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苗栗茶业一二三产融合转型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2020-08-25刘宇峰刘玲曾玉荣

台湾农业探索 2020年3期
关键词:茶产业转型

刘宇峰 刘玲 曾玉荣

作者简介:刘宇峰(1982-),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政策. Email:liuyf606@163.com

通讯作者:曾玉荣(1964-),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農业经济与台湾农业. Email:563888535@qq.com

基金项目: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7R1015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政策与乡村发展创新团队(STIT201727);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思想库研究项目(A161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自由探索科研项目(AA20183);福建省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闽农综〔2019〕144号)

摘要:【目的/意义】总结台湾苗栗茶产业发展经验并获得启示,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情况相似的福建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台湾苗栗茶产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转型策略和成效等进行总结提炼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台湾苗栗茶产业三产融合转型发展的举措主要在于通过多方参与推进产业发展、社区主导的产业规划先行、夯实茶叶种植生产基础、提升茶产业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提升茶叶加工品质、挖掘茶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进了苗栗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值得借鉴学习,并基于此提出福建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台湾苗栗;一二三产融合;茶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6.12;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0)03-0001-05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Integrated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of Miaoli Tea Industry in Taiwan

LIU Yufeng1,2,LIU Ling1,2, ZENG Yurong1,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2. Fujian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h Center,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Miaoli tea industry in Taiwan was summarized and some inspirations were also obtain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Fujian with the similar resource endowment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Methods/Procedures】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and effects of Miaoli tea industry in Taiwan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path of the integrated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of Miaoli tea industry in Taiwan lay in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rough multiple participation, leading the industrial planning led by the community, strengthening the production foundation of tea planting,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al degree of tea industry, strengthening the farmers skill training, improving the tea processing quality,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of tea culture, enhancing the brand value, and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These effective measures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of Miaoli tea industry and been worth learning from, an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Miaoli in Taiwan; Integration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tea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乡村传统产业是农业,主要由种植业和养殖业组成,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在种植、加工、体验、包装、物流、销售、服务、休闲、教育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产生附加值,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延伸产业链,改进产出方式和产出结果,进而推动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和产业竞争力提升[2]。我国台湾苗栗县积极推动乡村富民产业转型升级,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务实的举措和有益的探索,该文选择苗栗茶产业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经验启示,提出福建省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苗栗茶产业发展概况与存在问题

1.1台湾农业政策变迁与茶产业发展情况

茶叶曾经是我国台湾的主要经济作物,苗栗县亦曾经是台湾茶叶主产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后,台湾农业发展从“以农补工”向“以工补农”转变[3];90年代后,随着台湾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渐式微,农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台湾农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4],其中茶产业发展受阻较严重。20世纪70年代台湾茶叶出口占总产量约80%,到90年代初,茶业出口量只有5600 t,比重下降至27%[5]。如表1所示,1970-2018年,台湾茶叶种植面积由34391 hm2下降至12079 hm2,降幅达64.8%[6],苗栗县茶叶种植面积递减幅度更大,由3665 hm2下降至289 hm2,下降了92%,茶产业规模急剧萎缩。台湾在2008年推出“农村再生计划”,致力于打造富丽新农村;2010年颁布“农村再生条例”;2017年推出“农村再生2.0”,持续强化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农业农村发展理念。近年来,面对苗栗茶产业发展疲弱的态势,苗栗县从茶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视角切入,践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探索了一条茶产业转型发展的特色道路。

台湾农业探索

2020年6月

第3期刘宇峰等:台湾苗栗茶业一二三产融合转型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1.2苗栗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农业生产方面(1)农田资源环境质量下降。茶叶种植过程中长期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持续降低,导致土壤板结且酸化加剧,茶园质量下降;同时,由于农田水利设施更新不足,茶园管理技术水平提升不够,抛荒或缺少管理的茶园面积较多,茶园复耕的难度大、成本高。(2)茶树品种结构单一。苗栗长期以“青心大冇”为主要种植品种,茶树新品种种植有待更新。(3)阶段性用工难问题。苗栗茶叶产销班在采茶、制茶季节,面临着严重的季节性用工荒,导致用工效率偏低、用工成本增加[7]。(4)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足。农技部门、科研院校提供的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服务力度不够,面向农户的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和产业融合方面的技术培训不足。

