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基于人的现代化理论视角

2020-09-04卢光保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核心素养

卢光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均指出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人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21世纪现代化基础教育人才,其本身理应具备21世纪所需的核心素养,并以此肩负起中小学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任务。然而,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师范生培养模式与教育实践相脱离,师范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1]。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这一群体人的现代化是根本所在。因此,用人的现代化理论指导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力求在人的现代化理论指导下探索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1 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提出

1.1 现代化的概念及内涵

上世纪初,基于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现状,如何摆脱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为纪念创刊周年,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现代化”一词首次在报刊上使用[2]。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社会满目疮痍的局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初中毕业生比例不及十分之三,中小学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3]。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经济、信息化发展提速。在这一背景下,现代化进程再一次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纵观我国现代化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其作为一个发展性概念,不仅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当前更能加速完成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因此,我们在界定现代化的概念时,要更多地考虑其发展性。马格纳雷拉指出,现代化是指较不发达社会或发展中的社会经历的文化与社会的变迁[4]。结合现代化的发展性、目的性特征以及当前社会已经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现状,我们将现代化定义为:发展中的社会为了实现发达的信息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所持续经历的文化与社会的变迁,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1.2 人的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

英格尔斯关于人的现代化理论提出,应该从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三个层次对“现代人”进行研究[5]。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观点来看,人的现代化是使人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和发展的现代化实践[6]。人的现代化理论强调的现代人即是指适应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化要求的人。在全球化加速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为关键一环,也因此成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其次,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要求现代人不仅要掌握固有的知识,同时更应该强调培养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对信息的收集能力,同时具备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因此,能力培养又成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英格尔斯认为:“学校是培植和加强人的现代性的最强有力方式之一”[5]。人的现代化需要在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面表现出现代化的一面,具体体现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为此学校应在上述方面承担起培养人的现代性的重任。

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确立

根据人的现代化理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现代化是将学生从传统人培养成为现代人的过程。整个过程应该处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之下,要结合高等教育实践,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未来社会中的人是一种“可塑人”[7]。高校作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以现代化教学实践来改变学生、发展学生的任务,又承担着促使学生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和发展的历史使命。从学理上讲,高校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应当能够促进学生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核心素养的确立可以作为人的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因此,我们有必要对21世纪人的现代化进程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准确分析。

2.1 核心素养的概念

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大多学者将其指向能力和品格。如核心素养是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人性能力[8];核心素养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综合品质[9];核心素养是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帮助个体达到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以及融入社会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0~12]。

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目前学界基本已经形成共识,且认为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伴随一生,不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消退,个体在形成这种素养后便与他们的成长过程无法分离。但在核心素养与一般素养的关系上,学者们尚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些研究认为核心素养是基础性的素养[13],而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核心素养是所有素养中最核心的一部分[14]。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为了满足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因此,核心素养并非一般性的素养,同时,强调核心素养也并非要丢弃一般性的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前提是承认一般性素养的关键地位,并认为核心素养仅仅是为了满足21世纪人的现代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针对核心素养概念的这一界定,作为人的现代化重要特征的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显然与之不谋而合。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指标解读

有研究认为,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见图1)[15]。

图1 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结构图[11]

其中,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作为中国学生的关键核心素养,成为人的现代化的发展重点[16]。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经济要求劳动力具有创新能力,要求人才具有高效获取、甄别、运用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是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效的合作能力则是学生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关键能力。因此,在核心素养所应具备的诸多能力中,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高阶素养的核心。从人的现代化理论来分析,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结合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以及人的现代化对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为了满足人的现代化对未来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中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必备品格则更倾向于学生的责任担当,即要使学生具备中华体育精神所承载的爱国主义、勇于奉献、吃苦耐劳等精神内涵。

