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终身教育研究

2020-09-10路盛

体育时空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高校

路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1-062-02

摘  要  终身教育、教师教育等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已经深入人心,政府层面又出台各项政策大力推动高校的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专业技能、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主导,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探讨了目前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入职培训、职后教育三个环节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职前职后  教育一体化

1965年,由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尽管目前各国对于“终身教育”的解释尚未能达成统一,但是基本上可以确定“终身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1]。自2001年首次提出“教师教育”概念后,其涵盖的内容就与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三级体系(中等师范、师范专科、本科师范)有着本质的区分。因为师范教育三级体系更多的是对于教师预备队伍的职前教育,是为了奠定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需掌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素养[2]。而教师教育是对教师的终身教育,是一个可持续的动态进程,包含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岗前)培训以及职后教育,也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

体育教师是教師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子板块,要根据学校的不同层级来分开进行。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不同于其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地方就在于,高校是大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体育素质。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升与标准门槛的提高,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利用起日益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更新教学模式适应新教学技术手段,不仅会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一)体育教师培养与高校体育需求不匹配

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要结合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与终身体育要求,所以对于大学生的体育培养目标包括具备体育精神、扎实理论基础、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等五个方面。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实现精神、知识、技能、生活、体能这五位一体的目标,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所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展开需要教师从原来的单一型知识结构转向复合型,以此来适应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求,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快速融入工作岗位[3]。

(二)体育改革给高校体育教师带来新挑战

根据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15年公布的检测报告显示,在7岁至19岁年龄段的学生群体中,大学生体质下滑的问题最为严重。除了大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环境影响下导致体育意识淡薄的原因,还应该注意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问题[4]。教师教育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仅要为培养复合型的新时代人才而服务,也要从教师职业专业化角度考虑在职后教育中更新专业课程与知识结构,还要紧跟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学会综合运用时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活动效果与教学质量。

(三)教师教育终身化需要职前职后一体化

从教师教育终身化的要求出发,以下面三个板块的内容贯穿教师的整个执教生涯:第一,教师需要在校接受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培养,在此阶段教师作为储备人才要提前夯实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5];第二,上岗实习期教师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履行教师的义务与职责,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在该阶段从教师内在的经验积累出发,以老带新的模式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是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以专业培训机构为依托来制定长期培训计划,教师定期接受培训,以掌握专业领域的新知识为目标,不断提升从业素养,逐步成长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以自身的常学常新确保教授知识的与时俱进。以上三个板块的联动过程,实际就是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具体内涵。

二、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现状

(一)职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一致共识,师范教育三级体系的形成就是对此最好的证明。作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师范类院校目前主要仍以高考的形式吸纳生源,培养时间3到4年不等,教育方式上以传统的单一向教授模式为主。

随着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与高质量化,部分院校也开启了体育教育的深层次培养。但是从学分比例上来看,此类课程的设置仍然逃脱不了理论性强、实操性弱的问题,专业学位课的相关课程虽然能够占到学分比例的一半以上,但是实践活动的占比却远低于其他板块,从中也反映出“重理论、轻实践”的职前教育现状,课程结构与设置仍然不合理。

(二)入职教育的基本情况

入职教育,又被称为“入职引导”或“上岗培训”“岗前培训”等,目前对于新入职、还处于见习期的教师,尤其是那些刚毕业的师范生,因为自身还欠缺实际的教学经验,一般都需通过正式入职前的培训帮助新手教师快速熟悉岗位内容,借助入职教育的过渡期,尽快转变思维,脱离学生身份向授课教师角色转变。目前国内少有院校对体育教师开设有专门的入职引导型培训或以老带新对新手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对于此类培训的效果,部分体育教师的反映对后来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三)职后教育的基本情况

职后教育是对体育教师在本岗位上的继续教育,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等内容的及时更新。在2012年,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加强师范、艺术、体育以及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6]。”国家政策的出台与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院校对教师职后教育的重视,有些院校会定期举行一些学术探讨活动或召集各科教师去合作院校、企业单位学习,然而体育自身的学科特点经常被忽视,针对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还是依靠个人自主参加某些学习培训为主。

三、高校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策略

(一)构建前后衔接的完整课程体系

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传统课程内容主要有体育学、体育教学论或体育教材教法,旧有的理论与技能只能作为从业基础,在真正的教学实际应用当中随时会出现新的变化,所以为了使体育教师更好的适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与职业需求,高校需要正视教师终身教育,重新定位体育课程改革,落实教师教育工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构建一个职前职后相互衔接的完整课程体系,以职前教育夯实基础,以入职培训做好引导,以职后教育完善不足。在此过程中,重点需注意的几个方面有:保证衔接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根据体育教师的职称层级、人才层次安排课程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背景需求。

(二)正式上岗后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阶段性考核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聘用仍然采用的是笔试加面试形式,录用之后基本上終身制的任职期限让不少教师萌生了惰性,尸位素餐者不在少数。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为了激发教师队伍自主学习的动力,对教师的考核除了参考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要引入第三方权威人员的评判意见,建立专项工作小组或教育专家研究所,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有规划、分阶段的对教师的客观表现进行考核,建立退出机制。

(三)以师范类院校带动其他教师培训机构,资源互通有无

不同的培训教育机构有着各不相同的优势与不足,虽然师范类院校是我国教师队伍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但是体育教师的学科特殊性决定了单纯依靠师范生是无法满足各类高校需求的。且师范类院校出身的体育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理论、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体育类专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虽然专业能力、专业技巧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体育教师的从业需要,但教学与训练完全是两码事,该部分毕业生相对缺乏基本的教学技巧与经验。所以,各类师资培训机构应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各师资培训机构可以对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工作进行联合规划,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四、结论

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的概念并不矛盾,三者一体化既是对教师终身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符合人本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在如何实现教师教育这一命题的背后,并不是简单的将三各环节彼此孤立的堆砌在一起,而是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积极参与,最终形成有序连贯、自然统一的联动式培训系统,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体系[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163812.htm.

[2]金仙珠.浅谈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J].青年与社会,2014,3(上),533(7):230.

[3]蔡计高.高职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150(10):26-28.

[4]赵秉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J].职教研究,2017,12(下):296.

[5]李冬.我国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体育世界(学术),2017,8,770(8):61-6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谈体育教师训练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