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资源管理中勘测定界技术的运用探讨

2020-09-06郭长梅

写真地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策略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土地勘测和定界的定义、土地调查与划界的准备工作、土地探测与划界的一般步骤与常用方法、土地勘测与划界的技术方法、土地调查与定界的技术方法。对测量标定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地资源;勘测定界;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0-0015-01

前言:勘测定界主要是为土地的二次划分和再次利用而应用的,主要是为土地管理而服务,同时用地勘测定界本身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勘测定界与其他的土地勘测技术不同,其在勘测和计算土地时会有一定的准确性而且计算土地面积的效率更高。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用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其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1 土地勘测定界定义

土地勘测定界主要是指有关部门根据土地的征收以及土地的转让土地进行类型划分和分配的等一些二次开发利用工作的需要对土地面积进行精准计算和实地进行界定,可以通过利用一定的绘制、计算和研究对原有的土地形状进行重新划分和测定新的土地位置,搜集到严谨和相关数据之后可以为国家国土局和用地的审批部门提供准确,合理的可用土地的数据信息。為技术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2 土地调查和定界的准备工作

2.1 收集数据

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和土地使用批准文件。收集各种程序和技术依据,作为测量和标定的依据。采集调查区内的地形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本农田边界图和航摄图。所有权证书的领取包括土地所有权证书、转让合同、财产所有权证书和其他财产权文件。收集测量区内控制点投影带和中心子午线信息,为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做好准备。

2.2 基础数学

比例尺及图框编号方法:大比例尺图形的分幅一般用50cm×50cm平方划分,取图框的西南角坐标进行编号,中间图的角坐标设为厘米。土地定级计量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长度以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面积测量单位为平方米,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面积汇总单位为公顷、亩,并保留两位小数。

土地勘测与界定是指一般步骤和通用方法土地勘测与界定,一般步骤和通用方法土地调查和划界一般分六个步骤进行。首先,根据有关部门完成的地形地籍图,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可以弥补原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确定需要征用的土地的总体范围。第二步是制定控制测点,引入液位控制点加密,以满足小区域征地的需要,采用埋桩均匀布设控制点,并根据控制点计算结果对控制标准的要求进行校核和保证。其次,应逐步或通过数据调整和实地补充,绘制规划区的地形图并在野外绘制。第四步是确定所有权边界。通常有两种方式:字段映射和映射。前者是利用测绘仪器对测量区域的宗地权进行测绘,后者是根据现有的地形地籍图对土地进行测绘,最后对数据进行数字化的绘制和描述。步骤5现场测绘完成后,所有权单位应当予以确认和签字。最后,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核查,完成了宗地边界、类地边界、行政边界、权属边界和基本农田边界的划分,并进行了面积测算。

3 土地调查与定界的技术方法

3.1 平面控制测量

测绘平面控制坐标系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一级控制点密度达不到土地测量标定要求的,应当在一级控制点或者二级加密控制点的基础上设置一级控制点。加密控制测量应以有线网络、三角控制网或单根连接线的形式进行,插入点仅在单个位置使用。

3.2 边界点的放样和边界标记的嵌入

利用控制点(或明显的地面目标点)坐标和所提出的边界点坐标计算放样数据(倒置边长和方角),并利用所提出边界点的相邻控制点(或明显的地面目标点),采用极坐标法对边界标志位置进行放样。标记之间的最大距离是一条直线上的150米。边界标志应设置在明显的转折点。边界标志的主要类型有:混凝土边界标志、封顶钢钉边界标志和彩绘边界标志。原则上,边界点编号应根据土地利用面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铁路、公路等线形工程的边界点数可以采用里程+终点数。为了检验边界点放样的可靠性和边界点坐标的精度,有必要在边界标志放样后用解析法对边界点进行测量。用解析法确定的边界点坐标与原提出的边界点坐标之间的平均误差应控制在5cm以内,土壤允许误差应控制在10cm以内。

3.3 面积计算和汇总

土地面积进行勘测定界的内容主要是指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以及用地的不同所属单位和大型工程以及项目用地面积等,大型的项目用地和占有的农田用地一般可以通过原土地所属的不同单位和部门通过运用坐标运算以及计量方法来计算土地的占有面积。其他不同种类的占用土地面积也可以通过坐标的图解以及精细解析来达到对面积的精准计算。不同类型的地理形式和占用土地种类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可以通过几何图形法以及求面积计算法来对面积进行计算,本次研究主要是使用几何图形法来进行计算和研究。

3.4 建立MAPGIS属性数据库

通过对MAPGIS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公共软件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区域汇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地籍测量中GPS测量技术要求地籍测量作为地籍测量的一个组成部分,采用全站仪、测距仪、解析交会法、极坐标法、图形相交法等手段,对影响GPS信号接收的覆盖区域进行测量,有利于加快地籍测量的进程。与全站仪相比,RTK的测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RTK需要几秒到几十秒来测量一个点。RTK技术不要求对点位置进行监测。只有一个人能完成映射工作,这大大提高了映射的工作效率。根据GPS-RTK法,由于各测点是孤立的,没有校验条件,建议每个站点验证确定2次,并在误差平均范围内使用两个坐标值的差异,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数据差异。

4 结束语

总之,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有利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与土地资源静态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采用信息统一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保证土地信息化发展的健康,为国家土地资源提供强有力的调控,实现土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对粗差进行不当等效处理,提高了跟踪观测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司炳新.无人机航测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9):6-8.

[2] 宋冬冬.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智能城市,2019,5(12):101-102.

[3] 徐达威.浅谈无人机航测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神州,2020,(4):286.

作者简介:郭长梅(1987.10-), 女,仡佬族,贵州石阡人, 大专,助理工程师(系列:工程,专业:土地管理),研究方向:地质灾害的类型与防控。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探索山东省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