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镜意象看卞之琳对中西诗歌的借鉴与融合

2020-08-31吴思颖

西部论丛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代派卞之琳镜子

摘 要:作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性诗人,卞之琳醉心于西方象征派,同时又从中国古典诗学中汲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精巧玲珑、意蕴深远又富有理智和哲理的独特诗风。本文基于中西方文化语境中的镜意象,探析卞之琳诗歌中的镜意象及其对中西诗歌的借鉴与融合,更加深入了解其诗歌中的意蕴与思想内涵。

关键词:卞之琳;镜子;意象;现代派;中西融合

一、中西方文化语境中的“镜”

无论是中国古典诗歌还是西方象征派诗歌,意象都作为一种诗歌独有的语言符号而广泛存在。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象征派诗歌这两种诗学资源无疑都是生产意象的温床,纵然整体上使用意象的范式有很大不同,但对于某些意象又有着重合之处,镜子就是中西诗歌意象选取上的一个交汇点。对于镜子这个意象古今中外有着纷繁复杂的阐释,但我们可以总结出中西方对于镜子这一意象的理解范式。

西方现代哲学家普遍将镜子隐喻的“看”的现代性哲学范式当作是镜子主要传达的内容,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对自验主义的反动,否定对外部世界的机械摹仿,提出表现内心世界并认为这是更深刻的现实,这实际上就是要打破洞察一切的冰冷的“巨镜”,对追求确定性、主体性的现代性哲学的一种反叛。而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镜在后期受到佛教的“空”和道教的“静”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指向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认同或是“比喻向作者提供作者自我形象的周围环境”,多在虚静玄空的语境中使用,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于是镜子成为了对中国形而上学的古典诗学追求的隐喻。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后现代哲学虽然本身有不同层次的哲学思考,但在打破主客对立范式的共同指向上存在契合。

但由于中国诗学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影响,镜的含义也呈现出其他丰富的文化含义。如《诗经·大雅》中“殷鉴”的典故表明镜又照见得失之含义;从“破镜重圆”之典故中可以看出镜子还象征着爱情。

综上所述,在镜这一意象上既有大体上的中西方意象使用传统的差异,在具体蕴含的哲学思想上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契合,但又有着各自的特性。

二、卞之琳诗歌中的“镜”

卞之琳是现代派诗人中对中西方两种诗学资源借鉴和融合的典范。王佐良先生曾经这样描述卞之琳的诗学渊源:他“细心倾听来自西欧的几乎全部有新意的芦笛声……几乎所有西欧现代主义的大诗人全在里面了。但是,卞之琳又是一个深受中国古典诗熏陶的人,他自己就说他的诗里‘出现过晚唐南宋诗词的末世之音,同时也有点近似西方世纪末诗歌的情调”。因此,阅读卞之琳的诗歌既能感受到中国诗歌古典又浪漫的意蕴,又能读出西方象征派诗歌独有的结构和哲思。

镜子是卞之琳常用的意象之一,卞之琳在创作不同诗歌时对于镜子这一意象赋予的含义不尽相同。如《妆台(古意新拟)》中两句“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憎,让我先给你描两笔秀眉。”卞之琳以女子的口吻来抒写这首诗,这一点和古来许多诗人以妆台为主题的写作手法相似,也似乎是取古典诗歌中经典的“对镜贴花黄”的揽镜自照之意,却是和其标题点明的那样去“古意新拟”。古诗词中闺阁女子面对妆台上的一面镜子無不是感叹韶华易逝或是对镜思郎。本诗的镜子的作用也是对自我的观照,镜前的不仅是女子更是诗人自己,在镜中观照的不仅是自己的容貌更是一种灵魂和本质的自况。在诗歌的结尾有两句极具哲理意味的话“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我完成我以完成你”,可见诗人在镜前的感慨和思绪不仅仅停留在感叹时光和思春之上,而是深入到了一种“真实的映照”的命题。镜子将自己讨厌的面貌真实地展现在面前,于是忙不迭地去将真实的自我进行装饰和完成,但自我装饰后再面对的是一个失去真实的自我,包装的是自我,但目的却是为了完成镜中的自我,诗人对装饰和真实的意义和本质进行了思考,体现了一种虚实相生的思想,符合中国传统道家的思想、佛教的“空”“虚”和古典诗歌的手法。卞之琳深谙佛教“空”“虚”的意境,在这里镜子的意象沾染了佛家镜花水月的意味。但本诗又和古典诗歌在整体气质上有着很大不同,它的哲理意味和对于心灵真实的思考以及个人内心微妙复杂的感受的把握明显更加贴近西方现代主义的传统。

卞之琳的《旧元夜遐思》则是更为明确地将镜子对于自我的映照表达了出来:“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诗中直接出现了“自鉴”二字,取的是中国古代镜子“明鉴”之意,和帷帘、灯火等意象组合,传达出的是诗人思念远方亲人而惆怅愁苦的闺怨情感。和前一首诗相比,这首诗歌的“揽镜自照”更加契合中国故事的内核,流露出晚唐诗词唯美古典的气息。本诗没有从揽镜自照延伸到对自我灵魂的思考,而是更单纯的相思之苦,但在诗歌整体结构上并没有传统闺怨诗那么简单,而是蕴含了一种相对性的哲思,尤其是诗歌最后两句“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和卞之琳另一首著名的诗歌《断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虽然本诗在题材和整体气质上偏向于中国古典诗歌,但在结构和内涵上有着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特质。

除此之外,卞之琳的《鱼化石》也是该诗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诗人很明确地用镜子表达了一种爱情的方式,“像镜子一样爱我”初读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但仔细分析可知镜子的作用是忠实地将真实的“我”再现出来,于是将“我”和镜子前的“我”变成了一个整体,而“像镜子一样爱我”则是“你”和“我”融为一体的体现,就像鱼和水融为一体一样。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常用鱼和水来指代爱情,本诗清新唯美又带有古典气质。卞之琳曾在《鱼化石后记》中谈及马拉美,特地说明了自己对马拉美诗歌中镜子的理解:“我想起马拉美的‘镜子,不是‘Herodiade里的‘O mi-roir… …而是《冬天里的颤抖》里的‘你那面威尼斯镜子,那是‘深得像一泓冷冷的清泉,围着镀过金的岸;里头映着什么呢?啊,我相信,一定不止一个女人在这一片止水里洗过她美的罪孽了;也许我还可以看见一个赤裸的幻像哩,如果多看一会儿。”而卞之琳的“镜子”对于女性和爱情的情感体验与之类似,都体现出一种对于主客观对立的打破,具有一种残像的雅致之美。

三、结论

从卞之琳诗歌中的镜子意象之中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古典情结,但他又超越了旧时文人带有局限性的意象的安排,融入了西方现代派的哲思与情感表达,体现出他个人的情感色彩与思辨意识。同时也可以看到,虽然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派诗歌在意象选取和运用上有着较大差异,但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内核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而由于文化语境的差异各自又有着自身特色,因而得以被现代派诗人借鉴和融合。

参考文献

[1]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中卷[M]..江弱水,青乔,编.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 奚密.卞之琳:创新的继承[J].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

[3]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上卷[M].江弱水,青乔,编.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 奠自佳,余虹.欧美象征主义诗歌赏析[M].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

[5] 乐黛云.中西诗学的镜子隐喻[M].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 蓝棣之.现代派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吴思颖(1999.05.24—),武汉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现代派卞之琳镜子
“断章”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语
高悬的镜子
卞之琳的苦恋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的思想艺术特征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小镜子,大威力
现代派绘画教堂尝试
现代派雕塑家明大多.罗索的肖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