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冲击和美国遏制背景下推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的对策

2020-09-02方锦程

大经贸 2020年6期
关键词:原因与对策中美贸易摩擦进出口贸易

【摘 要】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我国作为“世界工厂”进口势头被迫放缓,进口同比增速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与此同时,出口商品在海外遭受严苛的卫生检查和管控壁垒,加工贸易面临的转移效应。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战的余波继续延续。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禁止进口核心技术,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行限制,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新冠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实际背景,利用“比较优势”“重商主义”“产业转移”“非关税壁垒”等理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遇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具体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战略,支持我国进出口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中美贸易摩擦 进出口贸易 原因与对策

(一)疫情冲击和美国遏制背景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

(问题1)贸易发展不平衡,我国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

通過观察我国的贸易结构中可以发现,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但核心部件进口的依赖仍然很高。我国贸易在新产业、高新技术等方面处于逆差,在这些领域的出口产品不具备强的核心竞争力,很难与欧美国家抢占市场份额。同时,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

(问题2)产业链外迁,产业转移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使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需要被征收更高的关税,迫使一部分企业的把产能迁往印度,越南等低关税的国家,以减少成本。美国各类贸易品对中国大陆进口全方面减少,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一部分被其他国家或地区代替。

新冠疫情下,由于发达国家的药品、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发达国家认为对来自中国的产品依赖性太大。因此,美国加速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向本国转移。如特朗普提出英特尔增加在美国的投资建厂为美国公司代工芯片生产的意见。甚至表示由美国政府报销美国公司从中国搬回的费用。日本也在鼓励制造业回流,日本最近发起了一项2435亿日元的基金,用于支持日资企业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日本或其他国家。

(问题3)贸易限制与贸易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列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即 PHEIC。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各国能够对中国采取更多的针对性的航空,船舶,火车,货物限制移民等举措。同时,为了防止疫情蔓延,一些国家出台措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进口进行限制,如巴基斯坦在1月15日对所有港口新华制药的货物熏蒸等。

(二)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的理论依据与思想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能较好的分析中美贸易产生的原因,在理论层面对中美贸易顺差进行解读。同时其以生产成本为出发点的贸易发生,能对近些年来的中国境内外企迁移与回流以及产业链转移作出合理的解释。故选取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现有的产业转移与贸易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进行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由于差异不同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各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相对成本低)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相对成本高)的产品。最终双方可节省劳动力,获得生产专业化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好处。

(2)新重商主义

随着特朗普上台,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特朗普以商人利益出发,代表典型资产阶级,对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将经济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巨额的贸易逆差上,依托于美元霸权地位促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损害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以此减少贸易逆差。这一系列措施政策都与新重商主义的特征相符合。故选取新重商主义理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遇到的贸易限制与贸易保护问题进行分析。

新重商主义以加强和巩固国内国外市场的垄断为目的,在理论基础上继承凯恩斯主义对外贸易的乘数效应;保护对象为垄断产业且其政策态度多为主动型进攻,措施多样化,强调货币发展政策和财政经济政策的作用。主要依靠非关税壁垒;贸易表现具有明显针对性和歧视性;主张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采取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限制进口。

(3)产业转移与产业链分工

疫情的影响,表现出劳动制度的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脆弱性。现有的全球分工已经形成了以经济效益为原则的全球采购和运输物流体系。如果关键环节断裂,将产生巨大风险。疫情发生后,国家开始建立更多的独立性,完整性,安全性的产业链将是一个趋势。

分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实现劳动空间分工的重要方式就是产业转移。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市场高度服务化与制造业高端化,通过跨国公司贸易将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由此向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攀升。同时发展中国家,依靠自己的劳动力和土地比较优势,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达到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目的。

(4)非关税壁垒及其理论

新冠疫情影响下,由于中国在疫情初期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针对性地对中国采取限制航空、船舶、车次、限制货物出入境等举措。同时在中美贸易战继续延续的现在,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不仅在原来调高关税的基础上,更进行了多项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对我国进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选取非关税壁垒及其理论机制进行分析,为解决我国进出口问题提供可行之道。

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各项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成为了各国使用愈发频繁的贸易保护工具。非关税贸易壁垒是一国政府的总和已经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措施,为国家的外贸活动的监管,管理和各项政策和手段的控制,其目的是试图限制进口,以在一定程度上,在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三)依据理论分析进出口贸易发展下行问题的原因

(1)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力军。我国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结合比较优势理论与垄断竞争理论,可以将原因归为:

1:我国自身比较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长期发展处于技术水平含量低,产品不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和生产进行装配的环节中,企业无法在国际经济市场上同对手竞争,缺乏核心技术;很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水平不足、技术渗透能力不强,造成了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技术的制约,极易受到别国贸易政策的影响。

2:美国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对高端芯片半导体等技术上实施垄断。并进一步限制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科技公司,强化技术对中国的出口控制。以中兴事件”为例,美国明令禁止美国政府及其合作者使用华为、中兴或其他多家中国通信公司的零部件。目的就在于遏制中国高新信息技术出口进步,限制中国向数字经济方向进行发展。

同时,我国中国大量向美国出口低技术制成品,虽然存在着贸易顺差,但是大规模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利益大多被美國跨国公司攫取。美国利用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及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取廉价产品,享受到了巨大的消费福利。

(2)我国加工进出口贸易产业链外迁,产业转移的原因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是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美国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而中国凭借人口红利具备得天独厚的劳动力优势,两国产品的比较优势验证了各自丰裕的资源禀赋。

由于在生产的比较优势,因素的变化,如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劳动力优势不再,随着土地成本不断上涨,如增加贸易摩擦和劳动力成本的因素,中国的制造业的成本比较优势在衰退,竞争力正在下降,大量的高端制造技术还不够成熟,专利权和其他国际法律体系不健全,增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红利减小。

从产业链的供应方面,疫情对外贸供应链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生产层面,而中国正好是很多企业跨国公司全球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但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许多国家将产业链从中国国内移回本国。

(3)我国进出口贸易遭遇贸易限制的原因:

我国进出口商品遭遇不公平待遇的主要原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美国奉行霸权主义,以重商主义保护本国商品进出口,维护自身利益为先。

贸易摩擦来源于中美双方不同的经济结构,美国的国内生产无法满足基本生活用品和初级产品的需要,而中国恰恰有大量的基本生活用品和初级产品待于出口,中美贸易不断的发展,也加剧了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

重商主义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提出了国家干预的思想,并且推崇国家对于国内的生产和国际贸易进行管制。尤其是在进口贸易的问题上,重商主义多次提出采用关税政策与非关税壁垒对本国的出口贸易进行保护。美国就是根据新重商主义的思想提出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并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增加关税,对出口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实行出口管制,并且多次利用反倾销调查限制中国出口,期望获得贸易逆差的缩小甚至是转嫁国内的经济困境。利用其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对贸易合作国实行不公平待遇。

(四)推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1)财政政策着力减税降费。政府实行对企业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措施,减轻对外贸易行业的税费负担。同时通过政府采购对相关行业进行支持;对于有需要的人的医务人员,患者和其他补贴的补贴,支持研究和开发相关的疫苗。

(2)货币政策着力扩张性政策,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中小企业实施较低的融资成本安排,支持中小型企业并且吸引外资,以此来支持经济和金融稳定。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定向支持。

(3)转变出口贸易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减少低附加值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坚持“市场多元化”贸易方向,扩大国际贸易范围,构建新的贸易关系,不断扩充贸易合作伙伴的数量,将产品进行多元化出口,构建新的区域贸易合作体系,坚持“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计划。

(4)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促进设备的更新,生产具有差异性和竞争力的制造产品,提高企业生产利润率。将资源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中美之间增强合作互信,促进经济平衡。中美双方应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加强交流合作,减少甚至消除互相伤害的贸易战和贸易摩擦,这不仅可以促进中美双方互利共赢,还能为国际经济的平稳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6)打造全产业链体系,增强经济运行韧性。充分利用完整的工业体系的优势,重新整合内部资源,灵活地对经济进行调整,为了探索在产业两端延伸产业链的领域。同时,发展进行比较优势,提高我国产业链的动态调整能力,增强中国经济运行的韧性。

【参考文献】

[1] 彭波.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及应对[J].国际商务财会,2020(02):3-6.

[2]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团队.奋力支持进出口行业平稳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20(05):15-19.

[3] 纪飞峰.新冠疫情冲击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危与机[J].国际融资,2020(05):23-25.

[4] 刘旭佳.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4):79-80.

[5] 朱锋,张乐磊.美国对华遏制与秩序重塑背景下的中美关系[J].唯实,2020(02):86-92.

作者简介:方锦程(2000—),男,汉族,广东省东莞市人,本科在读,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进出口

猜你喜欢

原因与对策中美贸易摩擦进出口贸易
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诱因与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未来发展态势及我国应对措施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