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趣味化策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2020-09-10李倩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趣味性作业文章

李倩

摘要: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安排的任务,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热情不高,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师要从教学策略上进行改变,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用趣味化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策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自发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构建趣味课堂,为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尊重学生差异,开展赏识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学生个体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会具有不同的表现和结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而赏识教育秉承多赞赏、多表扬的原则,不把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阅读。这是一篇会意类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童年发生的趣事,学生凭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起来并不难,所以教师可以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留心过什么事情,发现过什么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不同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在学习《惊弓之鸟》这篇文章时,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只是大概了解了文章的故事内容,能力出众的学生则能够读出文章内涵。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要设定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不同程度的表扬: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故事大概,就可以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优秀的学生,必须掌握文章内涵,才可以给予称赞。这样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进行情景表演,提高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性格活动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也很难得到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表演活动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将课文内容改成课本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在学习《凡卡》《小英雄雨来》这几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小组成员自主安排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将自己对人物角色的认知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样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又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再现文章故事情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还能锻炼学生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渐渐领会到各种动物的特点:老虎力大无穷,勇猛无比;狐狸能言善辩,伶牙俐齿;松鼠速度飞快,喜欢跳来跳去;猴子擅长攀爬,动作灵敏。所以,动物因为特点不同,在雪地上行走时踩出的脚印是不同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被发挥了出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性格活泼,喜欢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游戏的过程是学生释放天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乐趣,保持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实践证明,高效的学习活动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如果是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那不但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求知探索,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例如,在学习韵母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编儿歌,以小组为单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朗朗上口的儿歌。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通过明快简洁的节奏帮助学生快速、牢固掌握韵母知识,提高学生识读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如,在学习问句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打电话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问句的使用场景和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编字谜”的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谜底是“告”字;“一个人站在大树旁边”,谜底是“休”字;“田地里下雨”,謎底是“雷”字。这种猜谜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保证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也要注意提高课堂作业的趣味性。此外,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作业的实践性要强,具有明确的目的,保证作业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由于学生性格、喜好、特长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要坚持多样性原则。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趣的作业,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减轻作业带给学生的负担,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烦情绪,从而使其主动完成作业。例如,在学习《荷叶圆圆》这节课后,由于很多学生对绘画情有独钟,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中描绘的场景画出来,然后在画旁边写一写自己的创作灵感以及想说的话。这样可以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完成作业任务,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趣味性作业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口、手、脑都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其享受求知探索带来的乐趣。又如,学习《四季》这节课时,对于喜欢写作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仿写文章,当一回小诗人。这种趣味性课堂作业可以满足学生爱玩的心理需求,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在完成目标后不仅可以收获知识,学到技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还能感受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多元性和科学性,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喜欢上语文,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军亮.小学语文生长课堂的教学立意与实践建构[J].语文教学通讯,2018(36).

[2]笪建萍,赵海霞.构建低年级趣味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2010(05).

猜你喜欢

趣味性作业文章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快来写作业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