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面纱下的故国情怀

2020-09-06陈粟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用典对比

陈粟

摘要:吴梅村是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其诗词历来被后人称赞。《风流子》这个词牌原多为香浓婉约,而吴梅村的《风流子·掖门感旧》却一改前人词风。本文基于他所处的独特时代及其经历进行赏析,并将其与同时代金堡的《风流子·上元风雨》进行对比;以其被举荐入清廷到其离京为时间线,挑选了其中头、尾的另外两首怀旧词,分析其共同点。

关键词:吴梅村 对比 用典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098-03

前人论及清初文学, 必提及“江左三大家”,那吴伟业的成就自然不可小觑。其诗阅历兴亡,人称“诗史”,而其词更是述尽其一身的苦难与悔恨。“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歷经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这是吴梅村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在其12岁时(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就已初露才华,更在23岁时(明崇祯四年辛未)高中榜眼,被崇祯帝批为“正大博雅,足式诡靡”;而在国变后,被逼无奈入仕清廷,从此贰臣的身份无法摆脱,悔恨缠其一身。本文选择《风流子·掖门感旧》进行赏析,并将其与同时代金堡的《风流子·上元风雨》进行对比;以其被举荐入清廷到其离京为时间线,挑选了其中头、尾的另外两首怀旧词,分析其共同点。

一、吴梅村的《风流子·掖门感旧》

风流子·掖门感旧

咸阳三月火,新宫起、傍锁旧莓墙。见残壁废砖,何王遗构;荒荠衰草,一片斜阳。记当日、文华开讲幄,宝地正焚香。左相按班,百官从陪;执经横卷,奏对明光。

至尊微含笑,《尚书》问大义,共退东厢。忽命紫貂重召,天语琅琅。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从容晏笑,拜谢君王。十八年来入梦,万事凄凉。

《风流子》本是唐代教坊曲,后被用作词调,“此词在唐时为单调小令,宋为慢词”[1],而梅村的这首词应为双调一百十字,词调与张耒的《风流子·木叶亭皋下》一致。以“风流子”为词牌的词多为以景蕴情,无论是张耒的“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风流子·木叶亭皋下》),还是张元干的“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风流子·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都抒发了词人或思念妻子、或思念家乡的愁绪;词中语言颇为香浓婉约。而梅村这首词却多记叙,且笔调奔放,充满着历史事件;韵脚多为仄声,感情越发激昂。我们看梅村词中的其他两首《风流子》,一为祝寿词,一为送别词,三首词读来都是激越的,感情也是喷涌而出的。梅村身逢乱世,这一时代因素导致其词的格调和情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首词在梅村其他几首感旧词中是不被注意的。根据冯其庸先生的《吴梅村年谱》[2],这首词写于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此时梅村已47岁了,而在前两年,他被迫入仕清廷,这让他百般悔恨自己的“草间偷活”(《贺新郎·病中有感》),心中也充满了无奈之感。开篇言“咸阳三月火,新宫起、傍锁旧莓墙”,这句话化用了杜甫的“烽火连三月”(《春望》),把唐朝的都城咸阳喻作明都北京。此句话指清兵入关时,崇祯帝被迫无奈以帛自缢,而当时的梅村得知崇祯帝死后,他认为那时候的自己也应该和崇祯帝一起死去——“我是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过淮阴有感》)。旧的宫殿已经被如今这座陌生的城池所覆盖,过去的事与仇恨又有多少人记得?开篇描写了大量破败的景色,奠定了整首词悲离的基调。而这个“悲离”如何被烘托,且看下文。

“记当日”引起上下两阙中对过去情景的回忆。梅村在崇祯十年丁丑(1637)时充东宫讲读官,并在次年(崇祯十一年戊寅)入职文华殿为皇太子讲授儒家经义。当时,崇祯帝也亲临现场,并问《尚书》大义,君臣一派和悦。而如今的梅村只能站宫殿的侧旁,怎么去高谈阔论呢?把过去情景描写得愈美好,现状愈凄凉——“十八年来入梦,万事凄凉”,美好的回忆戛然而止,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叹尽了一切悲伤。离自己站在殿上已经过去整整十八年了。这十八年来起起伏伏,从“我昔少壮时,声华振侪辈”(《送何省斋》),到“回首神州漫流涕,酹杯江水话中兴”(《有感》),再到“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自叹》),明朝的灭亡,弘光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以及清军入关后的大肆抢夺,使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希望,他愿意去逃避,愿意去 “饮君酒,就君宿,羡君逍遥之退谷”(《退谷歌》)。在他一百多首词中,大约有十五首赠人之作,其中有八首提及了自己对他们能够归隐的羡慕;“漫地江湖渔歌起,谁弄扁舟铁笛”(《贺新郎·送杜将军弢武》),自己却因为所谓的“盛名在外”,被他人举荐入仕清廷,妻儿的生存和骨子里的懦弱使他无奈北上。

