵狂风吹过,树上的叶片纷纷地随风飘落”;有的写道:“操场边上的大树大口大口地吸吮着久违的甘雨,一片片小叶子上挂着小小的水珠,像一个个小珍珠似的。雨停了,那片片叶子亮闪闪的,就像刚刚洗过澡似的,眼前的景色好清新啊”;有的写道:“我正在专心听讲,忽然窗外响起了哗哗的声音,我抬头往外看,好大的雨啊!我想,今天没有带雨伞来,我该怎么回家呢?”通过这些训练,不但让学生发现了新素材素材,也对学生想象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二)课文续写

对课文进行续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使原文更加深刻动人。如在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文章主要讲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的故事,教学时,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要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人。讲到最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天,老虎知道上当后,决定第二天去找狐狸算账,后来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构思故事的结局,写一个片断。有的学生写道“正在老虎向狐狸扑去的时候,听到猎人一声清脆的枪响,老虎应声倒下了,狐狸趁机逃走了......”;有的写道:“老虎扑了空,一头栽进狐狸早就设计的陷阱中,狐狸在洞口得意地说,敢跟我斗!”,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发挥自主表达的意识。

(三)看图习作

人类创造性活动离不开想象,阅读写作更是如此,通过仔细观察,丰富的想象,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写起来就是一种自然愉快的流露,使文章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

总之,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经常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善于积累素材,素材丰富了,学生写作时才能“有米下锅”,有话可说,平常勤于练笔,只有常写才能创新,也才能不断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2]罗丹《艺术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段炳昌著《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猜你喜欢

作文素材途径小学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关于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培根固本,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