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

2020-09-10王干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章节导图

王干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内容关联性极强的学习方法,其能够将所有偏、难、广特征的知识内容,以一种图形的方式进行有效关联,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深化重点知識的理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思维导图的应用已经在多个学科教学实践中总结了经验。在生物学科中也是如此,它对学生知识学习及深入理解掌握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围绕生物学科思维导图教学案例展开论述,具体阐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建构科学思维方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科学思维知识要点

新课改工作核心在于全面改善之前应试教育中,由于过度将考核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上,而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基于此,很多之前被弱化甚至被忽视的学科,正通过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的形式,来逐步提升教学效果。其中,思维导图教学法就是一种典型的改进和优化后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积累了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为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

思维导图也被称为心智导图,是将学习过程的步骤、知识维度、细节、主题、认知规律理清,以图示结构进行表达。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高度浓缩的概念是西方教育学者提出来的,在如今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已经尝试推广应用。

在生物科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优势明显,其主要强调构建一种图文并茂的内容效果,对其他学科而言,图形大都是对文字的解析,而生物学科中一些动植物细胞及基因结构内容等,本身就是以图形的方式出现,这些图形其实就是知识重点,只需要借助一些简单的文字叙述,就能够把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图形与文字内容相互关联。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将整个阶段内的关键知识信息囊括其中。具体需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强化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快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内容,迅速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

二、高中生物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向

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能充分意识到思维导图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普遍应用这种方式。客观地讲,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确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实现思维导图的有效利用需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生物学科思维导图的基本方向

同初中阶段相对浅显且笼统的生物知识概述相比起来,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学习呈现精细、具体、系统的特点。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地适应这种学习氛围,任课教师必须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为学生描绘出生物学科系统化知识的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绝对不是教材章节的简单汇总,其需要透过图形让学生对于生物知识有一个全面性了解与认知。

例如,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图中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思维导图中体现,并且还需将“细胞”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进行关联。这样,学生无论在学习中接触到哪个知识点,都将有意识地将知识点密切关联内容结合起来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以学科关键性内容为主的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阶段也存在明显差别。例如在高一阶段的思维导图中,很多看似重要的信息往往都是一带而过,而到高三总复习阶段时,思维导图中关于这部分的信息将明显增多。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为结合学生理解能力和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来设定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内容由浅入深之后,对生物知识由此建立了一定主观辨识能力,即可在思维导图中增加或深化相应的知识内容。

2.明确章节知识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

在生物学科学习过程中,各章节内容之间存在较大的跨度,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或者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在每一个章节进行系统化学习之前,帮助学生梳理出一个囊括本章节所有重点知识信息的思维导图。

陶行知先生说:“即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与生活关联非常密切的一门学科,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辨识能力,教师只要能够引导其掌握相应学习方式方法,就能够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按图索骥地去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质量;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只要抓住思维导图中所罗列的知识重点,章节中的一些关键内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而且,思维导图中出现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课外复习的重点,因此必须对此类内容予以高度关注,这样在接触知识难点时,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将获得有效缓解。如果客观条件成熟且任课教师认为完全有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为某一重点章节中的一个部分制作一套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强化学习。

例如,必修三第四节《免疫调节》(人教版)中,教材上首先提出来的问题是:“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于激素和病原体都已经建立了基本认知,但是对于其在人体中所起到的作用却并不完全了解。因此,教师在解析相关内容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只针对这个问题来讲解。利用思维导图,把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开阐述,最后再详细解读“免疫活性物质”。在完成所有内容的对比性讲解之后,关于教材中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在此基础上,同步利用生物实验,可以让学生较为直观地全面了解免疫系统在人体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所讲解的内容完全可以与“植物激素”中所罗列的相关内容进行二次关联,通过思维导图将各章节重点内容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

3.研判学生自创的思维导图

从引导学生强化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层面来说,思维导图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辨识和分析能力。最主要是学生能够模仿教师构建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自行研究思维导图,这本身就是理解、归纳能力的一种提升,这也是新课改下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主旨。

例如,在理解生命物质基本的规律中,核酸蛋白质、氨基与羧基、脱水成肽键、磷酸碱基五碳糖共同构成核苷酸。这些基本信息对学生而言都不难理解,而且以此为蓝本整理出来一套思维导图也并不难,教师就完全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对知识要点难易程度的掌握情况来自制思维导图。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与优化程度随之不断加深,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任课教师在教学方式改革上需投入大量精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来强化教学,能够为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重点的理解提供有效帮助,实现循序渐进的效果,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善学生学习态度与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建军.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4):76.

[2]陈惠仙,陈冰凤,苏东凤.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32.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章节导图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