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理念下高中班主任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

2020-09-10罗滨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道德观德治班规

罗滨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德育育人理论为高中班主任以德治班提供了启示,其核心就是引导人求得真知。目前高中班级管理工作还有一定缺陷,要为高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便需要实施以德治班,提升班级管理质量。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班主任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营造具备德育功能的班级文化氛围,并鼓励学生进行班级自治,从而积极推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以德治班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这句话揭示了其教育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即引导人求真知,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属于德育的范畴。具有优秀的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立身之本,是学生道德发展的普遍标准,也是学校长远发展和提高教育水准的需要。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最基础组织,怎样在班级管理中践行以德治班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以德治班概述

班级管理的含义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管理人员按照一定要求,管理好班级活动的过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以德治班的含义则为用德来管理班级,使用道德标准来衡量和约束学生的言行,提升其道德意识,增强其道德情感,确保班级健康发展。主要体现方式是师生共同商讨以决定班级的道德标准,再以此标准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师生之间的关系还需改善。大多数班主任将自己视为学生长辈,很少与学生建立友谊。学生通常比较害怕班主任,师生关系不够亲近。若是师生彼此信任,二者关系平等,就会营造出融洽的氛围,为班级管理带来良好效果。其次,高中班级管理有“一言堂”的趋势。通常来说,班级管理不够注重学生的建议,而是以班主任的意见为主,这导致学生缺少参加班级管理的热情,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规则,不利于培养其自主管理的能力,若是班主任疏于监督,就不容易维持班级正常秩序。再次,学生缺乏团队意识。班级成员团结起来,才能够形成相互支持和积极学习的氛围,有助于班级管理。然而由于时间临近高考,许多学生只注重提升学业成绩和个人素质,忽略了人际关系和班级的和谐。最后,一些高中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教育理论还不够了解。一般来说,班主任是由主课教师兼任,由于学校不够注重班级管理培训,且高中教学任务繁重,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兼顾班级管理理论学习,所以不具备系统的班级管理知识,管理方法过于随性。

三、现代教育理念下高中班主任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

1.完善相关制度

制度是组织内全体成员认可并使用的行为准则,用于规范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人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使其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从这层意义上看,高中学校制度是为指导和规范学校、校内人员以及组织行为而编写的学校规则,以及高中校内文化、道德等未明文规定的规则体系。学校制度既是学校建校的基础,也是师生的共同承诺。以德治班首先需要构建合理的学校“德治”制度。应该让校内每个人都参与制度的制定,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同时,制度的内容应更人性化,避免刻板化,在执行制度时应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灵活性。这是因为制度是严格的,但管理面向的是具有情感、独立思想的人,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独立性、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的高中生而言,人性化管理更适合其心理特征。只有这样,学校的“德治”制度才可能深入人心,校内人员才会自觉遵守,从而实现科学管理。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指的是校内最普遍的、由教学关系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它包括两层内容:第一,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工作关系;第二,人际关系,它对班级管理有重要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高中教师积极工作,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责任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与教师缩短距离。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播的道德观和“德治”制度,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传统教育更注重维护教师的权威性,采用直接的方式管理学生,这就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同时,高考的重压导致高中班级管理更注重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道德教育,使师生关系更为冷漠。要改变这一现状,便需要教师对高中生倾注更多的爱心,并对其保留足够的尊重。

高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成绩优异和较差的学生,照顾所有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同时,道德标准不是唯一的,在“德治”中,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对学生正确的观念要及时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展现道德闪光点;对于不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应一味责骂,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明白其危害。教师应在循循善诱中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亲近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热爱和关心学生是德育的情感基础。教师对学生缺乏发自内心的爱,就不会有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教师可以对学生保持友善和支持的态度,从而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爱护每一位学生是班主任的责任,若是班主任将教师的使命感、德育的责任感内化为对学生的关爱,这种关爱就会成为一种无声而强大的力量。教师应该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高中模拟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以情动情,如此,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产生向师心理,学习道德标准,提高自律能力。

3.提升班主任的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

(1)班主任应具有高尚的人格

这就需要班主任有极强的责任感和良好师德。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观。班主任必须是學生的榜样,需要具备无私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强化道德观离不开班主任的主动学习和反思。教师的衣着、言行、情绪、对待友人和关系不好的人的态度、读书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学生。这就需要高中班主任时刻进行内省,提升道德修养。只有当班主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其班级管理才更具感染力,提升以德治班的效果。

(2)班主任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助益外,还对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并能促进师生的沟通。教师还必须具备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更好地指导高中生,确保所有管理措施适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

4.营造具备德育功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即在学生的学习和班级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一套为所有人默认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观、思维倾向、审美观等心理趋向和具体体现。好的班级文化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

(1)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文化在班级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建议在课堂活动和学生互动中,引导学生对正确道德观形成共识,并注意在这一观念中体现大多数人的心理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形成共同遵守的规范,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多数班级文化的内容都来自班规,这种班级文化是以明文形式严格规定了课堂教学与日常管理,包括课堂评估制度、行为评估制度及奖惩制度等。为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它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课后实践、人际交往提供了基本评估标准。高中学生作为班级中的一员,具有被尊重的需求,也期望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所以会在不知不觉中根据班规的要求来调整言行。班规的实施还需要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和学生的内在自律,否则便会形同虚设。外在的强制性是班主任根据班规实施的奖惩措施,内在自律是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并遵守这一规范的行为。要使班规实现学生的内部自律,可通过召开关于班规的主题会议等形式,使学生明白班规的含义以及违反规定的后果,鼓励学生遵守班规,提升其道德素质。

(2)构建优秀的物质、精神文化

魏书生先生提出了班级要有“八有”的观点,即教室需要整洁的桌椅、干净的地面,设计精致的板报等,这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其奋斗的动力。他认为,这样的班级氛围可以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同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良性精神文化也会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并运用这些正确的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

5.鼓励学生进行班级自治

教育是要让学生独立行走,自己找到答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态度。因此,最好的教育是使人能够自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高中学生是管理的对象,也可成为管理的主体,以德治班可通过构建科学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民主治理制度来实现,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提升自主学习与管理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措施来进行:

(1)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例如,组织高中学生开展“互助周”“班级管理民主评价”“发现自己的缺陷”“描画理想同学”等活动,唤醒学生的反思能力、道德理解能力,提高其判断善恶的能力。高中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践经验,以此改变自我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2)组建责任心强的班委会

要促使学生自愿参加班级活动,最好创建具有强烈责任心和管理技巧的班级委员会。班级委员会是班级自治的中心,也是班级团结的纽带。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要求全体学生推荐班干部,再进行现场选举,以一人一票的制度选出班干部;然后参考班长、同学的意见,根据每个班级委员会成员的特点,将职责分配给他们,请班级全体学生负责评估。班主任对班委会的决议不必过多干涉,仅需要为其提供必要支持。

四、总结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班主任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营造具备德育功能的班级文化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班级自治,有助于实现以德治班。因个人水平有限,文中观点较为浅显,还需要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来证实、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成洋.访谈式班级管理:让学生成为自身问题的解决者[J].中小学管理,2018,330(5):53-55.

[2]孙殿慧.浅谈班级管理中的以德治班理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3-14.

[3]趙芳.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问题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8(21):181.

[4]王文寿.我谈班级管理的“以德治班”[J].吉林教育,2017(34):43.

猜你喜欢

道德观德治班规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荷叶礼赞
班规“七问”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助学金道德观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创新理念下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探析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