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个体经营者的生存困境及解决策略
——基于西柳服装市场的考察

2020-08-25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服装市场工作

艾 晶

(沈阳师范大学 社会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改革开放以来, 自由职业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她们虽然享受了自由职业带来的种种益处, 但在从业过程中却时常陷入困境。 尤其是从事个体经营的小商贩们, 生存资本的薄弱和社会支持网络的狭隘使他们举步维艰, 在商业大潮中很难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在女性个体经营者居多的服装市场,她们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更使其常常陷于无奈的境地。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辽宁省, 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 没能及时进行调整和转型, 服装市场面临不景气的风险, 女性经营者亦很难摆脱这一困境而茫然不知所措。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 以社会工作方法为依托, 运用优势视角理论, 结合女性自身的资源和优势, 帮助女性建设社会支持网络, 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一、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

以西柳服装市场为例,通过自编问卷收集数据资料,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选取4个区及1个商贸城,各抽取14名女性个体经营者作为调查对象,总数为70人。调查人员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调查内容涉及年龄、家庭、身体状况、从业原因和生存困境等多个方面。

2. 个案访谈及参与观察

本次调查共选取10名较有代表性的女性个体经营者作为访谈对象,调研人员和她们进行了10天到2个月不等的深入交流。访谈对象从68位调查对象当中抽取,抽取的原则是不同年龄、学历层次各占一定比例,以更好地发现普遍问题并突出典型性。年龄分布如下:25岁及以下为17人,占总人数的25%;26~35岁为19人,占总人数的28%;36岁及以上为32人,占总人数的47%。文化程度分布如下:小学或小学以下学历占8%,初中学历占60%,高中及以上学历占32%。个案访谈的内容是在问卷问题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并针对访谈对象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同时,由于调研人员在此生活20多年,对西柳服装市场较为熟悉,能够保证参与观察的时长和效率,又受过专业的调查研究方法的训练,保证了本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 理论依据

1.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力求打破限制个人发展的陋习,指出社会习俗禁锢了人的发展,强调从人的个体和主体的角度考虑人的自由发展和价值实现问题[1]。一些女性个体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们本身没有形成自我发展的意识,认为“自己是女的,差不多就行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2.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和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2]。作为女性个体经营者,本身要面临婚姻家庭等多重角色的矛盾,帮助她们正确处理矛盾并完善角色建设,将成为她们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一大助力。

3. 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看到服务对象的内在潜力并在创伤、痛苦和困境中帮助服务对象寻找希望,将希望转化为行动,最终走出困境[3]。这有助于女性个体经营者更好地应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

三、 样本介绍

1. 基本情况

西柳服装市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内,地处辽宁南部,辽东半岛北端,居沈阳、大连、鞍山、营口等城市群中心,距海城市区10千米,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沈大高速公路、中长铁路、海沟铁路在西柳纵横交错,连接桃仙机场及大连、营口等港口,150多条客货运输线路通达全国,往返客货班车450多台,年均货物吞吐量80万吨;程控电话多达1.2万门,各类高、中、低档饭店、旅店600余家,可同时容纳2万人就餐和住宿[4]。商品以质地优良、价格低廉、款式新颖、品种繁多而畅销东北及华北地区,市场汇集了全国1 000多家企业的轻工精品[5]。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相应较为完备的配套设施,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很多人都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和商机。

2. 个体经营者现状

女性善于沟通交流,并有着一定的“招牌”效应,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同等条件下,顾客更愿意光顾女性为主要经营者的柜台或摊位,尤其愿意光顾那些年轻且外在条件较好的女性经营者的柜台或摊位。因此,在服装市场女性个体经营者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

可见,68人中有6人的受教育程度是小学文化水平,41人的受教育程度是初中文化水平,13人是高中或者中专文化水平,仅有8人是大专以上学历,多集中于20岁左右的女性。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女性集中在初中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此外,较高学历的人即便从事这一行业,也多进入大城市,如沈阳或其他发达城市,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而不会从事一线销售。另外,因西柳本身地理位置受限,又非发达城市,再加上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所以接受外来人员的能力不强。根据调研结果,接受调查的女性有91.2%来自本地,就近的地理位置也是她们选择来西柳服装市场择业的一大因素。有一小部分来自外地,但多为当地有亲戚,且为承继生意而来,很少有单独在此创业者,如表2。她们的生活现状也不容乐观,这些人除了要适应北方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外,还面临人际交往等生活方面的困境。如刘女士的老家是湖南,来西柳工作是因为其叔叔以往在西柳拥有自己独立经营的店面,现在把店面留给她经营。因自己是外地人,和本地的人相处不是很融洽,所以人际交往对她来说是一个难题(受访者,刘女士,23岁,湖南人,未婚,现自己经营,编号057)。

