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的重要性

2020-09-10刘晓寒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学校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晓寒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它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和老龄化社会的态势下,应该要开始重视校园青少年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将教学活动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相结合起来,为往后的传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耳相传、传统艺术的表演形式、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它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200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全新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公共视野,激发了全社会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和业绩。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人们享用现代文明帶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在逐渐消解着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的流变性,注重的是可传承性,特别是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青少年一代是中华传统文化新一代的接力人,通过校园教育阵地的传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性,进而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途径,让我们国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一、校园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与传播的必要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形态。跟随着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出现后继乏人的情况。加上处在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在接受新生事物,特别在接受信息媒介的能力远远超出他们的父辈。就连咿呀学语的娃娃都会拿起手机玩起游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因电视、电脑及书刊的普及,使传统的民间文化对他们已失去吸引力;生活在农村山区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辈进城务工,更或者背井离乡到外地务工,使得原本在农闲进行的民间文化活动停歇,传统文化与他们已渐行渐远,甚至消失的无影无踪。在信息化发展迅猛的今天,他们对光怪陆离的动漫世界对比传统的戏剧曲艺更具吸引力;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比本土的元宵节、乞巧节、中元节更新奇更具吸引力。如云南的甲马文化和乌铜走银工艺的技艺,再怎么精美的工艺品呈现在市场上对于现在的青少来说只不过意见漂亮的手工,无人会问这件工艺品是经过怎样的程序才能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就连最简单基本的工具说出开都没人认识,更别言其他了,凡此种种,都可说明青少年一代在传统文化面前逐渐失去“自我”。这种文化传承的断层,必定使这一代青少年失去“文化记忆”。因此,加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提高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二、学校应该适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姿多彩、纷繁复杂,显现出丰富的价值。那么,学校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途径,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传承?例如,给云南地区学生介绍广东的粤剧文化或者潮汕音乐、潮剧等比较遥远并且从未涉及过的内容,不如向他们介绍“甲马”的历史文化和乌铜走银的技艺更具针对性。毕竟,“甲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乌铜走银的工艺品也常能看见。因此,开展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传播是学校教育应首先考虑的。

(一)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编入乡土教材

乡土教材是以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内容的补充教材。目的是从当地实际出发,便于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在这方面,我国早在上世纪的20至40年代已取得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爱国仁人志士。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不少省市的少数民族地区又开始编写出适应当地实际需要的乡土教材,作为国家统编教材的补充。根据这个《纲要》的精神,各地的教育部门完全可以将所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成乡土教材,让广大中小学生认识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只有青少年一代懂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保护的意义,将来才能担当起传承的重任。

(二)运用多种方法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是靠口传心授来传承下来的。因此,学校和幼儿园可根据学生、幼儿的年龄段和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活动形式培养他们的兴趣。(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如今,云南许多地方幼儿园已将当地的传统工艺如古法红糖、草编技能引入课堂,又将当地民族民间舞创编为儿童舞蹈作为课间操,并将手工艺文化制作成图册、动画视频等融入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这是一项针对性极强的传承活动。尽管这些学前儿童对技能技法内容还懵懵懂懂,但传统文化的种子已播入他们幼小的心灵。

(三)学校教育必须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产地

每一个民族或族群大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和活动的地域。该地域的自然环境对该民族或族群有较大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与该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息息相关。在保护和传承中,如果离开了它的原产地(也称保有地),保护就难以谈上,更何谈传承与发展。因而,在云南地区对青少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播,应当是本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大专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广大民众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带来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着急剧流变和消失。拥有教育、信息资料、研究人才资源的高等院校应当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责任。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央美术学院自2002年开始,率先将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列入大学艺术体系,也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规划管理的专门人才。中央民族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大学等不少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课程,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教育中的学科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努力。

在云南地区的多家大中专院校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工作室,在挖掘民间艺术的同时,为学生开展民间传统文化创新活动提供平台。云南保山学院在美术学院就开展了关于乌铜走银的相关专业,保山乌铜走银的传承人万光红师傅在其工作室教授乌铜走银的技术和技能,他将繁杂的工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手法示范细心教授,用视频的方式在网上传播,得到众多对乌铜走银有兴趣的网友点赞。这种将实际实践和网络的结合,拓展了乌铜走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和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知识摇篮,也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沃土。在各地教育文化部门的通力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教学和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让古老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一代传承下去,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学校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