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进程中哈萨克斯坦的垦荒运动

2020-09-02张莉

大经贸 2020年6期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现代化

【摘 要】 哈萨克斯坦的垦荒运动与现代化进程有着内在的联系,它是哈萨克斯坦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现代化也催生垦荒运动。将垦荒运动置于现代化进程中来考察,有助于在现代化理论背景下解释哈萨克斯坦的转型,同时正确分析苏维埃化的影响。

【关键词】 现代化 哈萨克斯坦 垦荒运动

1954年3月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扩大苏联的谷物生产和关于开垦生荒地与熟荒地的报告及决议》是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垦荒地的先锋。垦荒运动一方面是赫鲁晓夫在前任领导者基础上开始的伟大创举,且收效吹糠见米。另一方面,垦荒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族际矛盾等问题也值得深究。本文尝试从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垦荒运动对哈萨克斯坦的影响,来客观公正地评析这一运动在哈萨克斯坦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现代化催生垦荒运动

垦荒运动产生于世界现代化进程这一体系中,要理解垦荒运动对哈萨克斯坦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也就必须要清楚现代化这一概念。“现代化”一词的确切解释学术界尚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没有公认的定义可言。[1]从历史角度来透析,广义的现代化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而导致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过程;狭义而言,现代化并非自然的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通过有计划的措施赶超先进国的过程。[2]这是全球性客观存在的历史进步过程。因此,哈萨克斯坦必然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世界现代化进程催生了垦荒运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有赫鲁晓夫等党领导人在垦荒运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哈萨克斯坦才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分得更大的那杯羹。

二、社会转型与垦荒运动

社会转型这一概念起初用于资本主义世界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现代化理论下哈萨克斯坦垦荒运动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转型。

工业化是现代化最突出的体现。随着垦荒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刺激了那些与垦荒和农业相关的工业的发展,如化肥工业、拖拉机工业。以及许多大型工业如,著名的帕夫洛达拖拉机制造厂、江布尔和奇姆肯特的大化学联合企业。此外,苏联对哈萨克斯坦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勘探,哈萨克斯坦拥有工业发展所需的大量矿产,且许多品种按储量排名在全世界均名列前茅。哈萨克斯坦素以农牧业立国,工业文明在俄罗斯征服以前未曾涉及,该国本属于以传统畜牧业发展为主的草原民族,在苏联全民垦荒期间,哈萨克斯坦逐步实现了从草原文化到工业文化的转型。

垦荒增加了哈萨克斯坦地区的现代文明色彩。首先是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仅开荒的几个主要地区—克科契塔夫、库斯坦奈帕夫洛达、切利诺格勒及北哈萨克斯坦等州内,1950-1971年之间就修筑了2180多公里铁路;41900公里硬面公路,這些公路相当于这些地区原有公路的19.2倍。[3]其次,该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据保守统计,仅在开荒头几年,就有100多万志愿者参加了垦荒工作,其中有50万来自青年团体。全民开荒期间各方面的专家纷纷移居哈萨克斯坦进行农业技术指导,这些专家主要有机械化专家、技术公职人员、还有农业专家。在哈萨克斯坦,社会对有教育人才的明确需要,使在自己家族中从来没有什么文化的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父亲和母亲,也渐渐倾向于认为必须让儿子继续上学。[4]苏联在垦荒运动期间对哈萨克斯坦进行的全民扫盲运动,使哈萨克斯坦的教育逐步走向了现代化。在开荒运动期间接受教育的人才还在苏联的鼓励与资助下赴苏联等发展较快的国家进修,这些学者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巨大。他们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现代化建设中的杰出人才和指导专家。现总统托卡耶夫先后进入到苏联外交部工作,而后被派往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实习六个月。这一段经历为其进行国家建设意义重大。再者,这些在全国动员的尖端技术人才不仅给落后的哈萨克人民带去了劳动力和技术,而且大多来自大城市的精英们给哈萨克人民带去了发达地区不同的思想文化。哈萨克斯坦逐渐步入从游牧文化到定居文化的转型,实现了游牧文化和定居文化并举,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哈萨克斯坦民族文化。

三、苏维埃化与垦荒运动

哈萨克斯坦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其社会变革必然会受到苏联的影响。苏联党领导人利用高度集中的相关措施实施的赶超型现代化成效卓著。这种以求用政治手段改变国家屈辱地位的管理模式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社会变革,苏联在哈萨克斯坦进行的全民开荒取得的巨大成就便是最好的论证。苏联在哈萨克斯坦开设大量的俄语课程学习俄语文化,至今双语模式仍在国内运行;垦荒运动中数以千计的民族精英也是苏联大力培养的,库纳耶夫、纳扎尔巴耶夫便是其中卓越的领导者,其中纳扎尔巴耶夫和苏联领导阶层关系密切,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还曾在苏联外交部任职,这些民族精英在苏联统治期间深受苏维埃化的熏陶。

同时,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政治权力会在国家推行现代化大变革进程中无限集中与扩大。苏联领导人忽视哈萨克斯坦现状强制推行的赶超型现代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大量盐碱地、沼泽地还没得到解决就进行大规模的开垦荒地运动致使土壤严重风蚀沙化,且因草原翻耕使表土裸露而使沙尘暴频发。其次,政府提供优厚条件吸引大批俄罗斯人移居哈萨克斯坦影响了东正教文化为主的俄罗斯人与伊斯兰教为主的哈萨克人之间的关系,也扩大了俄罗斯族与哈萨克族的族际矛盾。

四、小结

这场群众性的垦荒运动加快了苏联对边疆地区的建设和开发,促进了哈萨克斯坦的苏维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哈萨克斯坦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应正确认识这场运动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倒退现象,环保问题、民族问题等在此后一直在国内蔓延。

【注 释】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页。

[3] 张保国:《苏联对中亚及哈萨克斯坦的开发》,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9年,第146页。

[4] [哈]奥利加·维多娃著. 韩霞译:《中亚铁腕:纳扎尔巴耶夫》,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参考文献】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侯艾君.《中亚垦荒运动及其后果新论》[J]. 俄罗斯研究. 2015年第6期

[3] 张保国.《苏联对中亚及哈萨克斯坦的开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9。

[4] [哈]奥利加·维多娃著. 韩霞译:《中亚铁腕:纳扎尔巴耶夫》[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 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53年3月至1964年10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6] Gaidar E.(ed).Russian Economy in 2001:Trend and Outlooks.M.IET.2002

[7] Robert A. Lewis, Richard H. Rowland & Ralph S. Clem (1975) Modernization,Population Change and Nationality in Soviet Central Asia and Kazakhstan, Canadian Slavonic Papers, 1975. 17:2-3, 286-301

[8] Colin Knox. Kazakstan:modernizing government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inerti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008. Vol 74(3):477-496

作者简介:张莉(1993-),女,汉语,甘肃天水,学历: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亚中东史;

猜你喜欢

哈萨克斯坦现代化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边疆治理现代化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外汇管理概览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