1.2.2茶叶加工方面(1)生产要素配置不足。区域内茶叶加工厂规模较小,生产设备老旧,达不到清洁化生产的标准,加工技术不够先进,大多数农户以种植、销售茶青为主,缺乏技术好的制茶工人[6],造成茶叶加工质量不稳定,品质差异性大。(2)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当地农业企业、农户与科研院校、农技部门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缺少科技示范推广项目落地实施[7],农户新技术更新较慢,产业链条有待完善。

1.2.3茶叶服务业方面(1)茶叶营销与推广不足。社区茶叶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品牌营销配套措施,大部分农户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经营,且缺少茶叶体验式服务,茶农种茶收益较低,产业发展水平偏低,竞争力偏弱[6]。(2)产业附加值增值不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开发能力不强,茶文化和休闲农业挖掘不够,缺少相应的产业增值服务,从事休闲农业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有待完善[7]。

2苗栗茶业三产融合转型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2.1社区主导的产业发展规划先行

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实施,突出强调农村社区的自主管理能力,注重调动农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其主体地位,一般由社区发展协会根据社区资源环境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共同设计社区的发展规划,再制定农村再生计划书,向主管部门申请项目资助[8]。产业转型发展应该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实际情况,按照园区建设方向与功能要求相衔接的原则,开展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努力做到园区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三生一体”。如,苗栗茶业三产融合转型发展首先是结合社区产业发展需求對茶叶园区进行规划设计,从园区空间规划方面,按照全产业链布局思路,将苗栗八甲茶园划分为茶文化体验、采摘体验、茶园导览解说区等核心体验区,制茶工厂和鲁冰花种植观光区,草生栽培和绿肥等生态种植区以及采茶机械示范推广区等[7],再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序推进“社区营造”。

2.2多方共同参与推进产业转型

在台湾苗栗一二三产融合转型过程中,“苗栗县政府”“农粮署北区分署”“水保局台中分局”“茶叶改良场”“苗栗市公所”“苗栗市农会”及科研院所、农村社区组织、农业企业、农户等多方积极参与产业转型发展,组建苗栗茶产业跨界合作策略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整合资源,共同推进苗栗茶产业转型发展[4]。策略联盟旨在通过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积极发展特色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挖掘产业文化内涵,增加产业附加值,建立茶产业休闲园区,探索建立茶产业转型发展模式。

苗栗茶产业跨界合作策略联盟在积极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联盟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协作,从一产到三产的产业链整合上,因地制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举措[9]。以项目带动的形式,通过联盟定期会议、滚动式研讨,改进了跨域分工协助模式,推进期望目标的实现,持续推动苗栗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构建产茶、制茶、品茶、赏茶、卖茶、休闲、体验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以上举措推进苗栗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的比较效益,实现了苗栗乡村富民产业的转型升级。

2.3提升茶产业链不同环节的附加值

根据产业链研究的“微笑曲线理论”,结合苗栗茶产业发展实际,苗栗茶业一二三产融合转型发展,主要从种植技术、加工技术、科技支撑、产品检验认证、教育培训、品牌推广、产品营销、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等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切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从生产环节的茶园复耕、茶农培训、绿色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等;从加工环节的技术改造升级、品质提升等;从茶叶服务环节的茶文化挖掘、茶产品包装设计改进、品牌营销、茶文化体验、茶叶DTY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苗栗茶产业链附加值[10],带动环境友好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推动茶业一二三产融合转型升级。

2.3.1茶叶种植得到稳步发展

农村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基础所在,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前提,没有产业支撑,农村社区发展就没有源头活水,就没有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8]。苗栗县推进“农村再生计划”,也是从夯实茶叶种植业基础开始,通过申请财政补贴项目,增加农户复耕意愿和复耕比例,不断扩大茶园复耕面积;通过茶叶改良场扩大茶园土壤肥力检测范围,加大农技培训力度;通过种植鲁冰花,增加茶园绿肥补充,协助农户做好土壤质量改善;提升茶叶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农户不断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台茶17号”,以及适合机械采收且产量较高的“台茶12号”茶叶新品种[7],逐渐优化茶园品种结构,举办优良红茶评鉴比赛,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通过增加茶叶附加值,提升茶叶种植效益,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农户增收。

