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接大湾区人才需求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

2020-09-06郭磊磊肖宏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人才需求高等院校

郭磊磊 肖宏

摘  要:国际化浪潮的到来让中国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同时,各行各业需要既懂外语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呼声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以语言技能为主的纯语言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培养“专业知识+外语技能+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外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各大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大湾区;高等院校;人才需求;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自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开始,我国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大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湾区建设标志着不仅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还要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以及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掷地有声的发展规划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能人志士前往这片热土一展宏图。那么,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对接大湾区的人才需求的融合度又如何呢?

一、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形势调查

据“大学生必备网”的资料显示,全国有1002所大学开设有英语专业。而英语专业无论是文科类大学还是理工科类大学,开设的课程几乎千遍一律: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属于纯语言类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培养这类人才已严重過剩,市场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却严重短缺。从近年来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有几大明显的特征:第一,外语专业毕业要找到与专业对口的职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外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外语毫不相干的工作。第二,由于外语专业的学生(即便是就读于工科类院校的外语专业学生)因没有相应的科技或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途径或资质作支撑,也往往不被日新月异的科技单位问津。人家情愿要有四六级外语证书的理工科学生也不要外语已过专业八级的文科生。第三,外语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较差,思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不够,所获得的薪资也比较低。

所有的迹象表明:外语教育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深化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才能满足大湾区乃至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这样的人才包括复合研究型、复合专业型、复合语种型、复合管理型、复合技能型人才。然而,调查发现,一方面是内地大学的外语专业还在孜孜不倦地培养纯语言类的知识相对比较单一的文科学生;另一方面是像大湾区这样的国家建设蓬勃发展的区域需要的是“外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何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

二、高校外语专业的教育现状

(一)历史定性让语言专业的学生远离科学技术

外语专业无论是在何种类型的学校里都定性为“文科”,学生拿到的学位也都是“文学学士”。再往前推,文科专业的学生在考大学之前即高中阶段大部分也是文科生。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从高二开始分文科和理科的。假如一个人从高二开始学文,就意味着到大学拿到“文学学士”学位为止有六年的时间不接触理工科知识,即便是理工科院校里的外语专业学生也是一门心思学习和研究外国的文化、外国的文学和外国语言,这就导致这些“文学学士”们对理科以及与理科知识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知之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懂科技”“不懂贸易”这样的单一的外语型人才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和就业空间。

(二)课程设置让语言类专业的学生远离科技

外语专业在大学里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也都是围绕这个“文”字。如: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实用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当下比较时髦的观点都特别强调学生的“职业软技能”,认为软技能对于学生就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纯“文科型”的内地外语专业学生是否能在人才济济的大湾区找到一席之地,在工作实践中能否有过硬的“一技之长”却令人堪忧。

三、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技能现状

由于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几乎都是以语言、文字、历史、政治、经济、外教、社会文化等为主的课程,并且在四年当中不断地通过“听”“说”“读”“写”“译”的手段来掌握和强化这些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的语言工作者。从技能课程的开设可见一斑,如英语专业的技能课程为: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联络口译。再比如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具有综合运用日语知识、基本技能与百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文献查阅、信息处理、人际沟通与职业应对技能。其它语言类专业也都是把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作为培养目标。

毋庸置疑,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是外语专业培养人才的标准,而掌握了这样的技能的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非常有限,因为能够让毕业生从事翻译、语言研究、语言教学的单位就只有学校、语言研究机构以及涉外部门。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外语人才培养,上述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不再那么迫切,需要的量也不再那么多。而内地外语专业毕业生除了外语之外并没有其它的一技之长而不被像大湾区这样的经济开发区所看好,因此,就业去向往往让这些毕业生很尴尬。

四、创新教育培养理念

近年来,外语专业在就业中逐渐成为弱势专业。很多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放弃在大学里苦读了四年的专业,学英语的去教小学数学、教语文;学日语的去麦当劳或者在日本料理寿司店当营业员等等。据了解,每年的毕业生中有25%左右从事着与自己所学专业根本不搭边的工作。如何在4年的大学教学中,给予外语专业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想方设法提高其专业硬技能与职业软技能,使其自信、自立、自强、自爱,积极进取、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已迫在眉睫。必须在教育培养理念上有改革、有创新,才能有改观、有进步。

创新的着力点在于寻求外语专业学生专业硬技能与职业软技能的平衡点,并特别强调专业硬技能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时下比较时髦的观点都特别强调学生的“职业软技能”,认为软技能对于学生就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应该说外语专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最担心的还是学生是否具有过硬的“一技之长”。所谓的“一技之长”,不是说会外语就有了“一技之长”,在大湾区工作,也许外语只是一种“工具”而不能算是一种“技能”。那“什么是技能”?技能是指掌握和应用技术手段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能力。比如:技术型人才就是靠技术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他们能够在工作现场或生产一线工作。董财务、做贸易等等都是“技能”的体现。随着现代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技能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为此,充分了解大湾区国家战略性人才的需求,强化学生技能化培养的理念应该尽早摆到议事日程上。

五、建立高校外語专业学生的技能体系刻不容缓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时代的发展一日千里。全国各地像大湾区这样蓬勃发展的地区比比皆是。“不懂科技”“不懂贸易”,一句话,只有“外语工具”的“外语人才”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和就业空间,近年来,不少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无法与所学专业对接,薪资收入偏低也正好说明这一点。因此,高校应该在培养方向上下功夫,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技能培养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营造好教学环境,让学生扬长补短,在大学这座高等学府中获得切实成长。其次,建立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技能体系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研究与实践:①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度提高外语学生的专业硬技能与职业软技能的研究。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制专业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外语专业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需要,加快课程建设进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硬技能与职业软技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其就业竞争力。②完善就业指导模式——全程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硬技能与职业软技能的研究。改变就业指导工作仅仅针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单一模式,尝试在整个大学阶段的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技能全程指导,低年级阶段侧重培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交际能力、自信与自我激励能力;中级阶段侧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高年级阶段侧重培养责任感、职业热情、诚实守信品质等。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职业软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③改革能力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外语学生的专业硬技能与职业软技能。首先要树立“ 软硬并重”的评价理念,而结合文科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外语学生的群体特点,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 “ 硬技能”的获得,培养其一技之长,使其“ 软技能”得到有效依托和补充。引导学生合理、充分地利用课外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

六、结语

本文对目前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对接大湾区国家战略性人才需求的培养策略做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关注的是高校外语专业这样一个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在关注的视角上,本文主要基于人才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将人才培养与大湾区经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相对接,建立健全一整套外语专业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全过程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的外语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模式,采用派出去,请进来方式,让内地高校的外语专业培养与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实现有机地融合。研究的目的不是要对外语专业一直以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否定,而是要看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的矛盾与不足。学校应该在培养外语专业人才听、说、读、写、译的外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努力创造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氛围与教学环境。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积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让高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人才需求高等院校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