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篇关于蝙蝠的小说

2020-08-20胡平

北京文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南翔天坑蝙蝠

胡平

一场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震动了世界,改变了许多世人对于世界的印象,当然,也会引起世界各地作家的深入思索。可以想见,在不远的未来,疫情文学将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类型。

在中国,南翔的《果蝠》应该是最早涉及新疫情现象的文学作品之一,尽管它只是短篇小说,但已显示了作者切入当下现实的极其敏感,敏感到当众多作家还处在回味之中时,他已经进入创作。

故事涉及蝙蝠,这一在疫情中令人闻之色变的飞行动物。果蝠是热带亚热带蝙蝠中的一种,小说内容即围绕着南方某地如何应对溶洞中的果蝠展开。

目前,对于蝙蝠是否为携带新冠病毒的宿主,尚无定论,正在进行多方面科学研究,但国家已高度重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近期,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拥护,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对野生动物界的破坏导致对人类自身安全的威胁,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果蝠》的出现,正建立在这一社会共识的基础之上,相信会引出许多读者的浓厚兴趣。

我们在小说里能够读到一些最新的场面,譬如,“上下检查严格了,县乡一些公开或隐藏的野味店铺起码表面上都收敛了”。这些野味店,以及相联系的地下供应链,曾经为了谋利,不顾国家三令五申,想尽办法偷猎野生动物,现在终于受到了严肃的清查。至于那些“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什么都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不吃,什么都吃”的人们,也到了不得不收敛的时候。

但也许正是这些什么都吃、对野生生命毫无怜惜之意的人们中的一些人,在新情境下,又转向另一个极端。作品里写到,“有一拨人”盯住了该县玉笋山天坑溶洞里的蝙蝠,说是要对蝙蝠斩草除根,才能杜绝病毒卷土重来。这拨人不仅制造起舆论声势,还真要动身下天坑去寻找。我们的许多事,都坏在这种愚昧无知又不乏愤懑之情的人的手里,什么形勢下,都有他们搅浑水的余地。《果蝠》的看点之一,就是动用笔墨勾勒出这类人的存在,文字虽不多,却关乎一种新的文学典型。

面对疫情威胁,最需要的是科学的态度,作者选择一位动植物分类学专家刘传鑫作为小说主人公之一,正有力突出了这种现代理念。在当地林业局受到舆论压力,准备对果蝠下手时,他及时赶到现场,在县领导召开的会议上作出有理有据的重要发言,特别解释说,果蝠身上肯定能找到不止一种病毒,但这类动物种类很多,不可能把它们全部消灭。去围剿果蝠,不但破坏生态,还只怕将更多的病毒释放出来,使得病毒寻找新的宿主,完成从动物向人的迁移。他的坚持终于使县长下定不去乱动,将所有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保护起来的决心。写这篇小说之前,南翔显然作了不少专业方面的调查研究,才成功塑造一位有人格磁性和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形象,也使小说具有实用的科普价值,拓展开读者的知识视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批评过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地方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有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小说中那个地区,后来也出现了要求将溶洞里蝙蝠全部扑杀的情势,但有趣的是,数万只果蝠们似乎事先有所预感,一夜间倾巢离去,踪影全无。这个结尾出人意料却很精彩,留下无穷韵味。它造成奇异的想象空间,又含蓄象征出大自然某些深邃奥秘的本原——面对造物,人类的认知还远未穷尽。

南翔不愧为一位老练的资深作家,他深谙小说的配方,善于在现实与文学间进行调和,避免了题材的生硬处理。文学院教师肖小静的出现,本与主叙事无关,但她与刘传鑫间微妙的情感关系,成为拽动读者神经的一条无可缺失的线索,共同营造起表现知识分子情愫、精神向度的温馨氛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好的小说才是这样,它永远大大丰富于骨感的主题,带给我们呈现完整人物和人生的鲜活样态。

还应该提及,小说的老到,也体现在通篇叙述的润滑和恰如其分的修辞中,其间鲜有言辞梗阻之处,加之细部处人情达练的表达,更使作品显得不易被挑剔。认真的读者可以发现,作品里所有对话段落不用“说”字,一律以“道”述之,大约出自作者的有意追求,也形成了文本的一种不起眼的特色,流露出作者写作的匠心。

责任编辑 白连春

猜你喜欢

南翔天坑蝙蝠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墨西哥神秘“天坑”面积迅速扩大
父亲后来的日子(散文)
南翔小笼包和陈年香醋
蝙蝠
南翔小笼包
广西境内现420米深天坑
别怕蝙蝠
蝙蝠为什么倒挂着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