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措施

2020-09-10贾儒

科教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教学模式

贾儒

摘 要 为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体育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需求,列举了当前高校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其次针对理论教学实用性差、考核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改革措施,最后从营造氛围、考核方式、平台建设等实践改革方面提出若干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1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first enumerates current deficienc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ports after analyz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basic ability for a new era, then raises several reform method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such as poor practicability of theory teaching and unreasonable examination, and finally gives suggestions on reform of practice from the aspects of atmosphere creation, examination method,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Keywords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teaching mode; reform methods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通过体育健身来达到增加体质和满足精神需求的目的,这使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指导欠缺之间的矛盾尤为明显。[1-3]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出台,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展示自身技能的平台,但同时也要求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更完备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创新能力,这向我国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4-6]然而,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社会新形势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加强社会实践理论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走向社会、敢于走向社会、能融入社会、最终能胜任岗位。[7-10]

1 社会实践对学生能力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专业不同于其他工程技术专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使学生顺利进入、适应进而融入社会,并具备较好的职业能力与素养,是当前大多数体育院系重点研究分析的问题。实践是培养和验证学生能力的载体。社会实践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对能力素质和教学成果进行检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着眼于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实践锻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参与社会实践对体育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需求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并适应社会,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如,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运动指导、组织裁判、运动训练和编排管理等知识技能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面。随着人们体育活动的丰富多样化,学生特别需要掌握多项运动、健身或休闲运动的理论与技能。鼓励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特长及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2)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新时代下体育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组织形式和参与时间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仅凭课堂的有限时间、短期的实习不足以满足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应根据实践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积极实现自我知识结构更新,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唯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方能保障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3)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大多数在校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相对缺乏,职业意识不强,主观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参加社会实践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与各种人和事打交道,培养一定的管理和交际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待人接物的能力。

然而,就本文作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当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实践能力主观提升意识不强。在新时代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背景下,多数院校对专业实践教学虽有计划,然而计划安排落实不到位,要求不具体和措施不得力等现象较为常见。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状态,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需旷日持久的努力,短時间内效果不显著,学生在遇到困难后便容易有所懈怠。

(2)缺乏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课程。主要表现为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时数少,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这实际上是由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原因所导致。师生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大多流于形式,如安排学生到社区或学校走走过场,或是采取“放羊式”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地点等现象较为普遍。

(3)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平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及运行过程需要有硬件条件作为保障,而当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专业人才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基地不健全,教学活动单一,实践锻炼效果差,致使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差,社会认可度低。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首先要对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新时期对体育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需求出发,确定制约其能力发展的因素(理念、技能、知识等),为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提供依据,从知识体系、专项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着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以下改革途径:

(1)课程体系优化。对传统体育的理念进行升级,从新兴体育产业对学生的知识能力需求出发,对培养模式进行“再探索”,充分考虑社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动态调整培养目标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注重培养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准确表述和界定,同时注重引导和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主动提升的习惯。

(2)改革授课方法。理论授课改变传统的纯讲授模式,积极采用讨论式、案例式、引导式和交互式等相对灵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备具较强的沟通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合理规划课程要求,注重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根据实践需要搜集信息,实现知识结构自我更新的能力。

(3)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解答困惑。邀请专家学者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就社会实践的调研方法、开展方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分享交流经验,不仅可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还能在一定程度激发他们的兴趣。或组织有参与社会实践经验的学长学姐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就实践前准备、实践的开展以及调研报告撰写等方面做经验介绍,交流和分享实践的形式、内容以及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4)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把握問题本质,有效解决参与社会实践中所遇困难的能力。针对有偿性社会实践对学生能力要求更加全面这一特点,使学生参研本科生创新计划、教学改革课题和基础研究项目,同步提升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基于社会实践的效果反馈,对实践能力提升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评价驱动实践项目的不断改进。

3 多元化社会实践改革措施

(1)营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氛围。参与实践过程中遇事不顺时,学生不经意间就会处于倦怠的状态。客观来说,一方面是由于自身执行力和坚持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周围氛围的影响,良好的氛围能够极大地提升积极性。为了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关注和支持社会实践,应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利用学校或学院的网站、网络电台、校报、校园广播、手机APP等新闻媒体平台,为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2)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的评估考核机制,注意实践过程跟踪和终期成果鉴定,制定符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的评价方法。当前考核评价中存在着“考核形式单一、以理论考核为主、重理论轻实践、不够全面客观”等片面倾向,易误导学生的精力投入方向、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增加汇报答辩、交流讨论、成果展示、调查问卷等考核手段,激励学生提高重视程度。

(3)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利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以和任何产业相结合的优势,探索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从理论基础、技能专长、特色培养和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形成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构建及运行过程需要硬件条件作为保障,应借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渠道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加强和巩固高校和相关企业、部门的联系,使学生社会实践能够稳定、有效地开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实践弱化、形式化等问题。

(4)采用教师团队指导模式。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工作指导,离不开一支技能高超、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然而,受导师的知识和技能限制,对学生的指导局限于某单一运动技能领域,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的培养要求,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个人兴趣的发展。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中应积极探索实行导师团队指导的模式。团队组成具备合理的人员结构,技能专长覆盖面广。同时应鼓励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了解市场人才需求与岗位技能要求,能够更好地胜任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

4 结语

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背景下,亟需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体育人才培养与大众健康需求的契合度,响应国家要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号召。新时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强调理论与社会实践并重,即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强调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与热门产业发展对接。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优化社会实践培养模式,确定科学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提供优秀的体育类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2017.30(18):145-146.

[2] 王西中,卢玉龙.应用型体育专业型人才实践体系构建模式改革.2018.36(2):93-97.

[3] 杨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策略研究.2015.5(27):245-247.

[4] 杨洋.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及培养模式研究.2015.5(33):103-105.

[5] 从森.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2014.9:247.

[6] 谷金波,那春艳.高校体育专业社会实践培养模式研究.2012.28(12):109-111.

[7] 邓万金.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研究与改革综述.2012.30(6):13-16.

[8] 周伟,周静.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探索.2017.33(3):115-118.

[9] 肖哲.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18.8(7):147-148.

[10] 曲洪刚.职业素质培养下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15.36(23):45-47.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浅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