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开发研究

2020-09-04谭小春陈娟娟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黔东南民族旅游

谭小春,陈娟娟

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其创新性、高科技、高增值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将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目标。民族地区丰富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构成了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来源,民族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这里自然风光绮丽,人文景观古朴,民族风情浓郁独特,是贵州东线一颗“真山、真水、真情”旅游的璀璨明珠。近年来,当地政府在挖掘民族体育元素与文化创意符号,推动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地区比较,还处于滞后状态。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就黔东南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困境进行分析,以引起当地政府对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

1 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势

黔东南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尤以苗族和侗族民族体育最具特色。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大致可分为竞技类、舞蹈类、武术类、绝技类、养生类、智力类和游戏类等[3](见表1)。

表1 黔东南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 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开发的方式

2.1 与节庆旅游资源融合的创意开发

随着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兴起,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与节庆旅游的融合得以快速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蕴含的独特体验性、互动性、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与节庆旅游活动的文化创意正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态势(见表2)。民族传统体育通过节庆民俗活动和舞台艺术表演,结合声、光、电的技术效果,充分展现了传统体育的现代文化创意魅力,给观众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和高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正成为黔东南旅游消费的热点。

2.2 与全民健身融合的创意开发

黔东南在实施全民健身活动中,积极探索将民族体育舞蹈元素进行创意改编,将民族舞蹈、民族服饰、道具与现代音乐、健身操、广场舞等元素相结合,创编成新的教学内容和健身项目,融入到社区、广场、公园和学校中。既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又能传承和保护民族体育文化(见表3)。另外,随着度假康养旅游业的兴起,黔东南民族体育的养生保健价值得到充分认可,促进了如剑河县温泉业的快速发展。剑河的江上旅游项目“借风发力”创意具有剑河民族文化特色,满足了游客差异化和品质化的游乐需求,成为集文化旅游、体育运动、休闲度假、康体养身为一体的温泉旅游综合体,使其成为剑河新的旅游名片。

表2 黔东南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节庆旅游融合创意开发及创意点

表3 黔东南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形式及创意点

2.3 节庆体育赛事表演的创意开发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美称,这里有最古老的台江独木龙舟节;有长盛不衰的镇远端午龙舟节;有风情万种的苗族姊妹节等。节日期间,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与自然资源、民俗文化活动创意结合,开发出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创造性地宣传和推广了该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见表4)。享有黔中大地“龙舟之乡”和“龙舟文化策源地”美誉的镇远端午赛龙舟历史文化深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镇远县长期以来的优势品牌。传统形式的镇远赛龙舟起初是民间自发组织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现今已演变为展示本地民族文化、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窗口。每年的活动内容主要创意开发一些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如盛世非遗、祭龙大典、陆上游行、龙狮表演、抢鸭子、放河灯等传统习俗活动。近年来,镇远县结合龙舟赛事的资源优势,对龙舟相关产业进行开发。创意点主要以挖掘其竞技、文化、休闲价值等为主,将它与其他娱乐休闲活动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如投入百万资金打造“古城水上游”项目,以龙舟带活渔舟、古画舫、水上歌舞表演等一系列集小型会议、文化、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水上活动,将节庆活动、体育赛事表演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4]。

表4 黔东南有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赛事表演活动及创意点

2.4 影视衍生品创意开发

影视衍生品是指依托电视、电影、舞台戏曲和动漫等艺术平台,创意设计生产出与影视内容密切相关的产品[5]。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高速发展,影视衍生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黔东南在探索保护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中,积极利用当地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传统,将民俗体育文化提炼并嵌入影视衍生品中,通过现代科技和创意符号,使当地民族体育文化在影片中得到完美展示。此外利用旅游景点,以舞台表演和游客互动体验等形式,创作出一些演艺作品以吸引游客观赏体验(见表5)。如黔东南大型歌舞剧《银·秀》,注重文化原真与艺术创意的有机结合,将民族音乐、舞蹈、杂技、民间绝技、演唱、表演与声、光、电技术完美融合,加上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充分展示黔东南独特而博大的高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极具视觉美感和民族特色,实现了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黔东南旅游产业打造了民族文化精品。此外,2019年10月19日,历经三年准备的全国首部苗族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西江盛典》成功首演。通过全息山体投影、灯光、舞美、造型、实景布景等与舞蹈的编创设计,融合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三大舞,苗飞歌、别福歌、游方歌三大歌,爬坡节、吃新节、鼓藏节三大节等元素,倾心打造了一部苗族历史文化与现代舞美科技完美配合的视觉盛宴[6],促进了雷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黔东南民族体育文化创造性地融入演艺作品、影视剧等已成为一种收益甚高的营销方式。

