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州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挖掘与转化研究

2020-09-08张新江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瓦当梳理文化遗产

【摘要】本文对湖州古代瓦当纹样的造型、类型进行综合梳理,并与中原瓦当艺术进行比较,归纳其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和发展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实践路径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扬地域文化精粹,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遗产;瓦当;梳理;创新转化

【中图分类号】K89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湖州市市校合作软科学研究项目:“湖州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转化研究—以瓦当文化艺术为例”(项目编号:2019YSR16)。

前言

在我國古典建筑中,瓦当是屋檐顶端的盖头瓦,位于檐口部位,因其位置显眼,既要求有束水护檐的功能,又必须具有视觉提示和美化的功用。因此,瓦当当面精心装饰,纹样则因时、因地甚至因建筑类型之异而呈现出不同样式,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湖州地处太湖南岸,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区域经济繁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特别是手工业相当发达。伴随着历代建筑沿革的瓦当艺术种类丰富、造型优美,生活气息很浓。因此,本文重点对湖州各时期瓦当进行分类和研究,并以瓦当为例进一步探索当下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创新与转化途径,以此更好地传承湖州历史文化。

一、湖州古代瓦当的类型和纹样特点

良渚文化的繁荣推进了湖州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至战国时期,春申君在封地湖州南郊金盖山下建菰城。三国时,孙皓在此设置吴兴郡。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此后,一直作为州府所在地。现作为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有邱城、下菰城、毗山建筑群、铁佛寺、飞英塔、灵峰寺等。另外,还有两条传承千年湖州史的老街——衣裳街、小西街。据目前调查,湖州瓦当从秦汉至民国,有几何纹、文字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等多种类型。

(一)几何纹

目前,共发现4类17种纹饰的几何纹瓦当,大部分与秦汉时期其他碎屑为同一土层,根据层位初步断代为秦汉时期。瓦当以云纹为主体,其纹饰为“米”字对称布局,分布着四朵单线卷曲云纹,中心配以凸起球型或菱纹,因细节差异,又衍生不同样式。瓦当纹样清晰、制作精美,以类比法考证,这种纹饰可断代为秦汉时期,六朝还有延续。

(二)文字纹

宋代以前,湖州文字纹瓦当稀少,迄今为止湖州发现的唯一一块“千秋万岁”瓦当,较为珍贵,从形制分析为汉末之物。其当面为“十”字形对称布局,边饰环状网格带,中心配以凸起球型,字体古朴。湖州地区文字纹瓦当出现较多的是明清时期,大部分是琉璃瓦,当面内容丰富,取书法、篆刻之精华谋篇布局,富有书卷气,其材质坚固,釉彩光洁度好。

(三)动物纹

动物纹瓦当纹样较多,不同时期风格各异。就目前资料分析,从汉代开始一直延续至明朝。兽面纹是其中最有特色的种类,大致分为4类纹饰,根据类比断代为六朝时期,纹样采用左右对称布局,神态各异,以眼形、嘴型、牙齿、须眉等要素的变换表现了生动的造型,周边以环状发散线条带修饰,格局严谨、主体突出、威严肃穆;另外还有一些表现家禽类动物的瓦当,初步断代为楚汉时期,造型洗练、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宋代及其以后,大部分采用生态各异的龙形进行装饰。

(三)人物纹

目前共发现4类9种人物纹瓦当。人面纹瓦当纹饰布局、造型类似兽面纹瓦当,为左右对称布局,造型儒雅、端庄,特别是刻画了美髯以及五官搭配所产生的表情,表现了六朝时期太湖流域士大夫的审美趋向,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还有一种纹样为武士全身造型,采用对称手法表现了守护神的仪态,纹饰指向明晰、塑造到位,其襟带飘动凸显了高超技艺与飘逸的风格。

(五)植物纹

植物纹瓦当品种较多,自唐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据初步统计以莲花、菊花、牡丹三种类型纹饰图样为主,还有少量的葵花纹,目前发现莲花纹15类50多种,牡丹纹8类20多种,菊花纹11类30多种。莲花纹瓦当主要出现在唐代,以对称方式布局,花瓣粗细圆润形态丰富,单层、多层组合形式丰富,伴以环状连珠纹装饰。自宋代开始出现牡丹纹、菊花纹瓦当,当面纹样灵动,不受规整的对称手法束缚,以圆形适合纹样精巧布局,富有生活气息。

