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上慕课教学的若干思考

2020-09-08黄慧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程设计

【摘  要】在突发事件下推出的慕课教学,望闻问切中的教学探索值得思考。本文从慕课教学的理论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建构主义设计课程,通过对教学过程调查分析,提出慕课教学建议:教育理论来指导课程设计;教师主导下建立积极向善的课堂文化;网上慕课需良好师生信任;慕课教学手段需多元开放正向激励。

【关键词】慕课教学;建构主义;课程设计;协同规则

引言

教育部于2月发布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高校在教育部及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教育活动的组织工作。

作为一线教师从接到通知到线上课程如期开课,前后不足一个月,一边开课、一边摸索改进,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值得总结。

1.网上慕课教学整体规划的理论基础与目标

1.1网上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通过自我控制完成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反思与批判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新的知识观改变传统教学,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2)教育4.0全球框架重新定义的高质量学习。新经济中的高质量学习的定义为我们提供了思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名为《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的报告,提出了“教育4.0全球框架”,对新经济中的高质量学习进行重新定义,呼吁全球教育系统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的八个关键转变,展示了独特的教育创新模式、促进教育创新的相关机制、目前取得的成就及产生的影响。

(3)学习的四大支柱思想。学习的四大支柱理论源于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核心思想: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教育是更多是培养学习者内在的认知逻辑、有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活动。

1.2网上教学的目标

线上教学是一种基于对教学的理性认识,运用全新教学工具的尝试和创新。网上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协作。

1.3建构主义思路下的课程设计导向

全网开展远程教学,是推动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过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开展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将教学转为一种认知过程,实现教学主体的切换,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真正变成以学生为主的学,再从学生自主的学再转化为会学。在课程设计中,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混合,达到师生之间合作共享,从内容参与、工具选择到开环学习活动等多环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文精神,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慕课课程设计的起点和达成共识的协同规则

2.1课程设计的起点

(1)授课方式的选择。本学期本人开设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中级财务会计》。该课程衔接上学期课程,故师生间比较熟悉,这为本次远程开课奠定了沟通基础。在接到在线教学授课通知后,本门课程选择了“慕课+PPT+网络答疑”的授课方式(事实上在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部分增加了直播授课)。

(2)授课对象的特点。当前在校的学生已是00后的Z世代,他们出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受互联网、即时通讯、智能手机等科技产物影响最大的一代人,他们更习惯于使用移动工具沟通交流,更有规则意识,也更适应通过互联网实现目标。

(3)远程授课的特点。远程授课会使学习参与者存在个体间的时空不一致,从而为个体提供了学习弹性和自由度的提升,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现弹性教学,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但也极大考验师生双方学习团队的协作性和个体的自控力,对教学的要求也更高。

远程授课需要教师合理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来支持教学,内容上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可选的开放资源,教学双方还必须建立共识,基于共识的协作才能顺畅开展网上教学。

2.2跨越时空的协同规则和共识

为了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推动学习共同体的协同,需要约定规则。

(1)学习动机共识。在学校环境中,群体共同学习会导致大部分人会按照多数人的行为一起行动,即便学习动机不很清晰的学生也会在群体行为中行动。但在完全由自己控制的环境下,变为自我驱动学习需要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唤起学习意识并转化为自觉学习行为,从而达到我们跨越时空所需的主动探索参与学习的效果。通过学习内容吸引学生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历史中找到参照环境,思考学习的价值所在,学会自控与自律。

(2)遠程协同的规则框架。在框架规则下进行协同,才有可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了解规则、按规则协同。规则包括:课程学习环节的规则、课程交流中的表达方式的规则、平台传播方式的规则,以及对上述规则的理解和想法的统一。

特别强调互联网表达观点是我们沟通的起点。虽然表达可以直抵群的每一个人,但必须恪守政治底线和伦理底线,同时在线上讨论时要包容不同观点,切不可断章取义、伤害他人。

(3)事先约定供选择的备用平台工具。学校指定的平台是学习通,我们课程的备用工具包括:晓黑板、微信,即时信息沟通工具;腾讯会议,在网上答疑时按需启用直播的工具;美篇,在阅读中生成图文链接共享的工具。