表5 黔东南有代表性影视衍生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及创意点[7]

3 面临的困境

3.1 民族体育文化创意开发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相较于发达地区,当前黔东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接受新事物及创新的意识还相对落后,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意识不强。尤其是当地政府及相关决策者还未充分认识到民俗体育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意开发重视不够。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限制了整个区域文化资源的良性开发[8]。

3.2 民族体育文化创意开发的高端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

由于黔东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开发重视不够,对民俗体育文化内容的创意、硬件设施的投入、科技运用的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目前知名度高的体育文化创意产品还不多,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如很多民族体育旅游文创产品的知名度较低,特色不明显,在旅游开发中还处于“配角”,以观光表演为主,游客参与的体验度还不高。如一些村寨景区已开发的传统体育项目大多为民族歌舞表演,且各村寨表演区别不大,极易造成游客的审美疲劳,很难形成持久的吸引力,更易造成和相邻村寨间的恶性竞争。因此如何在民族体育文化创意开发中,打造差异化和精致化产品及如何塑造体育文化特色创意品牌是政府和旅游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黔东南民族文化的高端影视作品仍然稀缺,即有的作品其影响力也不大。即使成功创作了大型苗侗传奇音画剧《银·秀》和苗族歌舞剧《仰欧桑》,但因现代创意不足等原因,未能取得像《云南印象》《九寨千古情》等的震撼效果[9]及宣传力度。

3.3 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人才匮乏

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人才和良好的创意环境。当前黔东南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缺乏一支根植于黔东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的人才队伍。同时黔东南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也未开设相关体育文化创意开发、设计和制作的专业课程。

3.4 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资本的准入问题较一般资本市场更复杂。文化创意产业的中长期投资与短期效益回报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使得其融资现状不容乐观,很难从银行、证券等传统渠道获得融资[10]。因此,资金匮乏和融资渠道不畅成为制约黔东南民族体育文化创意的瓶颈。

4 发展建议

4.1 明确政府在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重视民族体育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保护

黔东南政府要明确在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制定相应的政策体系和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对民族体育创意产业的引导与扶持,同时还应加强社会民间企业的参与,强化社会、民间企业与公民在民族体育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此外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以鼓励创新,对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企业的专利、品牌和商标等提供全面的法律保护,为其创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才能障证民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建立和健全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体系

资金保障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给予积极引导和通过各种政策予以扶持,为创意产业从业者提供金融或投资援助。黔东南各级政府应当千方百计建立健全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体系,注重招商引资,建立专业投资公司,不断拓宽创意开发的资金来源。可以鼓励一些具备资质的民族文化创意企业积极投资,拓宽社会融资渠道,为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4.3 加强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培训

文化创意是一个文化、科技、信息高度融合的产业,需要文化水平高、科技素养高、管理能力强、创意水平高的高端人才。因此,黔东南政府要加快推进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队伍培养和技术开发引进,鼓励当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创设体育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及为培养学生体育创意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实践的机会。同时注重对现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为黔东南体育创意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4.4 加强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与科技的融合

数字化进程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科技在民族体育文化创意中的重要作用,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文化产品的设计上,将先进的科技与先进的文化创意设计理念相结合,并促进其转化为新颖、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民族体育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5 以民俗体育节庆赛事为突破口,打造黔东南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创意品牌

黔东南在民俗体育文化创意开发中要有品牌意识,才能获得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斗牛是黔东南最具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传统体育资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创新点。尤其是目前颇具影响力的“牛霸天下”中国·凯里国际斗牛标准赛。应以此作为突破口加以强化和塑造,努力打造“东方斗牛城”“中国第一斗牛城”文化品牌,并使之成为贵州地区文化旅游的精品。

猜你喜欢

黔东南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遇见黔东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这里有一枚“金钉子”——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
MINORITY REPORT
诗书画苑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