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突出特征

2020-09-02王斌

世纪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理论基础教育

王斌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阐释了新形势下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有:教育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位一体”的远景目标,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坚持价值观和方法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出鲜明坚定的政治原则、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完整统一的逻辑体系、高瞻远瞩的全球视野等突出特征,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教育;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突出特征

中图分类号 D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2-004-08

新时代以来,为落实教育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教育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座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述了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等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具体体现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理论

1.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马克思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改变人的本质。第一,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马克思明确指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P.504)

他在批判孔狄亚克的“人的全部发展都取决于教育和外部环境”和爱尔维修“教育的万能”的基础上提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的著名论断。[2](P.483)第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后天不断地学习、教育、实践过程中完善的。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天性。因此,人要“从实际经验中而不是从书本中受到教育”。[3](P.194)第三,人的自身需求就是人的本质。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同时,人的自身需求也在不断改变。这就要求人不断地接受教育,使人的知识、思维不断提升发展,在文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全面充分地满足有高度文化的劳动人民的一切需要”[4](P.339)。以上论述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2.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最终归宿。第一,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类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及智育、体育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关系时,毫不隐讳地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P.557)。第二,教育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条件,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现实基础,进而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人的本性。这个目标的达到要靠教育来实现,因为“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P.688),

从而“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2](P.313)。第三,通过实践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世界。”[1](P.506)一方面,人们与自然界交往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以上论述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源泉。

3.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教育的目的是使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第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

步”。[2](P.120)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文化的崛起,必然需要教育推动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每个人不断地自我解放。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教育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受到全面训练的人”“会做一切工作的

人”。[6](P.145)第二,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教育事业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消灭一切剥削人的现象。[6](P.166)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知识的力量,无产阶级就必须通过他的先锋队——共产党来参与整个国民教育事业来唤起斗争精神,顺利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第三,培养能够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人民的社会主义教育”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7](P.308)。

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学校应当“培养能够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8](P.195)以上论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杰出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1.尊师重教。尊师重教一直是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强调师道尊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推崇的是“尊先祖而隆君师”的重教观。思想家荀子认为“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在传统社会中,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规章制度,也是调节社会各阶层的道德规范,而教师对礼的维护和示范引领起着表率作用,甚至有“师,所以正礼也;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之说。宋代李觏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广潜书》),近代谭嗣同讲“为学莫重于尊师”(《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都是對中华传统美德尊师重教的传承。中国传统尊师重教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重教观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2.教育为本。教育乃国之大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古人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唐代思想家李筌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指出:“国愚则智可以强国,国智则力可以强人。用智者,可以强于内而富于外;用力者,可以富于内而强于外”(《太白阴经》)。杰出的思想家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上仁宗皇帝万言书》)的系统人才观,把“教”摆在首位,体现的是“教”为根本。近代思想家严复提出“振兴中国唯急从教育上着手”的观点。[9](P.285)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更是疾呼:“革命之前,须有教育;革命之后,须有教育。”(《革命军》),等等,均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为本的优秀传统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确立教育强国思想提供理论源泉。

3.德育为先。“德之不修,行之不远”。中国传统教育一贯重视立德,同时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中国自古文史不分家,著名编年体史书《左传》中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中,古人同样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在古人推崇的“三立”中,“立德”是排在首位的。教育的根本在于“树人”,但“树人”首先在“立德”。古代著名教育家王阳明也强调“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同时提出二者必须统一为一体,方能“成德成人”(《传习录中》)。

以上中国古代德育为先的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确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借鉴。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教育理念

1.关于教育的地位。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在服务政治、发展经济、传承文化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均对教育予以高度重视。早在1933年,毛泽东就指出文化教育工作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10](P.4)。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他在总结二战后德国和日本快速崛起的经验和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深刻体会到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10](P.175)。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教育的作用也越发凸显,江泽民始终关心教育事业,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0](P.217)

的著名论断,并强调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0](P.246),把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胡锦涛根据新的形势和教育发展大势,提出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11](P.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12]的科学判断。以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教育地位的论述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要论述的理论根本。

2.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教育,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首次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4年,江泽民再次强调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0](P.246)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和科技在社会中的作用更加凸出,胡锦涛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同时把贯彻落实这一战略任务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提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看“是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13](P.419)。以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教育优先发展理论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源泉。

3.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憧憬的最高目标和未来社会的最本质特征,而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重要途径。毛泽东特别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0](P.65)1958年进一步强调要通过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健全的身体和共产主义道德。[10](P.73)邓小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培养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10](P.186)江泽民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胡锦涛根据时代格局的变化,提出要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理论为习近平总书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習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赋予了教育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特殊地位,确立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确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三位一体”的远景目标,明确了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

(一)关于教育的地位: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地位,起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提出教育是“重要基石”“德政工程”,赋予教育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第一,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二战后德国和日本靠教育崛起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新时代,综合国力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和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14]强化教育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教育是德政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谓“德政”者,有益于人民之政治措施和政绩也。其核心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键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落脚点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领悟教育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14]。第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民生福祉、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指出教育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提出教育是“争夺下一代的灵魂工程”[15]。创造性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4],将教育上升到非常重要的高度。

(二)关于教育的战略:优先发展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价值观念引领、政治思想稳定、文化自信树立等方面均发挥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经验,洞悉世界发展大势,始终重视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一以贯之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第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本。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教育强国的例子比比皆是。德国《普遍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为赢得普法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并使德国人才济济,巨星璀璨;二战后日本将教育视为“国政之根本”,短期内实现国家崛起;韩国政府奉行“教育立国”政策,迅速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事实表明:位居强国之列的国家无一不是优先发展教育的。第二,“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16]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17],

