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角下民间传统艺术研究

2020-09-08徐艺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昭通艺术研究

【摘要】傩戏的研究和保护,对于丰富傩戏理论研究、完善傩戏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也能为研究巫傩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等提供相应依据和理论参考,同时对于昭通不同地域及民族的民俗学、民族学、文化遗产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昭通;傩文化;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地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面对冲击,我们要创造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来有效保护自然状况下的原生态文化。本文以昭通市傩戏(端公戏)为例,就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民间传统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昭通傩戏源流

中国的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傩文化的记载,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曾广泛流行于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南地区等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傩戏在大部分地区已日趋衰落,不复往日的繁盛。相比之下,社会环境相对闭塞、多民族共存的西南地区却成为傩戏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在被称为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的昭通,现在还保存着相当完整的傩戏,这些品种齐全,具有显著特色的傩戏成为古老傩文化的浓缩体,为昭通民俗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对于昭通傩戏的传入端公们有两种说法:(1)由江西传入;(2)由四川传入。且不论来源于赣文化还是巴蜀文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昭通傩文化不但积淀出宗教文化的深厚内涵、创造出独特的表演形式,还具备了奇异迷人的色彩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昭通对巫师、法师、坛师的称呼统称为端公。端公在祭祀中所唱的歌称为傩歌、所跳的舞称为傩舞,继而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了傩戏,以端公戴傩面具为表演特征。

二、昭通傩戏的发展现状

镇雄县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端公戏在20世纪初得到蓬勃发展。据镇雄县志记载,1936年镇雄县各乡镇就有“端公180余家,两千余人”,可见当时全县端公戏的发展规模已非常大。镇雄县塘房乡小擢魁傩戏艺术源远流长,已故的端公赵高斗是镇雄县唯一受过“茅山传法”的知名传承人,道、儒、释皆通。据调查,赵家原籍江西,祖上迁徙四川,镇雄塘房乡端公戏源出江西,演变于四川,从家谱上可以看出至今已传承了八代,辈辈教传、承传有据。

彝良县端公戏,剧目丰富、唱腔复杂、面具夸张、服饰奇异,加之角色变化繁多、地方语言通俗易懂、台词幽默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表演技巧,一直深受彝良县各乡镇民众的喜爱。在那些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不管是平常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家里有庆坛、庆贺、还愿、祝寿、剃头等都要请端公主持进行,当地民众衡量主人家的身份、地位就以傩戏出坛人数的多少和剧目表演的精彩与否为标准。彝良县端公仝仁厚从小受其父亲影响,对彝良端公戏有着特殊的感情。32岁时,经保举师、引进师的保举和引荐,遵循严格的拜师,由师傅赐法名仝理玄,正式成为当地端公戏的传承人。端公戏的书籍资料非常少,都是通过口头相传传承下来的。仝仁厚从文书写念,打击乐器的演奏到九板十三腔开始,经常跟随师傅出坛,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艺。为了把端公戏剧目完整地传承、保护下来,仝仁厚经常利用农闲之余对口头相传的剧目进行记录、整理并收徒传承。

大关端公戏历史悠久,康熙年间大关县第一代掌坛师曹文广学艺归程后带入,传承至今。2005年,大关县文化馆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大关县端公戏命名为“昭通端公戏”,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幼时的曹文广酷爱国文,但郁郁不得志,经老人建议到四川学习端公戏,师傅为他取法名曹真儒。康熙六年,曹文广学成后返回家乡,开始招收门徒,立坛开教,自此,大关县各乡镇端公戏盛行。大关端公戏有明显的川剧音乐、杂技和民间武术等表演,在彝良民间小调的基础上融合起来,形成演、唱、跳、打、说为一体的地方特色表演剧种,主要为庆坛、庆丰收、还愿、庆神、祭祖、娶媳、祝寿、庆生、贺大年、建房而作,一般在节庆的新春季节、冬季应邀表演,深受彝良当地百姓的喜爱。据大关县志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全县干旱,为求神灵保佑,当时的知县廖时清邀请了全县各路端公100多人,在大关县城内搭台表演端公戏49天,求天神降甘露。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关县的端公戏因涉及封建迷信鬼神论被禁止,20世纪80年代,大关县的端公戏又开始兴起,1985年大关县文化馆邀请各乡镇端公在县文化馆表演一周,表演曲目被《昭通端公戏音乐》《云南民族民间集成资料选》《云南省传统剧目选》《中国民族民间资料选集》等书收录。时至今日,端公戏只在少数地方偶尔演出,傩戏这一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从曹文广延续下来至今已传弟子八代,大关端公戏第九代掌坛师曹久波在2018年10月携其剧组表演的端公戏经典剧目《请功曹(选段)》参加“昭通市首届小品小戏展演”,受到省市非遗专家高度评价,荣获传统类节目的最高奖项——“传统类优秀传承奖”。

