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2020-08-31刘爽爽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初中数学

刘爽爽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施创设针对性反思教学情境、转变单一的反思方法及引导学生利用错误资源、搭建反思平台等多元化的反思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反思习惯及反思能力,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养,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习惯;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3-0158-01

反思习惯主要是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及检验的过程。反思主要起源于学生在学习活动情境中产生的困惑及怀疑等,是促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措施。反思习惯的基本特点是探究性,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应以批判的态度及方式思考相应的数学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提升、自我成长,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1.创设针对性反思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们的反思意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反思习惯能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反思习惯,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数学学习水平及学习需求等通过创设针对性反思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融入课堂反思中去积极发挥自己的思维意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及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是解决数学知识与学生内心矛盾的主要形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或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一遍一遍地深入反思,深入题目中寻找数学问题的核心,转变以往对数学知识的错误认知,方便学生在新的数学认知中强化自身数学思维,提高学生们的数学问题解答能力,促进学生们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反思问题情境的形式促使学生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知道哪种图形是最稳定的?”学生们思考后会回答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教师在学生回答完成之后可以继续追问:“大家都觉得正方形和长方形最稳定,那我们生活当中衣架、自行车等为什么是由三角形构成的呢?”在问题创设出来后激发学生们的反思意识,促使学生结合教师的追问反思自己的回答,继而对自己的答案正确性进行思考,思考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创设反思情境的形式促使學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转变单一的反思方法,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反思能力及习惯

在初中数学课堂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新多元化的反思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反思。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自我反思的方式培养学生们反思的全面性,指导学生自我提问,通过自我提问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过程中展开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结束前5分钟指导学生对自己这堂课上数学知识点概念、使用等的掌握情况、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等进行反思、判断,寻找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不足之处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及调整方式。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指导学生通过利用互评及他评的方式对自我评价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通过与他人评价进行对照,提高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们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的强化,充分体现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们学习之后实施客观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后通过同桌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更全面的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们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及自我反思中成长、提升。

3.引导学生利用错误资源、搭建反思平台的形式进行反思

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一完成数学课程学习就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及复习。但实际上学生们在课后忙于完成作业,很少有时间回顾及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数学知识点,对于数学旧知识领悟程度较低,对于数学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等,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搭建反思平台,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们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并通过当堂测验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内容进行补充,强化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且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后题目,在通过学生课后习题中的错误进行引导及改正,正确引导学生反思错误资源,方便教师更加明确的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们通过错误资源强化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运用,促进学生们学习效率及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如在进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当堂测验时设置以下问题:解方程:“3+5(x-2)=2x+5”;多数学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错误的解法:首先去括号,得出3+5x-2=2x+5,移项后合并得出:3x=4,系数化为1,得x=4/3。这一解法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3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及反思,大多数学生在去括号时利用分配律的概念用5乘以括号里的各项,再将积相加,而在这一题目中,5只乘了括号里的第一项,教师给予学生反思时间后学生们得出以下结果:去括号得3+5x-10=2x+5,移项合并后得出3x=12,系数化为1,得出x=4。

4.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进步,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综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培养其学习中学会反思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更好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综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步法.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03(1):99-99.

[2] 张艳萍.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8):11-12.

[3] 马丽敏.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6):238.

[4] 张娟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42):118.

[5] 戴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01.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初中数学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中学生排球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