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文化常识备考指津

2020-09-10李国贵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代指纪年常识

编者按:从对七月流火的认识到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从对山水阴阳的辨别到九州八荒的称谓,从对《诗经》《楚辞》的传承到明清小说的发展……智慧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中考语文中有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因此同学们有必要了解文化常识题型,清楚考查方向,从而有效备考。下面跟随李国贵老师学习中考文化常识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掌握复习要领,助力中考。

☆文化常识题考查哪些内容?

文化常识题考查范围广,古代官职、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传统艺术、文史典籍等均有所涉及。不过,这些题的难度系数小,通常准确识记就可以应对。

☆文化常识题有什么特点?

文化常识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新课标将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一同提出,所以,很多地区的中考语文卷中同一道题会涉及这两方面的内容,如2019年山东泰安卷要求选出“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也有和其他考点同时考查的,如2019年湖北黄冈卷要求选出“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还有单独考查文化常识的,如2019年湖北荆门卷要求选出“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同学们备考的关键是平时加强积累,考试时注意辨析。

☆怎样学习并积累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涵盖面广、内容多,考试丢分的原因往往是对文化常识概念识记不准、对与常见文化常识相关的知识点了解不够。同学们在平常学习时要按一定方法进行积累,准确牢固记忆。

1. 立足课文,加强理解记忆。

对同学们来说,很多文化常识内容比较陌生,死记硬背不一定能取得好效果,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以下两点供参考:

一是追根溯源。文化有其历史渊源,有其发展走向。溯源寻根是深入理解文化的途径之一。例如,《过零丁洋》中的“汗青”代指史册,为什么呢?古时人们在竹简上记事,“汗青”则是制作竹简的工序,即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后来则用“汗青”代指史册。

二是联系现实。文化常识是在总结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把文化常识与现实联系起来,一些概念就明了了。例如,对“山南水北为阳”,很多学生不明所以。“阳”即向阳、有阳光的地方,“阴”即背阳、阴暗的地方。中国位于北半球,对于绝大部分地区来说,太阳始终位于南面,所以山南为阳;而水处在低陷的地方,南面刚好被挡住,所以水南为阴。

2. 对接中考,进行延伸拓展。

中考中的文化常识内容,不仅有课文中涉及的,还有课外的。按新课标的要求,课文涉及的都可作为考查对象。在学习识记过程中,首先要做到顺势延伸。例如,《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纪年法,由此顺势联想其他纪年法。《曹刿论战》中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十年春”即鲁庄公十年的春天。另外,历史事件中有干支纪年法,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的“甲午”“戊戌”“辛亥”就是干支纪年。

其次要做到對比拓展。例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提到的“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还可以说“家父”。由此同学们应该思考:尊称别人的父亲该怎么说呢?通过查阅知道,尊称别人的父亲可用“尊君”“令尊”。

☆文化常识题有哪些常见陷阱?

文化常识题中的陷阱通常在细节上,了解这些陷阱,能快速准确地辨析正误。

1. 相近对象易混

2019年湖北荆门卷试题中有一个选项写道:“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此题把土地神和谷神张冠李戴了。“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类似的代称还有很多,如 “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

2. 时间对应易混

2019年江苏徐州卷试题中有一个选项写道:明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科举制度下的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吴敬梓为清代人,此题偷换了作者所在朝代。

3. 前后顺序易混

2019年云南卷试题中有一个选项写道: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此题把律诗的颈联和颔联调换了顺序。

4. 谦敬称呼易混

2019年贵州安顺卷试题中有一个选项写道: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有些词语通常用于别人身上,以示尊敬,这样的词叫敬辞。反之,用于自己身上的词则为谦辞。“贵姓”属于敬辞,“家父”属于谦辞。此题混淆了谦辞和敬辞。

5. 代指事物易混

2019年山东聊城卷试题中有一个选项写道:古诗文中,伛偻、垂髫代指老人,提携、黄发代指小孩,烽火、烽烟、干戈代指战争。垂髫,头发下垂的样子,代指小孩;黄发,头发将变白的样子,代指老人。此题“垂髫”“黄发”指代错误。

6. 出处易混

2019年广西池河卷试题中有一个选项写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期行》是其中的两篇。《期行》是《世说新语》中的篇目。题中出处有误。

只要学习时注重积累,答题时仔细辨析,就能攻破上述陷阱。

小结:作为中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是必备的能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提升素养。

【作者简介】 李国贵,中学高级教师,海南省面向全国引进骨干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喜欢观察生活、思考教育、探索方法,在《德育报》《语文周报》《海南日报》《贵州教育报》《语文教学与研究》《当代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散文、通讯100多篇,辅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国学知识大赛获国家级奖项80人次。

猜你喜欢

代指纪年常识
微信表情符号成为“呈堂证供”引热议
燕云十六州地区辽代纪年墓研究
新语
新语
健康常识我知道
健康常识我知道
中原官话中“俺”的特殊语义分布及代指用法
常识:哪杯更冰凉
“年”的别称
对时间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