2.3.2茶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

农业组织是产业发展的网络,在三产融合转型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11]。苗栗茶产业跨界合作策略联盟在苗栗提升茶产业组织化程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和举措,并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帮扶产业发展的成效显著。如“苗栗市农会”重新组建茶叶产销班,统一组织茶青收购、茶叶加工、茶叶品牌推广及产品销售,培育红茶品牌“猫里红”,通过对台湾小叶种茶树制作红茶的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技术专题培训,提高茶农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7]。“苗栗市农会”还通过成立农技中心,对茶园面积区位进行勘测,了解茶园用工需求量,推进茶园田间管理及营运水平提升,推动农业人力资源平台建立,推动成立“苗栗市农会茶业专业技术团”,协助缺工茶园进行代耕,逐步提升茶园生产效率。

2.3.3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成效显著

台湾在推进“农村再生计划”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其中针对农户技能提升的“培根计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根计划”培训既有生产技能方面的课程,也有品牌营销、文化旅游等管理方面的课程,不仅有力地提升了基层农户的生产经营技能,也很好地激发了当地农户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8]。苗栗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农业技术专题培训课程,涉及茶叶种植、制茶技术、茶叶评鉴、茶艺茶道、茶叶烘焙、茶食品加工、产品包装、休闲活动策划、品牌营销等方面,不断提升茶农的农业专业技能,促进茶农技艺多元化,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解决了“谁来种茶、怎么做茶、谁来卖茶、怎么卖茶”的难题[4]。

2.3.4休闲主题活动成为乡村新特色

休闲农业是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最主要特色之一,是农业多功能的重要体现[12],也是推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选择,有效地将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4]。苗栗在茶园道路沿线利用茶园和休耕地种植鲁冰花,营造冬末春初的茶园特色景观,通过鲁冰花田营造、举办鲁冰花季及茶产业营销活动,帮助当地农民及农会推广茶园新亮点,促进了苗栗茶产业营销推广,带动了农产品销售。目前,苗栗八甲鲁冰花季已经举办3年,成为了苗栗八甲茶区年度浪漫主题活动,借助茶园赏花喝茶的主题营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苗栗八甲茶园休闲旅游、赏花、品茶、摄影拍照打卡,苗栗八甲茶园的休闲主题活动已被打造成为了苗栗乡村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7]。

2.3.5茶叶文化创意服务发展较快

台湾在农村产业转型中比较注重将文化创意与农业产业有机融合,通过一些独特的文创形式传承和发展传统农业的内涵和外延,继承和创新当地传统文化[13]。苗栗县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推进了苗栗茶园创意茶文化发展,结合苗栗茶产业文化及客家乡村特色,拓展了台三线特色茶庄文化,推出了茶庄体验旅游及品牌营销推广等活动。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与茶叶企业的密切合作,依托“农村再生计划”项目,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乡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育辅导,培育了一批茶文化体验、休闲观光领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休闲茶产业的发展,拓展了茶叶销路,促进了茶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力地推进了苗栗茶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实现了茶产业发展、乡村变绿及农民变富[10]。如苗栗通过多方合作,推动“猫里红”品牌营销,挖掘当地的客家文化,开展一系列文創活动、客家特色民俗的培育和辅导,通过客家茶陶文化等系列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展现苗栗茶园的客家风情,推进乡村富民产业转型升级。

3启示

3.1积极构建多方参与、上下联动的产业发展合作机制

在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从苗栗茶产业转型发展案例可以看出,既有地方政府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农业技术部门的主导,又有当地社区组织、农民和农业企业的主动配合,还有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第三方的积极参与[3],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参与的、跨部门的合作机制[14],有力地提升了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政策执行力,加快了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速度,激活了当地农民和年轻一代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发展。这种多方参与的“上下联动”合作模式,有利于建立产业健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耦合协调发展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积极应用于福建省乡村产业振兴。

