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科技大学:七十载风好正扬帆

2020-08-23王立群曲明

山东画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橡胶青岛大学

王立群 曲明

因橡胶而兴,为橡胶而荣,因在行业领域的突出贡献,她,被称作『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十四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科技部杜邦科技创新奖。她,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化院现象』『科大模式』,成为山东高校政产学研融合之翘楚。

『南同济,北青科』,从山东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到中国第一所中德合作大学,她,以国际化视野培养优秀人才,成就中外合作办学之典范。

从工业建设之技术人才,到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建设者,她,坚守特色人才培养之路,跻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五十强。

七十载岁月悠悠,风物变迁;

七十载披荆斩棘,矢志不渝;

她,就是青岛科技大学。

橡胶黄埔特色立校

无论在青岛四方还是崂山校区,走进青岛科技大学的校园,你都会发现一处典型的雕塑景观——硕大的工程橡胶轮胎。这已经成为青岛科技大学的标志之一,每一个了解青岛科技大学的人,都能因为这一个景观,给你讲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且他们一定会告诉你,这里被称作“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青岛科技大学的七十年历史。

1956年,沈阳橡胶工业学校搬迁至山东青岛。她没有选择风景秀丽的海岸沙滩,而是将根扎在了当时的青岛老工业区——四方区。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里属于青岛沧口区,曾经汇聚了青岛最早的一批纺织和橡胶工业企业,并一度因是共和国的工业重镇而声名显赫。“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科特色就是我们的橡胶特色。”陈克正表示,“学校当年就是为服务国家橡胶产业发展需要,而由沈阳搬迁至青岛。”

1958年,学校更名为山东化工学院。“学校的五个本科专业中,就有两个与橡胶有关,分别是橡胶工艺和合成橡胶。其它也均是围绕橡胶生产的自动化控制。”

70年的时间过去了,青岛四方的工业痕迹已经逐渐淡化,青岛科技大学老校区的校门也已经开始被用“古朴”来形容。但是,70年的时光,却让这所专业高校完成了由单一优势学科,向多学科全面均衡发展的层级跳跃。

从橡胶的优势学科建设,到周边学科的交叉培养;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到优质人才的持续输出;从以优质人才为基础的科研平台建设,到高新技术成果的落地与转化,青岛科技大学在中国橡胶行业声誉日隆。

她以橡胶工业为核心,打造了材料科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三个特色鲜明的学科群,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了近5万名橡胶领域专门人才。建立起中国橡胶(轮胎)行业体系完备的研发平台,拥有了山东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企业研发中心等国家层面创新平台8个,数量居全省高校前茅。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更让青岛科技大学完成了学科建设的“质变”,而這其中,有一半与“橡胶”有着不解之缘。

橡胶,已经融入青岛科技大学的血液,成为青岛科技大学的DNA,“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实至名归。

政产学研共融共生

2019年5月,新华社发出长篇通讯,问道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他们选择的对象,是位列全球化工50强的烟台万华,中国唯一、世界少数拥有异氰酸酯(英文简称MDI)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企业。国家通讯社以一个企业为个案,剖析改革开放四十年国企改革之路,极为罕见。在机制体制改革的背后,技术才是一家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大筹码,而为万华提供这一核心技术筹码的,正是青岛科技大学。

20世纪90年代,因国外化工巨头封锁而难以实现技术与设备升级的烟台万华,陷入生死抉择时刻。要生存,就必须自主研发MDI核心技术。当时担任万华前身烟台合成革厂厂长的青岛科技大学77级校友丁建生,首先想到了母校一直默默耕耘的科研团队。奔着共同的目标,他们一拍即合。在一万多次试验之后,他们联手突破了世界上4个著名MDI企业对烟台万华的技术封锁。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具有MDI制造知识产权的国家。这一被列入20世纪中国化工100件大事之一的技术变革,不仅为国家盘活30多亿元国有资产,更为青岛科技大学赢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建校之始,作为化工部直属高校,我们就是为国家的橡胶化工工业服务,我们与行业的结合非常密切。”1959年,青岛科技大学前身山东化工学院正式成立的第二年,学校就召开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让教学、科研、生产密切结合。在校长陈克正看来,经过六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基因已经完美融合到青岛科技大学的血液中。