大关县第八代掌坛师曹相和端公1985年出徒,掌坛二十多年, 有100多场演出。坛班成员参差不齐,最大的已近70岁,最小的仅20多岁,形成了生、旦、净、丑的表演行当及扑、翻、打、斗、踢的功夫。大关县的乡镇和相邻的民众如有祭祖、还愿、建房等活动都会请曹相和坛班演出。

关于表演的剧目,坛班会根据主人家的意见去表演端公戏的剧目或选部分片断演出。按主人家要求的内容,演出过程中端公可以根据主人和现场即兴发挥,用幽默、诙谐的对白逗乐,用滑稽的跳、打、斗、舞吸引围观群众。说、唱内容既娱人又教化人,寓教于乐,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

三、昭通傩戏的表現形式

(一)大关端公戏表演的内容分为做法事、正坛戏、耍坛戏三个部分

1.法事

相当于古代的傩祭仪式,是驱邪降妖除魔的酬戏。端公通过化妆或佩戴面具扮演妖魔等角色,伴随着锣鼓的节奏跳端公,有的端公头戴各路神仙、元帅、菩萨的面具,用跳、唱、说的形式表现酬神情节。

2.正坛戏

这是端公戏表演的重要部分,表演的内容与仪式相关,由掌坛师、端公迎各路神仙、元帅、菩萨下凡,带领各路神兵降妖驱邪、保人间太平。端公佩戴面具扮演各路神仙,按剧情角色穿着有川戏特色的戏服进行戏剧化的表演。表演过程中佩戴的夸张面具和动作具有极强的娱乐性。

3.耍坛戏

是仪式中世俗化的戏剧表演,娱乐性极高,当地民众称为“笑坛戏”“春戏”“花戏”。端公采用独唱、帮唱的形式,和观众互动、打闹、调笑,让观众场下帮白,参与其中。说唱的内容多数源于民间,有部分是端公根据现场氛围即兴表演,表演中的对白语言诙谐、幽默、逗乐,贴近群众生活,通俗易懂。

(二)镇雄端公戏有三种:庆菩萨、还钱、打醮

1.庆菩萨

主人家不顺,请端公来祭祀,保护家庭平安顺利。庆菩萨祭祀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整个祭祀活动连续四天。

2.打醮

就是在干旱时节通过打醮求雨、求神祗普降甘霖、念经祈福,由有声望的长者召集端公做法事,以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法事连续三天。

3.还钱

又称还愿。主人家中不顺,孩子体弱多病,主人家请端公到家里做法事一天一夜,或家中不顺孩子体弱多病时承诺只要孩子健康、家庭顺利一定要请端公前来祭祀神灵,主人家兑现之前承诺过的保命钱,偿还钱文,了却心愿。

四、昭通傩戏道具

傩戏道具主要有鼓、锣、铙、镲、木鱼、海螺、牛角号等,端公戏的坛班人员一般为十余人,掌坛师根据分工和角色让端公手持道具。做法事时以法器先烘托出神秘色彩,再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营造出祭祀氛围,打击乐器演奏出戏剧场面的板眼,掌坛师带着端公戴上面具演出。领牲一开始掌坛师就唱道:“鸣角一声奏天堂”,掌坛师的唱腔有黄钟大吕的气势,粗犷宏大。现场端公舞动经幡、锣鼓喧天、端公的唱腔一波三折时,端公戏演出就达到高潮,引起观众的共鸣。昭通端公戏源出江西、经四川衍化,剧目演出鼓点和表演形式都与川剧非常相似,端公剧目演出时所穿的演出服饰和川剧服饰类似。端公戏武戏中所使用的刀、剑、枪、戟、拂尘、朝柬等需要根据剧本的安排使用,所使用的的道具比较简单。