二、湖州古代瓦当的文化艺术特征

(一)湖州瓦当的制造工艺特征

制造工艺用料精细。太湖流域土质细腻,其泥料根据不同品质广泛运用于建筑和其他日用工艺品的制造,影响较大的有运用于明清皇城建造的“金砖”、流芳百世的紫砂壶以及民间戏耍的蟋蟀罐等。从湖州现存各时期的瓦当可以发现制作用泥经过多次筛选,杂质较少,表面平整度较好,制作工艺考究。从现有的手工雕刻模具“唐代八瓣阴纹莲花瓦当”和“清代葵花纹瓦当”纹样设计与制作可以发现其制作的精美程度,模型对称性到位、凹陷深浅统一、线条灵动,体现了工艺考究的特点,展示了太湖流域古代工艺制作的精美度和工匠精神。因此,现存瓦当制作精细、工艺考究。

(二)湖州瓦当的艺术特征

地域特色鲜明。湖州古代的能工巧匠把身边的植物素材巧妙地用于瓦当制作,形成了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特征和地域风貌的瓦当艺术,其灵巧的植物纹瓦当与中原地区的秦汉瓦当和战国时代齐、燕等国古朴雄浑的瓦当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外,还发现一枚富有地域生活气息的耕牛纹瓦当,和同时期的铜镜类比可推断为“吴牛喘月”图样。湖州炎夏天气闷热,《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反映了较为浓郁的地域风情,纹样丰富、造型生动。湖州瓦当类型多、时间跨度大,从秦汉至民国纹样图式众多。其纹饰造型特征鲜明,如,各时期的莲花纹瓦当纹样差异较大,从花瓣分就有七瓣、八瓣、九瓣之别,另有圆瓣和尖瓣之异,以及瓣有复瓣和单瓣之分,另外唐代特征非常典型的环状连珠纹也有许多细小变化。这些精美的纹饰和生动的造型形成了时代特征鲜明、富有地域特色的湖州瓦当。

(三)湖州古代瓦当艺术与中原地区的差异性

湖州古代瓦当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是江南人文和工匠高超水平的体现,和中原地区差异性比较大的有两个方面。

首先,人面纹瓦当雍容典雅。湖州人面纹瓦当与当时审美趋向相关。六朝时期太湖流域士大夫阶层鼎盛,笔者认为人面纹瓦当正是太湖流域士大夫的审美典范,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其面部造型儒雅、端庄,美髯微动,神采奕奕。瓦当当面纹缕清晰,线条富有书画气息,在瓦当艺术中独秀一枝。其次,植物纹瓦当丰富多彩。唐代太湖流域佛教兴盛造就了丰富的莲花纹瓦当,在植物纹瓦当中的莲花纹样最为丰富。莲花纹瓦当布局规整、组合结构丰富、花瓣形态生动、构成有序。宋代以后,图像的世俗化倾向使瓦当纹样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活情趣和生命力的表现让莲花的宗教色彩转向民俗意味。同时,荷花、牡丹、菊花等纹样跃然其上,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特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湖州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当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虽然工业文明的步伐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我们可以从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挖掘和传承中华文化文脉,展现大国风范。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

第一,在古建筑项目中的运用。瓦当是建筑构件,它与建筑主体相匹配,体现了建筑物的历史年代、建筑主人的地位和素养。由于被工匠们赋予了文化和审美,使它成为了有美感有灵气的建筑构件,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在古建筑的修复与建造时必须要尊重历史和地域特色,修旧如旧,还原历史风貌。对湖州及周边地区各时期瓦当型制、纹样和制造工艺的梳理,有助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古建的品质。

第二,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现代设计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设计师可以从历史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寻找素材、触发灵感。当下有许多设计师己经逐渐意识到了瓦当的形式美,也有许多设计师开始将瓦当图案应用到设计中,特别是标志设计。瓦当的纹样、造型、寓意和内在涵义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借鉴和发挥,广泛地运用于设计领域,对其进行全新的组合和重构可以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创造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使中国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在现代文创产品开发中的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开发中去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师不断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元素,以创意设计为核心融入产品中,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湖州瓦当造型优美、形式多样,可以利用其外观、纹饰、寓意和内在涵义开发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在城市文化街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北京:2014(10).

[2]汤德良.屋名顶实:中国建筑·屋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3]傅嘉仪编.中国瓦当艺术-上.下两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张新江(1969-),男,汉族,浙江省湖州市,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瓦当梳理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汉代瓦当纹饰所见社会信仰之一二
瓦当响当当
Tough Nut to Crack
企业管理类档案归档问题探究
一部由点及面、纲举目张的语言学流派专著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追寻一种即将消失 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