表1 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 人

表2 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的来源地

从户口类型看,根据spss描述统计得出约70%的女性个体经营者均来自农村,且多为西柳附近。有一位36岁的王女士就是来自西柳镇的一个农村家庭,她选择来西柳服装城的原因是较近的地理优势。她不想当农村妇女,学历也低,便只能选择此类要求较低的工作,能够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就行(受访者,王女士,36岁,初中文化,已婚。现为服装销售人员,编号042)。

由收入统计可知,一半以上的女性月收入集中在1 000~3 000元这一范围。此类女性大多是被雇佣的,工资水平较低,仅能满足日常生活消费。工资9 000~10 000元区间的女性大多是老板,有自己独立经营的店面,收入较高且建立了自己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如表3。

表3 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的收入

从工作时长上说,仅计算她们在市场经营的时间(上货、点货或运货的时间未计算在内),8 h的占38.2%, 9 h的占26.5%,10 h的占30.9%, 12 h的占4.4%。由此可见,大部分女性经营者每天的工作时长都集中在8~10 h之间,如表4。就工作满意度而言,约94.1%的女性个体经营者对自己的工作持满意态度,仅有5.9%的女性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但无力改变现状。有75%的女性表示并不打算换工作,安于现状。在她们看来,自己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守家在地,多为熟人群体,啥事都好办,再加上自己的能力和学识有限,也不适合做其他的工作,如表5和表6。

表4 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的工作时间

表5 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工作满意度

表6 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更换工作意愿

此外,结果显示,大部分女性个体经营者业余娱乐活动很少,几乎很少娱乐。一方面,因为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大多数女性下班之后要直接回家照顾家庭;另一方面,也没有娱乐的意愿,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太累了,劳心劳神,能有个活动气就不错了。”如表7。

表7 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娱乐情况

因为长期劳作,多数女性自由职业者的健康状态堪忧。但从调研结果得知,67.6%的女性认为自身的健康状况良好,健康没有成为她们所担忧的问题。另有32.4%的女性认为需要更多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经调查,这部分女性大多集中于30~40岁,如表8。

表8 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健康状况

此外,择偶问题也是此类女性关注较多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择偶作为一种生存手段。此类群体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所以想趁自己年轻时,找到金龟婿。通过和顾客打交道或是熟人介绍,她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异性,从而创造机会恋爱乃至结婚。在西柳服装市场,也有一部分年轻的男性继承父辈的,无需自己创业,直接经营父辈打拼下来的成果,他们便成为女性个体经营者择偶的重点对象。女方一旦和这些人确立恋爱关系,便不用自己辛苦做销售人员,直接晋升为老板娘。

3. 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研可知,在西柳服装市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女性个体经营者的生活面临困境,个体归属感没能真正建立起来,影响了职业魅力的表达和实践。

(1) 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女性个体经营者均为初中文化水平,在调研人员发放问卷时,多数女性个体经营者表示自身没有学历,以不会写字为理由拒绝填写问卷。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态度较为冷漠,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待顾客也毫无服务理念可言,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与顾客争吵的事件。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同行诟病事件屡屡发生,影响了生意的发展。有些店铺几十年如一日固定一种经营套路,不知变通,导致濒临倒闭。这都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其所受教育的情况。

(2) 自我认同感不强。西柳市场的女性个体经营者自我认同感普遍偏低,大多数人看不到自身的优势,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只能从事现在的工作。如小李用羡慕的口吻谈到同龄人都在上学,因家庭原因自己却只能很早就步入社会,虽然现在仅仅21岁,但是工作年限已经长达五年。她时常感觉自己很没用,只能在这卖衣服(受访者,小李,21岁,未婚,初中毕业。现从事销售工作,编号024)。而董女士则认为自己这么大的年纪,人老珠黄,不再像二三十岁的女人那样年轻,又是小学毕业,什么都不如别人,只能从事这一行业(受访者,董女士,51岁,小学毕业,现从事销售工作,编号060)。

