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创意变变变

2020-09-10孙成杰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斗篷儿童剧野狼

孙成杰

儿童剧场的观众是儿童,因此,剧场的所有设计都要满足儿童的需求。舞台在儿童剧的表演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不仅要体现美感,还要充满创意,能够刺激并激发儿童的想象。所以,我想以自身创作的几个作品为例,说明“舞台”在儿童剧场中如何成为另一个“角色”,并成为重要的表演项目之一。

2013年,为呼应社会对儿童的品格培养要求,我们改编了美国知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将故事搬上了舞台,希望通过汤姆·索亚的经历培养儿童正直、善良的品质,激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努力解决。在改编初期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这个故事的场景太多、太杂,有汤姆家、后院、教室、树林、墓园、监狱、小岛、教堂、航海、山洞(迷宫)等,精简之后仍有12个之多。以一部60分钟的剧来说,如果要将这12个场景全部呈现,那么大约每5分钟就要换一次场景,整出戏的节奏会被切得过于琐碎,不利于舞台演绎。因此,解决场景之间的转换就成为舞台设计的重点。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的舞台设计从儿童“堆积木”游戏获得灵感,將大小不等的木箱用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以实现场景的更迭。例如,用长方形的大木箱象征一棵树的形态,在上面放一个十字架又变成墓碑,将箱子横放就是汤姆与哈克的船……最终,我们总共使用了8个木箱,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表现了12个故事场景。更有意思的是,每次换景也由扮演作者“马克·吐温”的演员在舞台上指挥,直接在观众面前完成场景的转换,因为我们希望观众也一起参与到场景转换的过程,发现舞台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这部剧的舞台设计不仅解决了场景过多的问题,还运用较为抽象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场景,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舞台场景的转换也成为演出的一部分,可以让观众直接感受到舞台的多变性,丰富了观众对舞台的感受和认知。同时,它能够满足不同大小的舞台,并且机动性强,便于携带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

另一个作品是《野狼兔子Amigo》。这部剧改编自墨西哥传统故事,故事中有一只善良且热心助人的野狼,而兔子却是一个到处捣蛋的调皮鬼。由于兔子不断惹事并栽赃给野狼,最后惹得野狼生气地追着兔子跑,他们翻过高山和原野,越过海洋和草原,直到兔子逃到了月亮上,这下野狼可追不到了。因此,气急败坏的野狼在每个月圆之夜都会对着月亮嚎叫,兔子则成了月兔,再也不能下来了。为了让这部幽默的作品也能在幼儿园上演,舞台的设计不仅要尽可能简单且具有机动性,还要充满异国风情,增进儿童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从体验多元文化的角度入手,舞台的设计要能体现出墨西哥的文化特色。因此,我们首先想到了墨西哥的传统服饰:宽檐帽与斗篷。宽大的斗篷元素让人联想起布偶剧中常用的布景,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让斗篷成为布景的可能性,然后去设计如何让演员身上的服饰也成为场景的一部分。

通过前期的构思和设想,我们最终决定将斗篷设为构成舞台的主要部分。如何吊挂斗篷?用衣架再合适不过。因此,这部剧的舞台布景我们直接采用了三座普通的衣架,中间吊挂着四件斗篷,斗篷的正反面都绘制了抽象的画面,分别用来表现花园、农田、池塘和草原。演出时,演员穿着斗篷进场,一小段舞蹈之后,就将斗篷脱下挂在衣架上,使之成为舞台的场景,让布偶在场景前方演出。换景时,演员会根据情节需要将斗篷翻面或上下互换,用来完成场景的转换。最后到了狼与兔子追逐时,演员穿回斗篷并手拿布偶在舞台上追逐奔跑。

从这两部作品可以看出,儿童剧在舞台设计方面体现了创意性、功能性与变化性。同时,舞台还需与其他元素(服装、道具、灯光)相互配合,因此,舞美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很多儿童剧往往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在设计舞台时将每个艺术元素都表现得很满,这样反而容易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忽略了儿童剧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因此,舞台设计记得要精简,思考什么是必要的与不可替代的,进而根据内容和表演的需要从单一元素出发,然后去扩散并丰富它。

猜你喜欢

斗篷儿童剧野狼
小野狼饿了
阿利的红斗篷
儿童剧艺术实践思考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朱德庸漫画
三个强盗
败家子和燕子
野狼为什么总是嚎叫?
我拥有了隐身斗篷
谁是抢劫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