“我们的老师从80年代就开始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升级换代。”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马连湘表示,“90年代,学校已经形成了‘不找校长找市场的科研理念。学校对教师与企业的合作在政策上全力支持。”学校这种“放水养鱼”的策略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之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青岛科技大学的科研工作蓬勃发展,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国家“863计划”,从“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到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青岛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井喷,被社会赞誉为“小学校做大科研”的“青岛化院现象”。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特殊的政产学研模式开始在青岛科技大学盛行。“老师依托专业特长,以科研专利为基础,加上学生一起,共同创建学科性公司。这样一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我们称之为学科性公司。”陈克正表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软控股份。这个同样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为基础,由杜军、李勇、袁仲雪三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教师创建的公司,在2006年成功上市,成为青岛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软控,不但是青岛科技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第一平台,更是学生实习实践的最好基地。“现在通过老师的成果转化和核心技术支撑的上市公司已经有7家,有3家直接与橡胶有关,将来我们会有第8家、第9家上市公司出现。”陈克正表示。而曾经的“化院现象”,如今已经被称作“科大模式”。

2020年2月,《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发布,青岛科技大学以转让专利244件列中国高校第57位,列山东省属高校首位。

从“化院现象”到“科大模式”,青岛科技大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良性发展的特色之路,“学校也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服务我们依托的行业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陈克正说。

国际教育典范中国

在青岛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曾有一个独特的“赌约”广为流传。

那是2003年,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创办的中德科技学院正式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崂山新校区规划的中德楼,就是专门为此建。5月,帕德博恩大学帕尔教授来到青岛,面对一片空旷的工地,他不相信这个新校区能在短时间内建成使用,中德楼预定于10月3日的落成典礼更不可能如期举行。

作为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合作项目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之一,如今已经是青岛科技大學中德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李庆领,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尽管学校领导保证工程能如期完工,但帕尔教授并不相信。于是,帕尔教授与校领导打赌,赌注是一瓶香槟。”故事的结局是,帕尔教授在中德楼的落成典礼上,带来了一瓶香槟。

青岛科技大学与帕德博恩大学的缘分始于2001年,“在整个社会招才引智的大背景之下,引进外国智力和优质教育资源是国家一直倡导的。”李庆领回忆说,“教育的对外合作是社会对外合作的引擎,而对学生成才有利是我们最重要的原则。”那一年,中国正式加入WTO。那一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批准帕德博恩大学与青岛科技大学联合创办二级学院,一年后,这一项目被山东省政府批准,成为山东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211、985等名校的国际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对省属高校而言,我们对海外人才资源的引入更加迫切。”李庆领表示,当时国内通过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申报的合作项目有120多个,最终只会有21个能够顺利通过。“作为一所省属院校,在德国答辩期间遇到很多质疑,但我们在学科专业领域的优势,我们与中国橡胶工业的密切联系,最终让对方选择了青岛科技大学。”过程的艰辛已经被时间渐渐淡化,今天回忆起来,李庆领仍难掩兴奋与自豪。

“我们终于有机会培养具有中德两国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的高科技人才。在当时,能够走上国际就业舞台的学生寥寥无几。”2005年,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被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框架。如今,中德科技学院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更成为青岛科技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桥头堡。

“我们的国际交流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被德方视为中德合作的成功典范。”陈克正表示,在中德科技学院的示范带动下,学校又先后与美国特洛伊大学、加拿大温哥华岛大学、法国勒阿弗尔大学、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等国外大学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引进来”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探索“走出去”办学。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青岛科技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和橡胶谷集团三方合作共建的“泰中国际橡胶学院”在泰国曼谷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高校在境外设立的首个中外合作的办学机构,也是中国高校在国外设立的首个工科类、具有橡胶专业特色的学院。