五、昭通傩戏的面具特点

大部分端公面具是祖上所传或端公自己雕刻而成,是他们职业的象征和传家宝,面具轮廓清晰、棱角分明,具有粗放、古朴、原生态等特点,形象地塑造了人们心中理想化的诸神形象,体现了昭通端公戏厚重的文化,也满足了民众对审美的追求。

(一)傩面具的分类

在镇雄拨机乡发现的傩面具中,赵姓端公拥有6个面具,都是传承下来的。郎姓端公传承下来的老面具有6个,自己新制作了3个傩面具,两种面具有明显的新旧区别。对于传承下来的傩面具,出于种种原因,端公们都说不清其制作者。清代面具:

从面具的功能划分,端公戏面具可分为祭祀面具和表演面具。祭祀面具的雕刻看上去大多粗犷、狰狞,整个形象较凶恶、威严;表演面具雕刻和色彩柔和协调,看上去比较温和可亲。

端公戏面具的雕刻技法细致入微,整个面具凹凸有致,很有立体感,是其制作者心灵的写真。经过比对,新面具和旧面具在制作工艺上具有明显的区别,端公艺人传承下来的旧面具色彩陈旧,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制作工艺也较精良,充满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新制作的面具雕刻手法粗犷有力,在外形结构上相对比较完整,面具的艺术表现力和制作工艺与老面具有明显的差距。制作者在制作时倾注了内心情感,因此新面具其丰富的表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制作者的人生经历。

(二)傩面具的造型特征

图1是二郎神,在当地流传较广的沉香救母的故事中,二郎神是一个很不受欢迎的神,这主要是老一辈人在讲故事时,通常会把二郎神描绘成一个不顾亲情、自私自利的恶神。所以二郎神傩面具的造型刻画给我们是一个凶恶的印象,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个凶神,整个面具看上去青面、獠牙及头上的尖角会对大家产生一种震慑。从五官的分布来看,比例不符合美学审美和人脸的结构特征,正因为比例不符合导致端公戴在脸上面具的尺寸远大于端公的脸部,端公的嘴部不在面具的嘴部空隙处,因此二郎神面具帮助端公在表演上有足够的空间去塑造形象。

图2是小苗,在昭通当地人叫作“苗子”。这是民间对苗族的一种称呼,是带有贬义的称谓。当家里孩子不听话时,家长会说这个孩子太苗了。从图上可以看出面具颜色比较夸张,红色的脸颊、大嘴,粉色的额头、弯弯的眉眼有很好的喜剧特征,让见者忍俊不禁,给民众一种幽默滑稽的感觉,黑红粉三种颜色的对比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也非常强。

六、昭通傩戏的文化功能

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之所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于它可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功能”的解释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傩戏作为一种远古历史文化遗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昭通端公戏表面看上去乡土气息浓厚,但作为一种深深根植在民间的信仰文化,其背后却蕴藏着极为重要的文化意义。

(一)地域文化

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的接合部,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苗族、彝族、回族等民族共存的居住地,昭通各县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当地民众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族心理、历史传统的综合反映,在一定时期对昭通的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各县区的传统民间文化对各地区的地域、族群的民众有着深远的影响。昭通端公戏作为汉族的傩文化,也是增强各地区族群与地域认同的纽带。

昭通因交通设施建设缓慢,和外界联系较少,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传统文化得不到重视。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兴起,政府和媒体开始关注、保护昭通的傩文化,并制定了保护措施,促进了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增强了当地人民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自我重视和认同感。在传统文化中分量较重的端公戏也逐渐成为当地族群情感的纽带,唤起民众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可和保护。承载着昭通民众的传统文化血脉和精神追求的昭通傩文化,影响着当地群众的族群心理、族群性格,维系着当地人民的族群情感和精神。近年来,昭通傩戏已成为昭通市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成为了当地民众的符号象征和重要载体。

