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0-09-06张世鸿

成才之路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维空间研究性学习初中数学

张世鸿

摘 要: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注重预留时间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根据教学内容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研究、总结,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思维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9-0132-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正在稳步实施,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进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使学生树立合作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研究性学习运用不当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些知识点并不适合以研究性学习模式来加以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分析不当,盲目开展研究性学习。一些简单的教学知识点,根本就没有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这就造成了学生难以理解或者理解上出现偏差,以及大量教学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潜下心来理性分析,要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从而避免初中教学“伪研究性教学”现象的出现。

2.资源利用度不够

初中教材上的知识点有的过于笼统,造成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加,因此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大量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对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互联网的出现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不仅解放了教学思想,也解放了学生的思路,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资料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却很少采用信息化资源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延伸。一些教师和家长对互联网的态度是“谈网色变”,对互联网有一种强烈的抵触心理,害怕学生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等。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看到互联网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使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

3.研究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层次不清晰

初中生的思想、行为都还比较幼稚,在研究性活动的开展中,难免会出现课堂纪律变差的现象,使得研究性学习场面混乱。总有一部分学生趁机开小差,或者完全放松,没有纪律性。另外,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部分教师没有帮助学生了解研究意义、规划方案,制定研究目标、研究方向,也没有组织学生汇报研究成果,使得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没有探究目标,失去了探究方向,导致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不佳。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合理分组,明确分工,而且要使每名学生都明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意义。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策略

1.充分分析教材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有的放矢,有计划、有目标地围绕着“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在研究教材时,要有意识地分析该知识点能否引入研究性活动模式,该知识点是否能以生活实际为突破口,学生是否能够有能力搞清楚其概念。

2.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

教师和家长都要转变对互联网的认识,要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教师要教会学生分辨资源的优劣,引导学生自主查阅互联网上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数学学习,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开展研究性活动时,要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合理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设计合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前,教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研究对象与步骤,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由于学生众多,并且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时应具有针对性,教学的主要目的绝不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注重交流与沟通

教师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时,要时时刻刻关注着每一名学生,要融入他们之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学习活动当中,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与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自身优缺点,使学生扬长避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思考過程中能够自主推导公式、熟悉思路,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谨性。数学教师要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在教学中将部分教学时间用于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教师可让学生在研究、思考知识时几人组成一组,各组成员合作探究数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合作探究的任务,积极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主动合作,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一起研究,并认真思考知识点。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各组学生共同研究、讨论,最后总结勾股定理的用法、含义和推导过程,提高了学习能力。而教师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应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合作、主动研究,思考数学定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6.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要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应学会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并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当前,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知识,难以牢记知识点。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讲解课程内容,而后结合知识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要求学生先研究知识后总结答案。学生在明确要求的同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能主动研究问题,且在研究过程中认真分析问题,增强探究意识,从而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认识到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明确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有效利用研究性教学活动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选择教学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尽量为每个学生安排具体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在活动中的经历与体验,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

参考文献:

[1]刘永陈.浅论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D].苏州大学,2018.

[2]洪松忠.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

[3]林建鸿.关于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教学实践及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4]刘递库.探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种方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0).

[5]姜昊.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6]和学新.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J].数学教育学报,2009(01).

猜你喜欢

思维空间研究性学习初中数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