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与超越:中国道路的多维透视

2020-09-10叶肖陶立霞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道路文化底蕴

叶肖 陶立霞

[摘 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角度来看,中国道路的开辟和拓展,是建立在对以往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以及对时代环境变化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中国道路理念新颖、视野开阔、前景光明,不仅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丰富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搭建了沟通内外、连接世界的“桥梁”,而且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和有益的借鉴,深刻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彼此相互贯通的辩证关系原理。加强对中国道路文化底蕴、发展逻辑和世界意义的探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用意:一方面,可以找到中国道路为什么“行”的深层原因,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现代化的决心和意志;另一方面,能够把握社会主义的运行规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自信。

[关键词]中国道路;文化底蕴;发展逻辑;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9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拓展和成功实践促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了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决心和志向,蕴含着深邃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1]21。从多个维度着眼,对中国道路进行深入剖析和系统解读,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一、文化底蕴:中国道路的思想基因和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349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完善的制度保障,而且需要坚定文化自信。简而言之,中国道路和文化自信之间有着紧密的内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的精神特质,中国道路的发展成果最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向外彰显。其二,中国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们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因此,文化作为一种思想基因和精神力量,对中国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一)在实现文化融通中为开辟和拓展中国道路提供价值指引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实现文化融通的基本前提,又是优化中国道路的内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41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和深度贯通,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和视野,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与合作互鉴,为开辟和拓展中国道路提供价值指引。

首先,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内部联系和深层肌理,逐渐实现动态融合和有机衔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承至今、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应该充分阐发和利用,使其与当前文化环境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并大力弘扬能够代表国家形象以及展现民族气魄的文化精神,打通阻碍文化衔接与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面对发展形势的复杂性,既要看到取得的光辉业绩,又不能刻意回避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有必要进行透彻的文化省视,并着眼于文化的价值层面,对中国道路的目标和任务重新进行界定和明确,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

其次,客观看待和理性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遇到的冲突和碰撞,以开阔的胸襟和宽广的视野主动融入世界,与各国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多元文明的对话与融合逐渐成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对崭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必须以开放的态度融入全球,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充实和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提升本国文化的对外吸引力和对内凝聚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经久不衰的精神“引擎”和筑牢坚不可摧的心理“堤坝”,也为拓展中国道路汇聚起“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强大力量。

(二)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为维护和确保中国道路提供方向引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36中国道路的拓展,需要文化自信作为内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饱含着代表中国人民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以及中国文化独特品质和思想内核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自信深层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中国道路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提供方向引领。在推动中国道路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和策略,有效维护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沿着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首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运用饱含民族文化特色的智慧和方案,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而且突破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一元性“窠臼”。可以说,“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2]344。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按照本国实情和文化传统,探索和开辟出一条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无疑会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引以为傲的发展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方设法地从思想观念和物质利益层面故意歪曲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意图和立场进行片面或错误的解读和诠释,但是并不能阻挡中国的和平崛起。

其次,积极探索和主动认知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总结自身的发展经验,虚心借鉴国外的科学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反思和自省,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提高判断复杂局势的敏锐性。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和观念的更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深刻地重塑了社会的价值体系。加强对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知和继承,不仅可以塑造完善的高尚人格和构建丰富的精神图谱,而且能够在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厘清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除此之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应该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天优势和独特魅力,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观念的心理防线。

(三)在增强思维能力中为谋划和推动中国道路探索崭新路径

“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2]341在中国道路探索前进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造成颠覆性错误,应该认识到增强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积极培养前瞻性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深入剖析和科学判断社会运行机制和变化趋势,正确处理国际与国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准确把握变与不变、普遍与特殊、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深层逻辑和现实张力,注重兼收并蓄而不是盲目排外、科学预判而不是故步自封,始终坚守自身的文化立场,并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案。

首先,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角度着眼,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拓宽发展前景。在推进中国道路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培养战略思维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运用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强大的全局把控力,加深对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史、近代170多年反侵略斗争史、新中国70年奋斗史的认知和理解,从文明演变、境界提升、内涵拓展等角度,进一步厘清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基本叙事逻辑,明确中国道路的基本走向、重要使命和时代价值。除此之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增强战略意识和树立世界格局,站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大力宣传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能够引起积极反响和强烈共鸣的关键元素、核心理念和合理措施,使其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持久的积极影响。

其次,重新审视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对传统观念和当代价值进行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重塑,提升舆论引导力和话语传播力。在与各国加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务实的方法,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始终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按下发展的“快进键”,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全球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然而,怎样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最大限度地规避云谲波诡、暗流涌动的冲突和危机,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以创新的精神和意志,适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一方面,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格局,注重“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346。另一方面,在社会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要在遵循文化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传播方式和理念,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话题的设置,凝聚价值共识,掌控话语主导权和表达权。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不利局面,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决心。

二、发展逻辑:中国道路的高效灵活和务实笃行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以及采取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方法策略实现崇高的价值追求。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体现,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进步性。通过深入分析中国道路的发展逻辑以及深刻洞察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既可以找到中国道路为什么“行”的答案,又能够更好地回应和解答世界各国的疑问,最大限度地維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发展局势,增强发展的信心。