(二)艺术审美

端公戏的审美功能则主要体现在面具、舞蹈方面。面具是昭通端公戏最为耀眼的部分,端公在表演中面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民俗活动,昭通端公戏的艺术审美和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在当地民众中肩负着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能。端公戏的主要功能是祭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剧情需要渐渐地朝着娱神、娱人的世俗化方向发展,祭祀与戏剧表演同构互补,形成一种祭中有戏、戏中有祭的百姓喜闻乐见的特殊戏剧形态。昭通端公戏在民间称为“春戏”,也有称为“笑坛”戏的。塘房乡一位端公家里有一副颇为形象生动的对联:“有正坛有玩坛正坛不如玩坛好;出大脸出小脸大脸更比小脸花。”从对联中可以看到,端公戏的祭祀活动中,耍戏的价值功能取向重点在于玩、娱乐。昭通各县区人民辛勤劳作,一直到冬至以后才有闲暇的时间,昭通端公戏此时正好可以发挥娱乐的作用和功能,人民在观看端公戏的过程中通过与端公的互动,在演出活动过程中嬉笑怒骂,释放心情,把一年来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使整个表演氛围浓烈。

从图3可以看到,三个端公艺人戴着不同的面具,面具人物造形多姿多彩,端公表演动作鲜明,表演滑稽、逗趣、令人捧腹,气氛热烈。祭祀和剧目表演相对独立,节目的表演内容多为老百姓生活中的闹剧,多数是端公老艺人传下来或端公自己编演,一部分是端公根据现场氛围即兴发挥的。通过端公艺人的表演,在场的民众暂时忘记了自己家庭生活的苦恼,融入到现场的表演氛围中获得精神的慰藉。

昭通端公戏经历了由悦神到娱人的过程,这也是傩戏文化功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正发生改变的一条主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大大增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逐渐减弱,傩文化也要相应地不断调整其自身价值和功能,才能适应民众的需求。

端公戏剧目表演中舞蹈成分结构较完整,具有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各剧目表演都有独立的主题,舞蹈表演也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在演出中,端公艺人们戴着面具舞蹈,随着打击乐的强烈节奏使傩戏舞蹈富有张力,既有粗犷狞厉的一面,又有滑稽幽默的一面,给人们带来双重的审美享受。

(三)传承民族历史文化

昭通端公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傩戏文化体系,融合了宗教、艺术、民俗、仪式、戏剧、美术、民俗、音乐等多种文化形式。

昭通的傩戏文化,部分是通过文字传承记载自己的历史文化,但这个过程中的很多民族历史和文化都是靠口口相传、亲身相授的,大部分没有用文字记载和传承下来。民间艺术形式尤其是像昭通端公戏这种原生性的艺术遗存,更是成为了记录和传承昭通历史文化的传统教育形式。

昭通端公戏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信仰力量,不可能也不具备构建科学、系统的哲学思维,端公戏以鬼神崇拜为核心,以求吉纳福为目的,这种傩文化具有浓郁的唯心主义观念,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涵盖甚宽、包容性极强的原始宗教系统,寄托着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品格。昭通端公戏所表演的剧目内容很多都是取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神话故事、英雄故事等。因此,端公戏包含的内容就是一部蕴含着昭通人民的历史文化记忆的教科书,端公戏中所刻画的人物丰满鲜活、形象鲜明,其意义也很明确,民众在参与端公戏祭祀、表演活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端公戏给大家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掌坛师收徒弟非常严格,把人品放在第一位,是否忠实于师,是否善念从道,经考察合格,方可传其技艺。其实这不仅是在考察门徒,更是端公艺人精神、人品的传承以及端公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的传递。

民间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失将无法挽回,因此,在其生存的土壤及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之际,我们必须对此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抢救、搜集、整理、归纳,这对于昭通傩戏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龙生,徐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传统艺术价值功能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3(6):113—117.

[2]王龙生.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J].云南:云南艺术学院,50.

[3]徐艺.昭通傩戏的保护性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5(12).

[4]徐艺,周文.昭通傩戏的文化价值探析[J].华夏地理,2015(9).

[5]韩梅,徐艺,李玉.昭通傩面具的艺术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5(2):67—71.

[6]http://www.baike.com/wiki/%E4%B8%AD%E5%9B%BD%E5%82%A9%E6%9 6%87%E5%8C%96.

[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ZQq2ytWaa29PYn7r_9kUbKpT iO-R1aQzM78mz8Q7n8sWiBDTAqL03sF4Z9HBG692sb1xI7zzHmiy6lwm-u5__.

作者簡介:徐艺(1975-),男,汉族,云南绥江,研究方向:音乐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昭通艺术研究
纸的艺术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昨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精准脱贫奔小康 克难攻坚谋跨越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