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3.1 培养目标

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指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方案》在培养规格以及对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教师的评价指标中均提到要具有创新精神,能够改进现行的实践课程并取得良好效果[17]。然而,2010—2014年,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连续五年被教育部列为红牌专业。超过50%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职业[18]。与此同时,教育部王登峰司长公布全国体育教师缺口高达30万人。这里我们不是探讨体育教师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未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才是他们未能从事对口专业工作的主因。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仅有32.76%的培养目标强调对创新性、实践性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18],而且,虽然具备创新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在所有培养目标中居首位,但占比仍然较低。这说明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的关键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未能有效落到实处。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这些关键能力已然缺失,不能满足现代化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3.2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重知识、技能,轻实践、能力的问题。尽管当前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主义”体育观仍然在体育教学模式中成为主流,但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始终没有摆脱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是不争的事实,且增强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主导着体育教学的方向。增强体质只是体育教学的外显功能,对体育教学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重视不够,因而增强体质并非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同时,学生体能练习、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是需要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过程,在教学比赛中更是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过程。这些品质的培养才是现代人所具备的关键品格,才是“全面发展的人”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从这个角度上完全可以说,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最终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互联网+”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在理念上显得新颖、从理论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不足之处在于新颖的教学模式对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对理论课、术科课程的特点理解不到位。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然而术科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课程,其学习空间,教学环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貌似新颖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课程中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在以术科课程为主体的体育教育教学中效果不甚理想。此外,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模式仍然存在教师单一主体的状况,学生往往是作为被动式接受知识、技能的客体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授课过程中教师传授动作要领、讲解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3.3 课程设置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高校课程的开发、设计和配合必须服务于这一特征,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课程结构是由课程各部分组织和配合而成,合理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发挥课程功能,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部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环节。通识教育课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课程占比在30%左右,但仍有学者认为这一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同时,未能根据毕业生未来从事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来设置相应层次的课程。[19]课程体系的结构体现着培养目标,能够保证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识教育课程太少,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专业教育课程太少又不利于学生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如何权衡成为目前需要考虑的一大难题。其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应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清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应该加大选修课的开设比例,而不仅仅局限于必修课的学习。研究表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专业必修课比例低于60%,然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比例大都超过60%,部分高校甚至达到80%。[20]与发达国家相比必修课比例偏高,不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性的发挥及人才多样化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选择

4.1 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开设多样化的实践性环节课程,如注重教学技能提高的课程、注重竞赛组织及实践能力提高的课程,注重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大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另外,创新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如实习形式采用分阶段、多步骤进行,将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实习内容的系统性和规划性,有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21]。最后,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环境开放性的特征,根据不同环境采用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多样化教学的能力,最终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如技术动作的教学不仅仅是需要讲解、示范和练习,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掘为何要这样做,如何在实践中进行运用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而不是一味地苦练、蛮练,以此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对“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角色的转变促使其对技术动作学习进行观察、评价,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一过程同样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

4.2 教育模式的转变

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展。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中,可以参考翻转课堂的先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和基本理论进行自学,体会技术动作要领,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出现的困惑,教师在课堂上分别予以答疑,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练习,从而提高练习效果,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准备活动及技术练习时,可以采用分组进行的方式,将小组练习效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调动组内学生的积极性。让技术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动帮扶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使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不再成为制约小组练习效果提升的短板,提高练习积极性。分组教学模式使整个教育模式真正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参与式教育,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复杂任务,让学生须付出足够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目标,从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等必备品格。

4.3 评价方法的转变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核评价方法是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考核评价方法偏重对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和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准确度的考核。如排球课考核手段有以学生垫球入框、传球入框、扣球入区域为主体的考核内容,理论课考核则通过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和简答等方式的考核,这种评价方法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基础素养。诚然,基础素养也非常重要,但21世纪人的现代化理论对人的要求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高阶素养。因此,在考核中,对基础素养的考核比重不宜过大,而应设置复杂情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要进行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其次,评价过程也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考虑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调动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5 结语

现代化是指发展中的社会为了实现发达的信息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所持续经历的文化与社会的变迁,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人的现代化需要在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面表现出现代化的一面。核心素养是为了满足人的现代化所迫切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从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对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开设多样化的实践性环节课程,创新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多样化教学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中,可以参考翻转课堂的先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和基本理论进行自学,体会技术动作要领,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考核评价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创新、学习积极性调动,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同时加强过程性评价。

猜你喜欢

现代化核心素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