(4)课程规则和学习环节。为了让学生们完全理解授课规则,多次对新模式的细节进行解读。从开课之初的兴奋感,到执行一周的细化解读,让学生在逐步进入学习状态的过程中,理解授课的环节和学习协同的规则。

在选择了“慕课+PPT模式”之后,课程学习环节设置如下环节:慕课自学;案例小讨论;笔记和课堂作业;答疑直播等。通过直播方式课程对每一个环节逐一解释。

(5)循序渐进解读课程规则,让参与者从理解到接受、再到行成习惯。首次课程的时点是在一个懒散假期后,大家是以好奇的方式来参与。第一次的沟通要点是开课的铺垫,将课程授课的方式、规则大致介绍,具体在操作和开展中会遇到的问题尚不是很清晰,需逐渐消除不确定性。在听取部分学生反馈的基础上直播了第二次沟通课,系统与大家对小组讨论和慕课的使用问题进行沟通,消除学生对新模式的疑虑。

3.在慕课探索实践中及时调查掌握学习动态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定期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几次调查情况及反映出的问题和教学调整的方向:

3.1第一次课上课前,调查慕课预习情况

投票参与率(投票人数/总选课人数)为85.33%。投票结果显示89.84%的学生已经自觉按约定的规则在行动,学生远程的协同值得期待。但考虑到还有22位学生没有参与调查,有近1/4的学生仍然游离在课程要求之外,需要动态掌握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

3.2一周教学结束后,对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及引导调查

参与统计的人数135人,投票参与率(投票人数/总选课人数)为90%。

(1)是否按要求看慕课和教材,并给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为90分以上占49.63%,70-89分占42.96%,50-69分占5.93%,50分以下占1.48%。按照每个平均分值段给予一个中间值赋值,对自己一周学习自我评价的期望值为85.6分。学生对这段时间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整体比较满意。

(2)对目前的学习进度的调查。学习进度合适占85.93%,认为学习进度太快的同学占比11.11%,说明需进行分类指导。

(3)针对学习的流程,设计了三个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程的模式是“慕课+PPT”,你是否发现PPT和教材的内容比慕课要多?你是怎么安排你的学习程序的(这个问题隐含着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程序来自觉安排你的学习)? 91.11%的学生发现了慕课内容少于老师的PPT内容,这也引发大家对慕课模式的思考。关于对学习程序的选择上,比较多元, 11.11%的学生认为有点拖拉、有几个环节没做,其余学生都有自己的程序。

对于是否需要自己安排一个基本的学习流程的问题,统计结果显示,马上进行自我驱动根据自己情况制定流程的占67.41%,认为现在没有必要之后或许需要的占31.11%。这说明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乱作一团的学习状况必须要着手改善。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量身定制自我驱动。

最后设计了一个开放调查,收到学生的很多中肯的建议。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一一尝试。

3.3针对讨论区不热烈的原因调查

在进行分组讨论后,每次课会安排五个小组分别选题讨论,并挂上讨论区。但讨论热度不够。三周后针对讨论区和直播内容做了调查:

(1)讨论区问题发帖不多的原因。有问题可以自己解决的占58.18%,课下太忙和不喜欢实名制均占30%,不懂让人知道很丢人占27.27%。

(2)讨论区回复帖不多的原因。讨论区回复帖也不多的前三个原因分别是:没懂问题的意思占43.64%,面对面交流更好占35.45%,不想看太花时间占33.64%。

调查说明学生讨论区的讨论不感兴趣者多。这需要反思一下教学中对讨论问题的设计和讨论质量。

(3)对大家作为发帖回应的态度进行调查。希望从我的观点出发得到进一步拓展占60.00%,同意与否不重要中肯讨论重要占53.64%,讨论热烈是对发帖人的肯定占29.09%。

