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多头腹带在普外科术后防管道脱落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24肖慧平

医疗装备 2020年13期
关键词:腹带普外科导管

肖慧平

萍乡市人民医院 (江西萍乡 337000)

留置引流管是普外科术后的常见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患者病因、病情的不同,术后留置管道的种类、数量也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道护理的难度;同时,受患者自身及管道固定不牢固等其他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易出现管道松脱、引流障碍等情况,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甚至会直接影响手术及预后效果,造成不必要医疗资源的配置与使用[1],因此,非计划拔管的护理干预与预防,也是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2]。多头腹带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广泛,用于胸腹部,可缓解手术切口或局部创面的压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另外,该技术可有效预防切口、创面等裂开,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有效且常用的工具。有相关研究表明,使用改良式多头腹带可减少和预防管道脱落,常见类型有新型多头腹带、便携式多头腹带、医用多头腹带等[3-4]。本研究分析改良式多头腹带在普外科术后防管道脱落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肝胆外科使用传统多头腹带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使用改良式多头腹带防管道脱落后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6~85岁,平均(58.13±4.62)。观察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22~80岁,平均(59.09±5.1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于我院择期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2)使用多头腹带、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3)诊疗及护理配合度高的患者;(4)病因明确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感染性病变的患者;(2)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3)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4)平衡功能及协调能力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普外科术后的常规护理:包括疾病与术后注意事项宣教,手术切口观察与定期换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护,遵医嘱给药,导管护理等,患者出院前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工作。

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头腹带:为患者介绍佩戴相关的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利用别针将导管固定于床单或衣物上;嘱患者更换体位时避免牵拉导管,可摁呼叫铃获取护理人员的帮助调整体位,同时须嘱患者勿压迫、折叠导管。

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多头腹带:为患者介绍佩戴相关的注意事项,并以传统多头腹带为基础,用寸带在腹带棉布的缝线两侧增加系孔设置,共增加对称的6个系孔,便于多根引流管的固定,预防因导管数量较多而无法完全固定的情况;由棉系带连接系孔绑紧固定,在患者常规翻身活动时,不易引起引流管的脱出,同时在引流管下端与引流袋连接处(即宝塔接头),用橡皮筋打成双套结,固定于导管的管口,用长条形3M 胶带穿过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引流管下端,防止引流袋的脱出。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管道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管道滑脱、自行拔管、管道阻塞、管道扭曲或折叠等。(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填写方式与规范说明,并由患者,从入院环境、安全事项等20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管道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管道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管道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普外科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科室,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该科室接收的患者具有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且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部分患者需要在术后留置管道,如不同部位的引流管、导尿管、肠内营养管等,而大部分管道属于高危风险管道[5-6]。管道不良事件在术后护理服务中较为高发,包括管道滑脱、患者或家属自行拔管、导管受压、引流不畅等,均属于管道相关的非正常护理意外事件[7]。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将会直接影响普外科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一直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多需要使用多头腹带,以缓解手术切口的压力,改善术后疼痛情况。传统多头腹带,无防管道固定设计,从而导致导管固定无法依托腹带,只能用别针、胶带等固定于衣物、床单上,增加了导管滑脱的风险。改良式多头腹带在传统纯棉布多头腹带的基础上,增加了系孔设置,由棉系带连接系孔绑紧固定,并在引流管下端与引流袋连接处用橡皮筋打成双套结,固定引流袋管口,用长条形3M 胶带穿过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引流管下端,可有效防止引流袋的脱出;另外,改良式多头腹带在设计和结构方面均较为合理、简洁,易于操作,具有便捷安全、经济舒适等优势,且能够有效预防导管的脱落;同时,该技术无需先进设备的支持,价格低廉,在各级医疗机构内均可成熟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管道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普外科患者术后使用改良式多头腹带,能够有效减少管道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普外科患者术后使用改良式多头腹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痛,故而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普外科患者术后使用改良式多头腹带,能够有效减少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腹带普外科导管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你能分清孕妇用的托腹带、束腹带、固定带吗
束腹带,合理使用才美丽
腹带的研究与小儿外科腹带的改进
托腹带、束腹带,你会用吗?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