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

2020-08-20郑瑞

文教资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高校教师互联网+

郑瑞 谭 娟

摘   要: 自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互联网+”理念迅速席卷全国各个行业。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的融合,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在此新常态下,高等教育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提高信息素养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教师    角色转变

2015年首次确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概念真正进入大众视野。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与推动者,将移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逐步与教育行业融合,未来高等教育变革将会与“互联网+”理念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转变

为紧跟教育科技国际化的时代步伐,十三五规划策略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和组织变革,提高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继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理念之后,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互联网+”教育开始全面颠覆发展模式。“互联网+”教育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为目的,革新教育思维方式为抓手的多举并措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体系。“互联网+”对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相应发生转变,高校教育将着重面向资源共享、个性化自主学习、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等方向。教师专业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便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网络时代的工作量较重;三成教师表示,虽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但教学思维方式仍很传统;五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技能有待提高;另有一成五的教师认为,由于与学生和家长联系的增加,教师私人空间被挤压。《中国教育报》官方通过微信调查,有近6000人参加了投票,结果显示,近九成的教师愿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便捷。在课堂教学中,一半教师经常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三成教师经常使用现代通讯工具,如QQ、微信、MOOC等为学生解答问题,42%的教师通过微信或QQ与家长就学生的学习及在校状况进行交流。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2]“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并提出“在各级学校建立信息监督员制度,并在一定规模的高等学校建立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因为加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人才战略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

1.“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性。

教师角色是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具体体现,代表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地位和身份,不仅包括社会和他人對教师行为的期望,还包括教师对自身行为的理解[3]。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方式方面发生了变化,由此教师角色相应产生转变。

(1)从教学的决策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主体功能发生了变化: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承担着知识传递的功能,代代相传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语音输出传递给学生,知识被复制和再分配。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冲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充分开放了教育资源,所以教师应主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从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变为协作学习的组织协调者。

按师生活动的关系水平将教学模式分为三大类别:以教为主的模式、以学为主的模式和综合型模式。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是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者,还承担着课前教学视频的制作、课中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组织者角色。“互联网+“时代,QQ群、微信、蓝墨云班等网络平台为师生相互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网络环境。在课堂中,除正常教学外,教师可通过相应软件丰富课堂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从旧课程的执行者变为新课程的研发者。

在传统高校教育过程中,课程的实施主要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模式。教师只有执行权没有更改权,教学内容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教学缺乏个体性和创新性,导致一方面教学缺少针对性,不能做到全方位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容易形成对教师教学的依赖性和懒惰化。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切实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将课程开发与学生学习需求相融合,寻求适用于本校教学、学生发展的方法。

(4)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信息资源的整合者。

传统教育模式下,课堂中知识的传递过程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递过程,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知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由于长时间学业不济产生习得无助感。其次,从知识的广度来看,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受时间、空间及知识量的限制,学生可接受、了解的信息较为局限,不利于落实大学“通识教育”理念。

2.“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发展趋势。

(1)在线开放课程,提高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公开课程不仅是单向知识的输出,课程发布后,评估评价、信息获取、建议反馈和交流动也随之而来,提示与支持课程发布者更新信息、修改视图、优化资料,为此类课程再次注入新的活力,如此循环往复。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国家应当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索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高等教育等公共服务新途径[4](68-70)。

(2)基于录制和广播的自诊断教学观察可实现更有效的教学反思。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展现专业技能的舞台。录播室在现代教育技术中越来越普及,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老师根据录播室课堂教学情况,采取自诊式教学观察,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两次教学录播的记录,基于可见和真实教学行为在更有效的教学反思,锻炼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上。

(3)“互联网百度+”,激发教师的活力,开发潜能。

从社会价值层面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幸福感。只有教师的创造力与贡献度获得充分认可、他们的付出备受尊重、传播的知识受到重视,教师们的活力才能有效激发,并持续健康发展,“互联网+”正是这样的理想之路。基于以上特点,高校教师身份角色的转换已成为必需,部分教师数字化意识薄弱,缺乏主动借助信息化开展教学的意识;个别教师信息化教学方式片面单一,教学能力亟待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知识素养缺乏、结构体系良莠不齐;高校没有制订针对教师信息化结构与素养提高的系统性方案与规划。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角色转变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教学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此变化过程中,高校教师需做好以下准备:

1.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师身份转型。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基本态度,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信念。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网络工具,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现代化,优化教学管理和课程改革;促进微课、慕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完善与应用。

2.改善政策制定,加强教师培训。

我国《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计划和作用,我们应该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利用数字教育平台,实现网络教育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作,实现在线教学与离线教学无缝连接,形成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

3.优化教师文化,表现教育本质。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网络上获取知识的速度比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的速度要快,而且更加方便,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如果能充分发挥网络传授知识的功能,教师就可以有很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高校教师要成长,不仅要增强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精神品质,对学生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实现教育目标,必须在与学生相处中发挥情感作用,培育更高层次的人才。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必须依靠教师文化的角色重构角色。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更轻松地学习,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要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师生信息水平上的积极作用,同时需要避免互联网鱼龙混杂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要增强高校教师的“引导者”“领航者”的政治意识与职业担当,就要从高校学校制度规范与完善、教师职业的自主强化学习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

[2]方德英.信息化环境下多校区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3]杨哲.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以陕西高校为例[EB/OL].http://www.ict.edu.cn/news/n2/n20150724_26561_2.shtml.

[4]王德炎.信息化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转型[J].教育评论,2010(1).

[5]韩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4年度课题“基于应用推广视角的美国优质信息化教学案例研究”(立项号:146242146)。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高校教师互联网+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