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模式

2020-08-20耿海洋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耿海洋

摘   要: 新媒体已成为当下社会生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话语传播模式和手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话语也更具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并推动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然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大众化、碎片化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我们要遵守正确的价值理论,强调话语的权力,完善学科理论体系,遵循新媒体传播发展规律。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模式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对思想宣传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志们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中国特色哲学和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社会主义哲学科学提出了许多方法论的指导,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更加完善。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气魄。

一、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逻辑前提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状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趋势越来越强,如今话语体系建构方向明确、内容充实、传播方式多样化,吸引更多群体加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时代的发展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连更紧密,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勇迎挑战,不断完善自身,更适应新时代大众的要求,推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与发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断发展和充实,满足新媒体政治教育思想发展的需要,强调并突出新媒体时代的新媒体素养、新媒体行为准则、新媒体教育等方面。

(二)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必要性

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播媒介日益增多,新媒体受到大众喜爱。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性更快且更广,教育效果好,更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传统媒介主要看视频和文本阅读,像杂志、报纸、新闻等,这些传统吸收信息方式虽然更让人信服,但很容易让人失去兴趣,教育效果不佳。因此,新媒体传播媒介便出现了,它以更便捷更快速更易于人接受的方式占领人们的生活,吸引大众的注意。如知道、慕课、学习通这些平台等,使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开展。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转变更为重要,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挑战

在新媒体高校思想不断推进的情况下,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困境,最主要的是新媒体所处环境复杂多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挑战,新媒体平台建设不够完善,话语建设理论相对滞后等。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多变

因为虚拟性质的新媒体空间,信息传播更加方便且信息传递门槛较低,相对难以追究。不良社会思潮的客观事实在新媒体领域传播更快、更广泛,不良的社会思潮对青年造成不好的引导,导致一些大学生难以辨别好坏。

(二)思想教育话语权面临挑战

由于多重话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解释力及传播话语的力量变弱,当教育主体进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反映在社会成员的认可程度,主体话语的吸引力减弱,教育的主要学科话语力量被削弱等。

有几个主要原因导致教育主体化受到挑战和影响:网络教育平台的不完善,导致信息的多元化和碎片化。如今,人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碎片化的多源信息,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快速传播,并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使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也发生了变化。教育主体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舆论的辨别力、引导能力和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等方面。

网民的多样性需求要求教育主体应该具有判断公众舆论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需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如果教育主体不具备准确判断错误信息的能力,然后进行思想引导,可能导致错误思想和言论的传播,削弱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新媒体话语传播平台建设不完善

目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平台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有效传播平台比较单一,信息传播较为滞后,不能及时将网络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影响新媒体教育的功能。因此,在信息时代,话语传播平台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搭建灵活适用的新媒体平台,聚合多渠道的媒体资源,是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今,抖音、快手、微博等都是流量比较高的平台,其他成员网站的点击率相对低,因此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影响。单一的话语平台,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信息量减少,不易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平台单一导致信息的互联存在障碍,降低信息沟通效率,功能发挥不足致使人才资源浪费。为清除全面信息化的障碍,从话语的角度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让教育主体能更便捷地掌握受教育者的情况,为落实精细化教育和人性化帮扶做好准备。因此,通过整合增加新媒体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可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

(四)思想政治话语建设理论滞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我们要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实现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

一是话语的权利在以往话语模式中影响较大,社会成员的话语影响较小,更强调话语的权威性和话语内容的单一性,灌输的思想教育相对较弱。在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前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当是有效的。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普通大众获得了个体话语权,拥有了自由表达的平台,话语权日益分众化,以往的话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话语主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社会成員沟通和接受的过程中,这种完全被动的信息接收方式容易产生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效果。

二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转型滞后。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说教话语成分较多,案例不足,导致内容与现实生活不能密切关联,使教育对象接受度较低。当今社会大众受新媒体文化影响较深,对新媒体话语感知力较强,对短小、简洁、新颖的话语的识别度较高。教育主体要树立话语转换意识,将学术话语转化为自然语言,转换成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大白话,在温馨互动中与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大大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三是话语符号转换缓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注重宏观叙事,没有转换为现实需要的微观叙事。当今,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日益多元化、碎片化和快餐化,导致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缺乏微观叙事,一些社会成员不承认、不认同、不接受这种话语表达方式,甚至对话语传递的信息与价值产生怀疑,很难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

方向正确才是行动的基础,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话语的核心力量,完善学科理论体系,遵循新媒体传播发展的规律。

(一)遵循正确的政治理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有明确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敢于在风浪中搏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涉及政治方向,关于意识形态安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训新一代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已经逐渐从一种具体理论上升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如果迷失了正确的方向,那么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目标,因此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党的思想领导,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完善学科理论体系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交融发展正成为一个话题热点。显然,任何新主体的发展都伴随着主体独特的话语体系,主体的发展必然会促进话语体系的发展。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相应的话语体系,这就需要一个结构完善、逻辑严密、说服力强的话语体系。在学科发展方面,我们要建设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引导方向,加强新媒体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构建全新的规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的基本符号,是当代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支持。”总书记的讲话对新媒体话语体系、学科体系提出了要求和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学会融会贯通。

(三)遵循新媒体传播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要害处、关键处下功夫,在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为服务党和国家全局事业做贡献。在具体工作中要准确把握网络公众情绪的形成和演化,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注重网络引导、化解公众情绪,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环境和大众心理。我们要把握新媒体传播的重要规律,认识新媒体的特点,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进一步提高运用新媒体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尊重客观规律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新媒体作用的发挥需要独特的共享性规则、时效性规则和互动性规则。要树立正确的共享理念,收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实现共享载体、共享资源。不仅提高了公共话语平台的品质,还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教育需求。遵循共享资源、遵守适时规则、顺应时象性规律是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接受反馈的实效性表现,需要及时收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并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融合,及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反馈调节机制,加强话语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交互,实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多样化的互动平台和渠道,让双方得以方便快捷、充满乐趣地沟通,避免失灵、低效甚至无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6]彭兰.新媒体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刘建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三重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5).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