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CT 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2020-08-24张水先

医疗装备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主干节段灵敏度

张水先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景德镇 333000)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患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且由其引发的死亡病例数在各类心血管疾病中位居首位。对冠心病进行早期识别与干预是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基本保障[1]。目前,临床将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此方法费用高,并且还带有创伤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冠状动脉CT 成像具有可靠、操作方便及无创等优点,能够在一次屏气中完成扫描(无间隙薄层),在冠心病诊断中优势明显[2]。随着CT 技术的日渐成熟,CT 设备的时间分辨力得到大幅提升,且心率等因素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利用心电门控技术能够得到优质的原始图像,而借助后处理基础可以将冠状动脉主干及各个分支的结构、形态清晰显示出来,为病变部位的观察、评估提供方便,因而优势突出[3]。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冠状动脉CT 成像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78例,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的冠心病诊断标准[4],排除严重心律不齐、恶性肿瘤、其他心脏疾病(除冠状动脉疾病外)、既往有过敏史及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78例受检者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45~69岁,平均(52.7±5.1)岁;稳定心绞痛5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7例;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48例,经CAG 检查没有冠状动脉狭窄或狭窄程度<50%为30例。

1.2 方法

冠状动脉CT 成像:仪器为西门子双源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50~450 mA,层厚0.5 mm,旋准直320层×0.5 mm;检查开始前,嘱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25 mg×20片),将心率控制在75次/min 以下,并指导患者进行屏气功能训练;在检查过程中,引导患者行标准仰卧位,开展心脏CT 平扫,扫描从气管隆突下开始,止于膈顶;然后实施增强扫描,用美国Medrad 公司生产的Stellant D 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896,50 ml:33.9 g),浓度控制在360 mg/ml,剂量控制在1.2 ml/kg,预设阀值(300 Hu)触发自动扫描;完成扫描后,向三位图像工作站传送,并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2名专业医师审片。

CAG:依据Judkins 法开展经股动脉或者桡动脉CAG检查,对患者累及冠状动脉[如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与左主干(left main,LM)]及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记录。

1.3 临床评价

将CAG 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CT 成像的诊断价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率进行如下划分[5]:狭窄率>99.00%,即为Ⅳ级狭窄;90.00%≤狭窄率≤99.00%,即Ⅲ级狭窄;70.00%≤狭窄率<90.00%,即Ⅱ级狭窄;50.00%≤狭窄率<70.00%,即Ⅰ级狭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CAG 作为诊断金标准,a 为真阳性,b 为假阳性,c 为假阴性,d 为真阴性,计算冠状动脉CT 成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a/(a+c)=灵敏度,d/(b+d)=特异度,采用Kappa 一致性检验CAG与CT 诊断冠心病的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AG 与冠状动脉CT 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结果比较

排除血管解剖结构异常、图像质量较差及血管直径<1.5 mm 的节段,共检查节段761个,正常660个,狭窄101个(Ⅰ级25个,Ⅱ级41个,Ⅲ级35个);冠状动脉CT 成像诊断共检查出648个正常节段,狭窄113个(Ⅰ级30个,Ⅱ级45个,Ⅲ级38个);冠状动脉CT 诊断符合率为91.06%(693/761),其中,正常节段诊断正确601个,Ⅰ级狭窄正确22个,Ⅱ级39个,Ⅲ级31个。

2.2 冠状动脉CT 成像的诊断效能分析

CAG 检出48例狭窄,30例正常,而CT 检出44例狭窄,34例正常,将CAG 作为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CT 成像诊断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96.7%,经Kappa 一致性检验得知,冠状动脉CT 与CAG 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8,P<0.05),见表1。

表1 冠状动脉CT 成像的诊断效能分析(例)

3 讨论

冠状动脉分为左支主干与右支主干,左冠状动脉又可分为左回旋支/对角支及前降支等。冠状动脉各个分支彼此间处于沟通、连接状态,组建成一支庞大的网,将氧气、血液持续提供给心脏,如果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病变,会引发管腔堵塞、狭窄等,造成心肌供血缺乏,进而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严重者还会引发心肌坏死,最终诱发冠心病[6-7]。冠心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已达2.3亿[8-9]。冠心病发病急、快,病情凶险,对患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做好早期的诊断工作,对于该病并发症、病死率的降低有着积极意义。在诊断冠心病的各类方法中,影像学技术凭借其简便、实用、准确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应用。MRI 能够清晰显示心血管形态,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但此方法用时过长,而且对于小血管病变、钙化病变的显示并不明显,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0-11]。目前,CAG 已逐渐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CAG 检查创伤性较大、费用高,并且术后还易出现纵隔血肿、腹膜后出血及股动静脉瘘等并发症,所以临床应用也比较有限[12]。随着CT 技术的日渐成熟,诸如64排、128排螺旋CT 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应用,CT检查范围日渐拓宽,且此技术还有着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以及较快的扫描速度,能够消除心脏搏动伪影,获得比较清晰且全面的大血管结构、形态,因而能够对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准确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CT 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的符合率为91.06%,此结果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似[13]。相比于CAG,尽管冠状动脉CT 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情况,但准确率仍比较理想,从结果可知,经Kappa 一致性检验,冠状动脉CT 成像与CAG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由既往研究[14]得知,冠状动脉CT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特异度、灵敏度均>90%,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提示冠状动脉CT 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CT 成像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并可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主干节段灵敏度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介入诊疗中的指导价值研究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