更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18]。因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9]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0]第三,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21]古往今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教育,深刻认识教育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奠基性作用,提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2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19]

(三)关于教育的任务: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人才,落实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教育,关心人才培养,把教育任务的完成看作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工程。第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要实现这个蓝图就需要一代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16],这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23]第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19](P.15)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赓续努力,需要培养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6]。第三,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我们人才培养的根本属性,坚持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是党领导下的教育,教育必须“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24]。我们培养的“有用人才”的标准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14]第四,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创新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面对新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4]。

(四)关于教育的目标:三位一体

教育目标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归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提出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的目标就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4]。第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以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基础,而要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就必须以现代化教育为支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才能适应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教育的发展目标。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再次强调这一目标。第二,建设教育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要赶上新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必须“建设教育强国”[14]。第三,人民满意。我们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的检验标准。新时代人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优质的教育。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就必须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4]。

(五)关于教育的动力:改革创新

面对挑战,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新时代,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我国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投身教育创新实践”[24],使改革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改革评价导向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6]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都要贯穿立德树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教育设计教和学,“凡是不利于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14]。第二,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改革。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为建设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26]“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14]。第三,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21世纪的教育不能是孤立的教育,而应该是适应社会深度融合的教育,必须打破产学研之间的壁垒,“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14]。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突出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古代杰出思想家、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有继承,又有发展,具有与众不同的突出特征,主要有:

(一)鲜明坚定的政治原则

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传播政治信息的通道。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10](P.72)邓小平更是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0](P.139)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鲜明的政治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24]。第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办好中国教育事业的关键。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就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26]。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掌握在谁手中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4]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文化领域,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特别是意识形态斗争日趋严峻的当下,敌对势力不断加强对学校渗透的新形势,辦好中国的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0]。我们的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4]。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鲜亮底色,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4]。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27]第三,各级党委要对教育工作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教育工作,要把学校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重要的内容,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24]。要确保广大教师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帮助青少年“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28]。

(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并发展了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把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要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凸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1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百分之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新疆、西藏地区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教育,推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努力让十四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第二,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24]新的时代,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需要学有所教,更需要学有所成。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反复强调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是“造福人民”的。[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9],使我们的教育始终“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第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牧区,走进大漠,足迹遍布社区小学、重点大学,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始终坚持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标准,一贯坚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4]。

(三)完整统一的逻辑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第一,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总结经验,从中华优秀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尊师重教、德育為先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等重要命题。传承并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本质、作用、目的的论述,开创性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德政工程”“教育精准扶贫”[29]等重要论断,从历史中汲取营养,让历史的光芒照进现实。第二,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核心理念,“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四为”目的是根本方向,改革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这是一个从内涵到外延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三,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实践上赋予其现实可行性,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24]协调家庭、学校、政府、社会整体推进来办好教育事业,提出“教育者先受教育”[30]。全社会要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负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15]。同时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培养时代新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

(四)高瞻远瞩的全球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始终坚持教育的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样高瞻远瞩,具有全球视野。第一,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21]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眼光看待教育,提出要“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31]。我们的教育将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世界各国可以通过教育 “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32],必将“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二,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组建的国防大学等军队院校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他们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32]。10月,在致中国人民大学的贺信中希望人民大学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3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决策。[19]力主中国高等学校办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16]。第三,加大教育国际合作。中国的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要“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14]。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还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成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出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教育发展的同时,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全球化视野,让教育赋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 斯大林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8]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专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汇编·教育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1] 胡锦涛.在北大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02).

[1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胡锦涛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19.

[14]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2).

[15]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会上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 2015-08-26(01).

[16]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17] 习近平.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EB/OL].(2015-11-29)[2019-03-26]http://china.cnr.cn/news/20151129/t20151129_520628571.shtml.

[18]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4-12-9)[2019-03-26]http://news.youth.cn/sz/201810/t20181017_11757348.htm.

[1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01).

[20]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EB/OL].(2016-09-09)[2019-03-26]http://www.gov.cn/xinwen/2016-09/09/content_5107047.htm.

[21]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和奥巴马致贺信[EB/OL].(2013-04-21)[2019-03-26]http://cpc.people.com.cn/n/2013/0421/c64094-21220967.html.

[22]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EB/OL].(2013-09-26)[2019-03-26]http://tv.cctv.com/2013/09/26/VIDE1380199921248959.shtml.

[2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6-12-08)[2019-03-26]http://www.china.com.cn/newphoto/news/2016-12/08/content_39878764.htm.

[24]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EB/OL].(2013-09-09)[2019-03-2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09/c_117294186.htm.

[25]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4-30)[2019-03-2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30/c_1118776008.htm.

[26] 习近平.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EB/OL].(2014-12-30)[2019-03-28]http://news.cri.cn/gb/42071/2014/12/30/6351s4823527.htm.

[27]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8]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3-05-04)[2019-03-2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39] 宋才发.教育扶贫是巩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果的重大举措[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30] 朱培霞.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依据和实现路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31]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OL].(2014-03-28)[2019-03-2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119982831_3.htm.

[32] 习近平.向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授军旗致训词[EB/OL].(2017-07-19)[2019-03-28]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7/19/content_16315161.htm.

[33]习近平.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N].光明日报,2017-10-04(01).

【责任编辑:刘中雁】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理论基础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