(一)遵循规律性——优化内部结构,注重提质增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有增长速度的换挡,也有发展动能的转换。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正在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过渡。因此,必须勇于直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平衡不充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公平正义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积极把握和严格遵循发展的规律性,全面加强对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系统调整和深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巩固发展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首先,坚持创新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层体现。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制度、理论、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参差多样,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过大、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供需矛盾激化造成的。在面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时,应该采取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通过缩减和压制人们为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来解决问题、缓和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正是通过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方针策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才得以为我国经济沿着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保驾护航”。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是遵循社会运行规律的重要方法。协调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深化和加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理清发展关系、开拓生存空间、提升整体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必须学会用“十个指头弹钢琴”,注重统筹兼顾、保持均势,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局部和全局的复杂关系,优化内部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持续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着力解决城市和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相互抵牾的突出问题,全面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涉及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循序渐进、共同发展。

最后,堅持绿色发展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的生态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表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彰显了强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实践中,必须始终不渝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认识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 。加快建设能够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绿色治理体系,努力构建不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高效治理格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注重价值性——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

纵观人类社会演变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人民,发展的丰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谋篇布局、制定政策以及返本开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实践进行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赋予中国道路以鲜明的人文底色。一方面,从主体性角度来看,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不是抽象的符号。因此,发展的目标也必须具体而明确,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从目的性角度来看,就是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首先,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顺利发展的内驱动力。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摆脱思想观念的“枷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和涉险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的关切和人民的期待,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迅速实现了从建国初期的“落后时代”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踏步“赶上时代”、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彻底解决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一几千年来困扰我国发展的民生难题,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遵循“两个是否”的评价标准,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成效的客观依据。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而且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精准判断,在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5] 。与“三个有利于”思想一脉相承,彰显了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内在一致性,实现了检验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与时俱进。提出“两个是否”的评价标准,顺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把握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对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的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

最后,落实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根本要求。共享发展把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最终的目的和归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的心理期待,注重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深入开展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214因此,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生产出许多喜闻乐见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调实践性——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相互促进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11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不是远离社会生活、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型”理论,而是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得丰富发展的“创新型”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符合中国的国情,满足了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科学判断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作为中国道路的开创者、设计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担负着确保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加强对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全面掌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举旗定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11。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其次,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发力。”[2]10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从单一公有制过渡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渐覆盖和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其他各个领域和环节当中,充分释放改革发展的活力,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最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得益于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因此,必须发扬奋斗精神,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用勤劳、智慧、勇气奋力谱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丽篇章。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不仅可以增强中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意志,而且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世界意义:中国道路的价值追求和人类关怀

中国道路以其理性崇高的价值追求、谦逊兼容的开放视野、海纳百川的世界胸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开辟和拓展中国道路,不仅深刻地改变和扭转了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面貌,提高和扩大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而且冲击和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一统天下”的陈旧格局,丰富和加强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和映射了世界范围内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一)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现代化,释放“走自己的路”的强烈信号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现代化发展的逻辑规律,大力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和能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期待,我国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却更加务实有效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坚定了“走自己的路”才是实现本国现代化发展的正道和坦途的信念和意志,增强了中国道路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足以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和有益的借鉴。

总的来看,中国道路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和突出优势:第一,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7]37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消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建设规律的障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极大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顺应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广泛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与合作,克服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弊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以创新的精神丰富现代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径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严峻形势,中国该何去何从,必须有一个清楚的方向判断。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7]383现阶段,正确认识苏联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不仅对于深刻反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教训和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发展成功的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胜利前进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苏联模式主要有以下弊端:第一,在取得一定成就后,把自身以往发展经验神圣化和固定化,未能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互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而导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认识模糊。第二,由于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对时代主题的认知和判断仍然停留在“战争与革命”上,未能敏锐地察觉到“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新的世界潮流,“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7]127。而是为了保持战略上的优势,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和提高。第三,对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墨守成规,无视经济发展规律,排斥市场经济,依然试图通过国家手段对经济进行强制性干预,使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所有生产部门都能够“为了公共的合理的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6]217。第四,忽视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政治上高度集权,导致权力失去约束和制衡,甚至出现通过专政手段来排斥异己力量、解决意见分歧的极端现象,使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正是基于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清醒認识,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做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知,明确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相比于苏联模式而言,中国道路更加科学合理。在经济领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释放微观活力,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进行优胜劣汰,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协调配合作用;在法制领域,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系统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

(三)以合作的方式建设现代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速演变的历史性进程当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浩荡潮流,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72。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不仅可以为世界各国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且能够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生动地体现了中国道路的人类关怀。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贡献的智慧和方案發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所采取的一系列实践措施,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坚定奉行双赢、多赢和共赢的崭新理念。第二,坚决摒弃任何形式的冷战思维和丛林法则,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深入开展和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来自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第三,秉持开放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2]501,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有效管理和约束,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打造兼顾效率和注重公平的规范格局,确保“一带一路”各项政策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第四,文明之间采取对话而不是取代、交流而不是排斥的方式,在相互尊重、交流借鉴中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第五,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工业文明造成的矛盾和冲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2]340正是由于妥善处理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地同世界各国对接发展战略,在交流合作中促进互利共赢,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中国道路才得以行稳致远和更加宽广。

综上所述,开辟和拓展中国道路,一方面,是对西方“中国崩溃论”和“历史终结论”的有力回应,表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并不是现代化发展的唯一选择,顺利摆脱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和发展窠臼,丰富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局面、实现和平发展做出了积极的示范;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和建构,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开拓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崭新的方向和模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必将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

[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强调 深入扎实抓好改革落实工作 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N].人民日报,2016-2-24(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时 间)

(校对:孙思萌)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文化底蕴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中国传统元素在新中式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中学教材中的又一悲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