吴梅村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庶出,出身的地位卑微是其懦弱的原因之一。甲申国变之后,友人的相继离世,而自己以贰臣的身份苟活于世,又怎么去面对那些为国殉难的昔日友人呢?侯方域曾在顺治九年壬辰(1652)以“三不可”“三不必”来劝阻梅村不可入仕清廷,而那时候的梅村信誓旦旦言“卒坚卧不出”,回首这十八年,无奈与悔恨油然而生。全词到此也就停止了,可是仅仅这一百十字或者这一百多首词,乃至他一生的作品就可以述尽他一生的痛苦吗?“追往恨,倍凄咽”(《贺新郎·病中有感》),梅村有他说不出的凄凉,有他哭不出的哽咽,这个贰臣又怎么是出于自愿?纵观全词,开头便定了整首词的基调,中间叙述往事,上下阕以事为连接,无懈可击;末后以“梦”和“凄凉”为收尾,与首句的情感相契合,收摄全文,完成整体。末句的精彩使人意犹未尽,沈雄称读之后“几使唾壶欲碎”,乃真情实感的赞美。

二、金堡的《风流子·上元风雨》

风流子·上元风雨

东皇不解事,颠风雨、吹转海门潮。看烟火光微,心灰凤腊;笙歌声咽,泪满鲛绡。吾无恙,一度焚柏子,七碗覆松涛。明月寻人,已埋空谷;暗尘随马,更拆星桥。

素馨田畔路,当年梦,应有金屋藏娇。不见漆灯续焰,蔗节生苗。尽翠绕珠围,寸阴难驻;钟鸣漏尽,抔土谁浇?问去门前流水。夜夜朝朝。

金堡(1614—1680),字道隐,浙江杭州人。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进士,乙酉杭州失守后,金堡起兵山中,继入永明王为兵科给事,后因直言谪戍清浪卫,移居桂林。顺治七年庚寅(1650)桂林破,削发为僧,字澹归。此词题为“上元风雨”,即元宵节,由下阕的“素馨田”可知,此时金堡位于广州,说明此时应在顺治七年后,其已削发为僧。上阕以风雨开头,以佳节为背景,一悲一喜的矛盾使得全词的感情在首句便有了层次。后穿插描绘元宵情景与风雨时刻,“烟火光微”“笙歌声咽”暗示南明王朝的逐渐消亡和反清复明的理想也逐渐黯淡;“心灰凤腊”“泪满鲛绡”,在这本应该全家团圆的日子里,“我”却一人在外,并且国家已满目疮痍,哪里来的家可聚,哪里来的乐可言?诗人却言“吾无恙”,紧接描绘其出家后的情形,与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他真的遁入空门,不问俗世了吗?或出于无奈,或出于失落,可下一句又将其拉入外面世界,借用苏味道的“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扣紧上元这个佳节,“埋”与“拆”二字却一击把这个景象打碎。今天明明是十五,却因风雨不见明月;今天明明是团聚日,“我”却无家国可依。

下阕由景转入广州的战争,叙述抗清之士英勇献身,今昔对比,叹尽光阴不在。最后作者对门前流水流向何方的发问,实则是在沉思明朝何时恢复,以“夜夜朝朝”收拢全词,把自己对故国的怀念沉淀在了每一寸时光中。上下阕的开头无比激昂,将战争与佳节穿插其中,将历史事件层层叠叠地累积起来,看似不相连,实则用一股苍劲之力将满盘乱珠串联。

金堡和梅村一样原是明朝的文人臣子,并且都深受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的影响,面对外族入侵,心中的愤恨和对故国的怀念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们面对乱世由于身份的不同选择也是不同的。两人长调的词作风格上近似稼轩,却皆少了稼轩的一股豪气;金堡多苦涩味,而梅村则多书卷香。梅村的懦弱使他入仕清朝,金堡的无奈使他遁入空门,他们将《风流子》原本所表达的感情的改变正是应证之一,体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词人风貌,其胸中的勃然之气、文人失落之悲通过词抒发出来。

