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0-09-10周群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素养情境

周群

摘要:在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中,生活化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其主张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课堂上再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目前,我国大部分数学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数学与生活、现实与目标差距过大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高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出以下改进策略:数学源于生活,丰富生活素材;数学高于生活,关注数学本质;数学用于生活,重视生活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数学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情况,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到“生活是数学的来源”这一理念,从而在生活中学习,以便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数学意识,由此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在数学生活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准确理解数学情境的含义、不能充分挖掘生活化数学教学的价值等。本文为了提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上应用广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其一,教师不能正确理解数学情境的含义。新课标指出,“有价值”的数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便能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使其充分理解数学知识。随着生活化数学教学理念的普及,当前我国数学课堂上融入的生活元素越来越多,数学情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有不少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数学情境的含义,而是“拿来就用”,即便实现了内容,意义也不明确。此情况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教师设计的生活情境与客观事实不符;第二,教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生活情境;第三,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不能使其充分理解生活情境。其二,教师不能充分挖掘生活化数学教学的价值。在数学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及能力,其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首先,生活化数学问题中涉及许多符号化处理,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提炼数学问题;其次,使用数学模型对生活问题进行构建,可以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生活,使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若是教师不能正确、充分地利用生活情境,则不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不能有效地衔接数学课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也会导致数学难以进入学生生活。出现以上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是其中之一。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到位,未能在教学行为中内化新课标理念,也是导致生活化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二、提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数学源于生活,丰富生活素材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这告诉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联系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生活素材,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以便教学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上丰富生活素材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其一,选择合理的生活情境。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商的近似值》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一个玩具厂制作了16辆玩具坦克,一共花费67.42元,那么平均每一辆坦克的花费是多少元呢?结果保留整数。”教师把实际的生活问题引入课堂,虽然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但是还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目前人们收、付钱多通过支付宝及微信,因为不需要找钱,可以精确到“分”,教师应该将原题设为“保留两位小数”,如此才能完全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时,要符合客观事实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其二,开发生活教学资源。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材,但其并非教学的全部,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实行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拓展内容,如对教材进行重组改编。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例题替换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数学问题。以《利率与利息》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去银行、邮局、信用社等单位对利率等信息进行调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2.数学高于生活,关注数学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对于一节优秀的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师的重点不仅在于“生活味”,“数学味”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具有“数学味”的课堂中培养、发展其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生活情境中渗透数学思想。同时,数学具有特殊的运用价值,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数学用于生活,重视生活实践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将“做”与“教”“学”相结合,并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注意学生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好数学,以此提高其数学能力及生活能力。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由此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提升其数学素养。比如,在《两位数的加法》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设计“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让学生2人为一组,各抽5张牌,第一次先各出1张,比大小,第二次各出2张,加起来比大小,第三次各出3张,比大小......学生在此游戏中,可以充分掌握两位数相加的计算方法,同時可以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还能熟练地进行口算,提高其算数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其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数学的欲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总之,教师通过游戏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数学启迪,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并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

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问题,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数学课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融入生活元素,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其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其思维能力,培养并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雪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5).

[2]袁少荣.收集生活素材体现生态课堂——漫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4(35).

猜你喜欢

生活化素养情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