(4)布置的作业是否需要对重点进行直播讲解。有必要的占76.4%,无所谓的20.9%,没有必要的占2.7%。之后增加了习题集中讲解。

(5)随堂练习频率。大部分学生觉得目前一周一次比较合适,固定时间在每周四课程结束的半小时内进行练习比较好。尊重了学生的意见,也强调了每周的随堂练习的规则。

3.4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疑惑并答疑

在存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等章节结束时,均作了开放式的问题统计问卷调查,在归纳了这些章节的问题后,专门设置了时段,制作讲解课件直播讲解达到较好的答疑解惑的目的。

4.本学期慕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4.1慕课教学的课程设计需要教育理论指导

“教育4.0全球框架”对新经济中的高质量学习进行重新定义并呼吁全球教育系统需要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的关键转变,培养“以人为本的技能”(human-centric skills)” 。强调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包容学习、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驱动的学习等等。这些教学理论贯穿在慕课教学设计中,强调互相的尊重、合作與包容、自主驱动,学生和教师双方的教学体验均需要关注。

4.2慕课教学的课堂文化需要在教师主导下建立

在慕课教学模式应建立积极包容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需要以教师为主导逐渐形成,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价值取向和教学思维,同时也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慕课在整个教学环节是引入学习与突出重点的作用,因此视频时长占用每次课不超过半小时,剩余时间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讨论和思考,将学习的主动权放在学生手中。在慕课教学中解疑答惑以及讨论沟通都需要在网上展开,课堂文化积极包容是有力保障。

4.3慕课教学需要建立起良好师生信任关系

师生沟通的起点是信任,互为尊重、互相学习,信任感会让教学顺利许多。要包容学生开始时的忙乱无序,然后通过适应并不断调整梳理与建议,引导部分有学习意识的学生激活群体的学习动能,激活全班同学的学习动能。在互信的环境下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自觉学习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以及系统化思考能力等。

4.4慕课教学手段需多元开放,凡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均可用,以正向激励实现课堂开环

(1)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动。从随机分配形成小组,到小组成员的协作与自我管理,从阅读资料的拓展、内容的讨论到成果展示,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在讨论区回复互动。整个过程对学生和老师都很有启发。

(2)多渠道学情信息的收集与及时反馈。多种渠道的问题反馈,通过及时发问卷了解学习情况。在问卷中埋设引导问题,让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启用学生小助手,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协助老师了解学生想法。

(3)学习留白,教学的动态调节与规律化并行不悖。给予学生自学时间的同时,也提供给学生大量可选的阅读材料,供其学习思考和探索。望闻问切进行教学调整,在教学计划大致不变的前提下考虑教学中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内容。规律化授课、规律化测试推动学生的学习思考。定时定量学习检测,让教师掌握学生情况,也让学生有准确的自我认知。

(4)去除过度的形式化,贴近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率。线上课程的开展是系统工程,不是一门课而是多门课同时展开。需要充分考虑多学科线上教学对学生信息负载的影响。当所有课程进入信息轰炸时,学生必然从好奇兴奋转向疲惫怠慢,令学习效率和体验大为降低。

简化流程,降低额外信息负载,去除过度的形式化,给予学生充分信任,并通过各种线上手段辅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学习指导;通过系统数据,观察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别督促;增加阅读材料文献,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有效互动、及时反馈、及时答疑解惑,提升学生线上学习体验。

从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流程设计、学习协作活动设计、学习问题反馈设计到学习评价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组织,以较好的师生互动,通过线上的各种方式实现学生的学習能力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在专业学习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本次探索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唐科莉,张娜.未来学校的八大特征,[J/OL],https://mp.weixin.qq.com,2020-03-2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崔允漷.不要只考虑教,更重要是学。老师转战线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心,[J/OL],https://mp.weixin.qq.com,2020-03-27.

作者简介:黄慧(1974-),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研究领域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会计、会计教育等。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