3.2推行“一区域一方案”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从苗栗茶产业转型发展个案来看,并没有另辟蹊径,盲目开发其他产业,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在传统茶产业的基础上,去思考如何转型发展,如何挖掘特色,做优做强。在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拟定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做精乡村特色产业,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食品、手工业等乡土产业。农业品牌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持久动力[15]。在做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推行“一区域一方案”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是“一村一品”,亦可是“一乡一品”,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要注重通过文创形式将当地特色传统文化和农业产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10],尤其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延伸拓展产业链,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区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3.3积极推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联盟

农业三产融合发展与农业组织融合紧密相连,组织化程度决定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11]。农业产业发展策略联盟是不同组织之间结成盟友,交换互补性资源,保持市场的长期竞争优势,最终实现阶段性互利或双赢目标的一种组织形式[7]。茶产业是福建省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可借鉴台湾经验,积极组建茶产业跨域合作策略联盟,强化农业产业行业联盟,将现有各类组织结成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更多的产业链附加值,提升竞争力;要立足各茶叶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区域资源禀赋,突出主导产业优势,有效整合农业生产、产业信息及区域文化内涵等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产业融合载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在更深层次上对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市场形态乃至城乡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为乡村发展发展注入新动能。

3.4大力加强茶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

针对制约福建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科研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研发能力较强的单位,要积极加强茶产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在病虫害防控、生态循环农业、茶叶质量安全、茶叶农机农艺融合和茶叶大数据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福建省茶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要坚持茶产业问题和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国家、省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力度,充分体现茶产业体系对茶叶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的定位仪、加速器和引爆点等功能,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有效促进农业产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推广,强化农业科技在服务产业、培育产业、提升产业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3.5持续深化闽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要积极探索闽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实践中摸索出闽台农业合作的具体举措,积极推动福建省对台农业合作持续走在前头。要继续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在闽台农业产业方面的合作优势与集聚效应[16],充分挖掘全省6家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实践优势,尤其要将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在茶业三产融合发展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进行推广[17],为推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借鉴。在具体举措方面,既要着眼两岸发展的大局大势,又要努力做到落实落细,着力在海峡两岸产业融合发展上先行先试,拓展两岸农业产业的合作领域和层次,不断闯出新路,做出福建对台产业合作特色,搭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18],致力于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有效促进福建省乡村发展、产业振兴、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欣荣.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求是,2018(8):20-22.

[2]周琼.台湾南投县信义乡梅子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8(2):6-8.

[3]赵一夫.台湾现代农业发展与借鉴[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7):56-60.

[4]单玉丽,刘克辉.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发展[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曾玉荣.台湾农业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6]周琼.台湾茶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9(1):6-11.

[7]黄炳文.台湾农村再生之跨域合作发展[D].台中:中兴大学,2017.

[8]雷刘功,陈忠毅,刘均勇,等.台湾“农村再生”的做法与启示[J].农村工作通讯,2018(3):53-55.

[9]吴越,曾玉荣,周江梅.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建设概况[J].台湾农业探索,2006(1):41-43.

[10]薛莉,程漱兰,任爱荣,等.台湾农业经营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1]黄祖辉.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变革与前瞻[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61-69.

[12]席晓丽.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20-23.

[13] 高京.臺湾茶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中的经验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8):48-52.

[14]许标文,刘荣章,曾玉荣.台湾“自下而上”乡村发展政策的演进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4(4):37-42.

[15]钟艳.农业品牌经营与管理研究——兼评《品牌农业的力量——大农业时代商业模式创新与跨界营销案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8(7):141-142.

[16]刘宇峰,许标文,曾玉荣,等.台湾农民创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7):661-668.

[17]刘宇峰.“一带一路”战略下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策略[J].台湾农业探索,2015(6):24-29.

[18]曾玉荣.台湾休闲农业理念布局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茶产业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陕茶产业及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探讨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