三、吴梅村的《满江红·蒜山怀古》《木兰花慢·过济南》

崇祯九年壬辰(1652)马国柱向清廷举荐梅村,自此,梅村由于各种原因陆陆续续被他人举荐入职清廷,直到崇祯十四年丁酉(1657)因丁忧乞假归太仓(崇祯十三年离京,次年二月抵家),这在京近六年的时间,梅村无一刻不想“白衣宣至白衣还”(《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在去和回的过程中,也写下了许多怀旧词,例如《满江红·蒜山怀古》和《满江红·白门感旧》,以及途经济南写下了《木兰花慢·过济南》等词。

满江红·蒜山怀古

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笑风流、北府好谭兵,参军客。

人事改,寒云白。旧垒废,神鸦集。尽沙沉浪洗,断戈残戟。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荒潮,渔樵笛。

“蒜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长江口,开头便把要描述的情态檃栝而出,“沽酒”二字开头,即买酒,这当然是为了饮酒,饮酒更多是为了解愁,“愁”為何?此时(顺治九年壬辰)吴伟业因清廷征召,被迫离乡北上。背负着贰臣的压力,其内心饱含自怨自艾的沉痛。“听”字引起了“夜雨”和“江声”两个意象,雨声和江声使得整首词的格局在一开始便被打开了,除了营造出愁绪之外,更多的是视野的开阔、格局的拓展纵以容下词后面大量的历史事件。于是紧接着借南北史之事写清兵入关,并歌颂当年杨文骢抗清之事。

换头由上阕的描写抗清,转而写清兵占领后的荒芜景象。“人事改,寒云白”借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西塞山怀古》)诗意,感慨物是人非。词意于此一转,抒情主体的思绪回到当下,落在了自己身边,过去辉煌的城墙早已荡然无存,时间的流逝、清兵的践踏使得这座城市满目疮痍。“落日”和“西风”这两个意象将词的凄凉又往深处推了一步,到末尾一个“任”字更凸显了词人的无奈之感和凄凉之意,情感的层层递进,到最后达到了高潮。

全词借大量南北史的史料隐曲地表达对于明王朝败亡的悲慨,且史料多为南方王朝:一是因为镇江处于江南,地理位置的符合;二是明王朝始建于南京,弘光小朝廷也在南京,借南方王朝的衰败描绘着明王朝的落败后的景象。

《木兰花慢·过济南》这首词写于崇祯十四年丁酉(1657)梅村离京归家的路途中。上阕用大量济南的古地名和古人名写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过往曾经,从起初的繁荣,到“石窌功名何处?铁笼筹算都非”,转眼间过去的繁华已不在。下阕以“侭牛山涕泪沾衣,极目雁行低”,将叙事转为感叹时光流逝,引到下阕齐国人民投秦之后的卑微,没有人再穿上战甲为国征战。全文以“望”字引起对过去的联想,借对齐国战前、战后的对比,实则描述的是明王朝的兴衰盛败。而梅村此时正在归家的路途中,想到自己这一生的跌宕起伏,同时也悔恨自己是不是和那些“诸生”一般在为亡掉自己国家的霸主卖命,悲哉,悲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梅村的怀旧词,多为今昔对比,当兴旺盛衰、悔恨悲离通过词人的描绘跃然纸上的时候,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梅村擅长借用历史典故来委婉地诉说对故国的怀念,而怀古伤今的内容通常都要表达沉郁的情感。吴梅村以典诉情,以情驭词,笔笔下去思致邈远,愤慨之中浸入更深重的悲伤,窒息之感如深海暗流。虽数量较少,但匠心独具;这一特质奠定了梅村词的背离情感,一则体现了梅村浓郁的书卷气,二则梅村作为遗民,词中多为怀念故国或对现实的不满,因此典故的使用和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拓展了词所要述说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变化,由最初的闺阁之情扩宽到了家国兴亡、政治盛衰。梅村国变之后的词如同其诗一样,述兴亡,词的内容和情感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而最为主要的不仅仅是时局,更是他自己的性情。

“疏狂蜀年少,闲散为官卑”(白居易《代唐诗寄微之》),梅村一生有其辉煌时刻,但更多是人生不由自己,万事忧愁,只得沽酒独饮、老泪纵横,活在悔恨与痛苦的阴影中。

参考文献:

[1] 曹济平,马兴荣,吴熊和.中国词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491-492.

[2] 冯其庸,叶君远.吴梅村年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261.

责任编辑:赵世鹏

猜你喜欢

用典对比
用典犹如用比兴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谈用典手法的鉴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