(3) 没有职业期待。据调查,多数女性个体经营者都没有职业期待与规划,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只是为了挣钱。在实地观察中发现,在没有顾客光临时,有的女性个体经营者便在档口发呆,神情恍惚,目光呆滞;有的则三五成群,聊一会儿天就散了;有的则玩手机打发时间,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

(4) 子女教育问题。据调查,一些适龄已婚女性由于工作需要,不敢要孩子,已经要了的不能亲自照顾,担心影响生意。而孩子教育更是一大难题,由于白天在市场工作,与孩子接触不到,而晚上在家的时间又要忙家务,且劳累一天也没有多少精力关注孩子。因此,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在学习上,即使想给孩子指导,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学校老师或补课班。由于很少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和陪伴孩子,使得亲子关系较为紧张。

(5) 多重压力并存。女性因为在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在角色转换上很容易陷入困境。特别是如上所述的亲子关系,以及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都使得女性面临一定的压力。除了生活上的难题,工作环境也让她们备受煎熬。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行业也随之变化,竞争变得日益激烈。首先,服装流行趋势不断变化,自家的服装能否迎合购买者的品味,能否抓住流行趋势,都成为能否盈利或立足的关键。其次,货运等方面的成本不断增加,加上网络商城的冲击,客源大大减少,影响了既得利润的获取。再次,同类经营者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如何从同类经营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有时因为同类商品竞争导致她们之间关系恶化,或因为争夺客源发生冲突,使得她们的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最后,欠款也成为困扰女性个体经营者的一大难题。目前,市场是买方市场,主动权掌握在买方手中。若与客户索要欠款,那么客户关系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不利于日后生意的顺利进行。如果任凭客户欠款,结果只能是任由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长期外流,甚至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破产。虽然面临困境,她们却找不到减轻压力的方法,很少能够有效发泄。大多数时候,她们既不会向朋友倾诉,也不与丈夫谈及,只是自己默默忍受,觉得即使对别人诉说也没多大用处。基于此,本研究以性别角色理论与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等为指导,尝试帮助此类群体摆脱困境,使此类群体能更好适应职业发展趋势。

四、 应对策略

1. 社区工作方法

以各个社区为单位,对西柳女性个体经营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销售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技能等。培训结束后,联合各个社区进行知识技能竞赛,对表现优异的社区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后期持续跟踪与评估女性个体经营者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帮助女性个体经营者更好地创造营销环境,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如利用自媒体,将有关信息在网上发布,无论任何人只要登录网站就能够随时看到自己想看或者感兴趣的信息[6]。对于客户欠款及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社区等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的条约来规范市场秩序,使得利益纠纷尽量减少,改善营销环境,实现良性竞争。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建立更加适合的贸易发展体系[7]。同时,呼吁市场运作流程合理化,构建以信誉为本,操守为重的市场体系,制定相关文字合同,建立规范关系模式。

2. 个案工作方法

针对女性个体经营者自我认同感较低的问题,可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进行干预。运用性别角色理论,发掘女性个体经营者的优势,实现个性化的经营和管理。协助她们处理好多重角色之间的矛盾,培养精英,实现自我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庭和社区支持网络的建构,实现她们的优势重组。

3. 小组工作方法

利用服装淡季的某些时间,组织女性个体经营者成立减压小组,互通有无,实现信息的沟通和共享。不定期开展女性小组工作坊,随时关注女性个体经营者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她们的压力情况,查明压力源。如针对健康状态堪忧问题,开展健康方面的工作坊,并邀请妇科医生参与其中。一方面,增加女性的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实现面对面咨询,避免因工作无暇去做健康检查的困扰。通过互助小组的开设,建立女性个体经营者的人际支持网络,拓宽女性个体经营者的互动圈子,使女性之间充分互动,并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支持网络,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五、 结 语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多数女性都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和男性一样承担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女性个体经营者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她们的这种灵活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正规就业的压力,对整个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在从业过程中女性个体经营者会面临种种问题,政府、社会及各界人士需要不断支持这一女性群体的建设,为她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此外,女性个体经营者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在西柳服装市场工作的女性个体经营者,更应该抓住发展机遇。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帮助她们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大潮中立足并成为时代弄潮儿,将是女性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服装市场工作
全国服装市场运行呈上升趋势
网络环境下服装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探析
中小城市中的中小型服装企业产品设计快速反应研究
不工作,爽飞了?
论服装企业的技改
国内中小城市中服装的“快时尚”文化现象分析
即墨服装市场元旦期间生意旺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