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2020-08-15赵飞陶玲

关键词:医科医学生心理健康

赵飞,陶玲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较差,因此,教师应加大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1]2017 年12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大数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满足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趋势,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提高临床医疗质量、促进人类健康至关重要。这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加强大数据时代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据”的年代,在大数据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大数据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场技术革命和经济革命,更是一场教育革命。在这场教育革命中,我们必须积极接受和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强大优势,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意义。

1.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整合应用是推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量化和去经验化的重要举措。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数据使用的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应用成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颠覆和改变着人们探索世界的方式。比如,将学生的校园卡与图书馆借阅系统、宿舍门禁系统和网络访问信息系统接入到大数据平台,可以掌握当前学生的作息学习时间、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生活出行和消费方式等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形成学生个人的生活轨迹和生活规律,就可以深入探究和观察到医学生在正常和异常状态下的较为直观的数据信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数据恰恰能够打破和克服过去的传统研究的时空局限性,采集和跟踪能够做到“无痕”,能够快速直观地拿到数据分析处理结果,极大地节约工作的边际成本。大数据可以对医科院校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处理和科学分析,扩大样本容量,有效解决原先研究中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调查者个体情况,及时掌握被筛查出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个体,形成初步基本判断,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关注并开展有针对性地帮扶、引导、教育,以较低的成本对筛查出存在异常行为的学生信息进行横向现实对比和纵向历史对比,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

3.大数据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数据资源。伴随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社交网络诸如微信、微博、QQ、贴吧、论坛等媒介系统都会产生大量的网络数据信息。“相关研究表明,大量的网络数据正在成为研究者观测人类个体和群体心理行为特征的重要资源。”[3]这些表面看似普通杂乱无章、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数据信息,其本身可是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有很多规律性、价值性的重要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充分挖掘和深入研究,发挥大数据独特优势对医科院校学生个体心理行为进行数据解析,利用大数据思维搭建老师和学生直接进行交流的数字化信息平台,避免出现“数据沉睡”、“数据孤岛”等现象。

二、客观分析大数据时代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有研究发现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大数据的到来和快速发展,为我们开展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克服和解决了很多问题,同时也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

1.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大数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量信息”和“信息爆炸”,将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整合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整理、组织、分析和集成等一系列数据收集和待处理工作,再逐步进行建构数据分析模型、经过科学合理评估,最终测试数据结果是否与预设目标一致是数据处理分析的最终目标。大数据本身的特点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大数据信息的碎片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特点冲击和侵蚀着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我们都知道很多大数据都是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当前高校没有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基本上都处在割裂分散的状态,数据统计分析与指导工作应用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出现“数据孤岛”、“数据碎片化”、“数据沉睡流失”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难度。由于大数据信息的碎片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特性,对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标准的大数据信息如何有效存储和管理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将这些碎片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信息中的不良负面信息进行有效过滤,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全过程数据分析处理已经迫在眉睫。

3.有害的数据信息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数据信息量非常庞杂,这就不可避免充斥着一些负面、不健康的数据信息,直接对医学生个体造成的影响难以估测。恰恰医学生正处在心理不断成熟和发展关键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异常和产生心理问题。由于当前大数据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重视程度还不够,不能适应和满足大数据时代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要,很难满足和达到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加之医学生课程学业负担较之其他专业负担更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医科院校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实效。

三、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变化和新形势,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中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资源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1.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数据思维和分析意识。现如今校园心理健康数据基本上处在无数据时期。[6]很多高校目前运用大数据对学生心理成长记录和评估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状态。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领域,更加需要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加强大数据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实现数据的互通、流动和共享。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观念,树立大数据思维和分析意识,充分认识到大数据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效整合学校各领域和各环节的“孤岛”数据,实现学生数据信息向知识与行动转变,营造良好的大数据工作氛围环境,实现学生关联数据的有效整合。

2.建立和完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库。大数据时代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在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信息背后的潜在价值,对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进行实时动态记录监测,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机制,建立和使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记录数据库。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关联性深入挖掘、综合利用,探索和研究数据之间深层次关系,更好利用医科院校附属医院的优势,及时掌握医学生个体的情感变化、学习情况、生活状态等数据,对学生个体出现心理异常时能够及时跟进,建立医学生心理咨询、测试档案,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旨在帮助医学生摆脱心理问题,促进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

3.改革和创新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截至2018 年6 月30 日,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7.88 亿,其中20~29 岁的互联网用户比例为27.9%。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7]可见,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和网络媒介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更愿意表达内心感受的主要途径,在医科院校也是如此,这会产生大量的实时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医科院校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架构的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作用,帮助医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学生心理行为的特点,更好地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反馈教学意见和表达自身心理需求,有助于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合理科学利用数据信息,创建个性化的心理服务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互动,提高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4.加强医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适应大数据科学分析和处理的专业大数据人才团队,这也是医科院校具有的独特优势学科,更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心理异常行为,正确面对和预防精神疾病,做好大数据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定期运用大数据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动态跟踪监测关注,加强与医科院校附属医院的协同沟通,有效采集收集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信息,掌握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环境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心理需求,为大数据时代的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

大数据时代,万物数化。医学生是我国医疗研究行业与医药卫生事业的后备力量,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心理素质与身体基础等都与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关系密切。因此,医科院校必须在育人过程中强化大数据思维和数据分析意识,创新和改革大数据时代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丰富和完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巨大优势,促进医科院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时代医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医科医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探究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医者难自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