今天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座全新的大学校园正在建设中。与普通的高校不同,她将是中国第一所中德合作大学,中国江北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她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是青岛科技大学二十多年国际合作办学探索的结晶——中德工业大学。在国内对德教育合作领域,“南同济,北青科”的格局已经悄然形成。

“如今,我们有一千多名学生在德国学习。在德国顶尖的工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仅青岛科技大学就有一百多名留学生,超过国内其他高校的总和。”陈克正表示。未来,这些具有中德双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的高科技人才,将为两千余家在德国落地的中国企业服务,而青岛科技大学的国际合作这块名牌也正因为他们,越来越亮。

文化育人弦歌不辍

从政产学研全面融合到大跨步迈向国际化,从打造中国橡胶工业黄埔到全面服务中国工业互联网建设,青岛科技大学所作出的努力都围绕着高校的核心命题——人才培养展开。在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青岛科技大学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企业“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就是好用”的朴实评价,更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高褒奖。

“2006年,我们提炼出了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陈克正表示,“文化是支撑学校走到今天的精神力量。学校70年的历程,与橡胶密不可分,橡胶材料本身的特质也已经与学校的特质完美融合,融入到每个科大人的基因之中。这就形成了科大人独有的‘橡胶品格——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朴实无华、敢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一代代师生的熏陶与教育,让青岛科技大学从人才教育薪火相传,成为社会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与很多教师与学生一样,陈克正就是一步步被科大精神吸引,从而成为这个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1989年进入科大,在这里工作超过30年,做校长一年多。其间因为攻读博士和赴美留学,两次离开青岛科技大学,但最终都选择了回来。科大的学术氛围吸引着我,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是一个青岛科技大学人。”从教师岗位到管理岗位后,陈克正先后分管过招生、教学和学生工作,这让他对学生管理和培养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做学生工作,没什么大道理,把学生当自己的亲人,一句话足矣”。

两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汪传生,已经为学校培养出102名硕士、18名博士,指导11名博士后,他的教育理念与青岛科技大学一脉相承。“如果一个老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他也培养不出具有工程完成能力的创新学生”,“解决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比发表一篇文章更重要”。

这些处在不同岗位的“师者”,为年轻的学子们创造优越的成才环境。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学科作用的“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巩固第一专业能力的同时拓展跨学科能力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在青岛科技大学实践指导教育的理念下,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青岛科技大学更是将他们与企业的互动应用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细节中,“产学研合作有效解决了灌输式教育的缺陷,改为需求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汪传生表示,“每年八九月份,学校会举办人才培养反馈调研。对企业和毕业学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反馈,从而指导学校下一步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如今,青岛科技大学是教育部评选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学校”。

“7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已经由当初单一学科的工科行业背景的学校,发展为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型、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陈克正表示,“70年发展,历经风雨,我们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橡胶化工行业发展历程中,做出了一个高校应有的贡献。”

但,“70年并不长!”在陈克正看来,与百年老校相比,青岛科技大学依然年轻。新的教师力量在为学校不断提供向上的动力,新的学科建设也让青岛科技大学以更快的速度拥抱时代、参与未来。“结合青岛市打造互联网之都的宏观规划,我们正筹备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学校智能制造的丰富经验,专业的学科硕士、博士点,新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制造机器人专业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与龙头企业合作组建的工业互联网的教育联盟也在逐步成型。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也将在校园率先实现。”陈克正表示,放眼未来的同时,传统强势专业也在不断加强,在学校成立70周年之际,一座高标准的全国第一个橡胶博物馆也将落成。

(未署名图片由青岛科技大学提供  编辑/王立群)

七十载波澜壮阔,七十载砥砺歌行;

七十载积蕴厚重,七十载开放共融;

七十载教泽绵长,七十载无问西东;

七十载,科大正青春!

猜你喜欢

橡胶青岛大学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至善
自制橡胶骨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印度橡胶进口量减少,国内橡胶供需不平衡
印度橡胶产业要求撤销进口橡胶税
美丽的青岛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