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社交“圈层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基于福建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2020-08-15

关键词:圈层社交思想

方 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一、引 言

互联网的崛起使自媒体不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并由此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社会关系。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的主要群体,他们诉求表达的主阵地在网络空间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信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把控,事关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和管理,也事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意义。”[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根据不同网络平台、不同网络社群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形成有的放矢的新媒体矩阵。要跳出高校看高校,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

2019 年8 月30 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4.6%。职业结构方面,在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21 亿,占手机网民的96.9%。微信朋友圈、QQ 空间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3.4%和58.8%,微博的使用率为43.2%[4]。网络社交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圈层内的信息传递呈现独立、封闭的传播特点,为一些负面消息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庇护。圈层化成为了网络自媒体环境下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一道信息交互屏障,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困境。破解圈层化困局、重构新型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权体系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权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二、概念梳理

1.“圈层化”概念的提出。对于圈层化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德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他指出,城市作为圈层结构的中心点,对其他区域的经济促进作用与二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呈现非线性反比关系(即距离城市越远,作用呈非线性衰减趋势),从而构成在发展格局上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在空间分布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圈层状依层次向外扩展的局面[5]。之后,该理论不断发展演变,成功应用至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研究领域。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圈层可以被理解为以圈层核心组织者为中心与若干圈层从属者发生强吸引作用以及各圈层内部成员之间形成无数隐性网状链接关系所组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现如今,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态呈现出以自媒体移动终端为媒介,以现实的血缘、业缘、地缘为熟人关系链纽带的特征,形成以“己”为圈子中心,观点交流、思维碰撞、兴趣共享的虚拟交流圈层。

2.网络社交“圈层化”中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话语权,起源于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他在《话语的秩序》中首先提出“话语即权力”的观点,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依次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6]。在福柯看来,话语是人类存在的重要前提,话语权中的“权”是“权力”而非“权利”,话语权并非指人们能否说话,而是话语背后隐藏的权力的博弈,是一个人或群体能否有效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重要标尺。话语权彰显着一个人的影响力与价值,决定着个体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当中所处的位置高低。关于话语权的研究,国外学者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等[7]。圈层是话语传播的产物,是话语权得以实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3.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学界虽然在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权困境和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看到了现阶段大学生网络社交存在着圈层化特征,分析了圈层化现象对掌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权带来的新挑战。但以往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层面的分析,尚缺乏对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的社会学根源以及针对圈层化特点、分析其社会学理论根源,精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权的解决路径,建构符合现阶段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研究。

三、调查样本来源及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的是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按照各高校在校生数5%的等比例确定抽样学生数,随机确定调查对象,约1.3 万名。调查对象为13 所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校大学生。2019年3 月启动问卷抽样调查,至6 月调查完毕,在上述高校抽取了1.25 万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13 万份,有效回收率为90.4%,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本研究分别从关系层面、行为层面、认知层面和结果层面等4 个方面出发,包括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自我表露、网络人际关系以及网络社交依赖等4 个维度,共26 个指标,通过自编《福建省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调查问卷》开展调研工作。

本次抽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从性别分布上,男性大学生为42.7%,女性大学生为57.3%;从就读年级分布上,一年级占18.6%,二年级占23.8%,三年级占43.6%,四年级占14%;从专业分布上,理工科为31.6%,文科为25.8%,经济管理类为27.9%,艺术类为9.9%,其它专业为4.8%;从生源地分布上,来自省内的为68.9%,省外的为31.1%;省内生源中来自城镇的为65.6%,来自农村的为34.4%;省外生源中来自城镇的为57.9%,来自农村的为42.1%。

四、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征分析

1.网络社交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较高。对网络社交使用总体情况的调查显示,98.1%的大学生选择用手机接入社交网络开展人际交往;从时间上看,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利用移动社交网络开展人际交往年限超过5 年;从使用频率来看,45.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移动社交网络开展社交活动的频率在10 次以上;而在调查对象中使用最多的移动社交网络APP 排前三位的分别是:QQ(91.2%)、微信(80.3%)和微博(69.1%),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以小红书、抖音为代表的自媒体软件已超过百度贴吧。

调查显示,53.68%的大学生同时使用2~3 个社交软件,31.58%的大学生使用3~5 个,10.53%的大学生同时使用5 个以上的软件参与网络社交活动,只有4.21%的大学生只使用1 个。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同的网络社交软件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微博查阅最近消息、跟踪热点事件;微信及微信群(朋友圈)与家人、朋友互动;QQ 联系班级同学,获取小团队的文件传输与共享;融入小红书、豆瓣、抖音等新兴自媒体软件,聚类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似的网友参与网络社交。

2.大学生对网络社交行为的依赖度较强。调查显示,将近70%的大学生都认为网络社交行为对日常校园生活是必不可少的。39.5%的大学生每日登录网络社交平台的累计时间在2~4 小时,37.8%的大学生累计时间在1~2 小时;48.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2 小时之内不参加网络社交就会感到不适,36.56%的大学生选择的是24 小时内,11.6%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周内,仅有3.6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因为不参与网络社交而感到不适。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社交的依赖度很高,以网络社交平台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和渠道。

3.网络社交行为“人格异化”现象明显。网络社交平台上,个人的形象是虚拟的,是通过一个个标签塑造起来的。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却又是真实存在的,QQ 上一个个跳动的图标,微信上显现的红色数字,抖音中不断更新的小视频等等内容均显示网络社交真实互动的一面。网络社交行为是一个虚拟与真实的混合体,每一位真实的人都戴着面具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真实的互动。调查显示,5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一些,不太明显”的表现与现实中不同的一面,26.35%的大学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与现实不同,14.7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上的自己等同于现实中的自己”。

4.网络社交圈层选择的自主性。圈层的概念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决定组建或者加入哪个圈子,决定自己在不同圈子中的参与程度,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朋友圈、同学圈、工作圈、生活圈、爱好圈等。调查发现,47.8%的大学生拥有10~15 个网络社交圈子(包含微信群、QQ 群等网络社群平台),26.1%的大学生拥有15个以上的网络社交圈子,仅有5.68%的大学生拥有5 个以下网络社交圈子;社交圈子中,以同学圈(35.1%)占比最高,其次是爱好圈(30.92%)。在圈层的形成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体独立性、选择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5.网络社交圈层的封闭性。调查显示,60.1%的大学生倾向于接收来自“圈层”内的信息和观点,69.56%的大学生排斥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言论,尤其是不同圈层之间的论点。36.84%的大学生认为会受到圈子中言论的影响,引起个人思考或认可;30.53%的大学生认为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24.21%的大学生对圈子里某些观念“没感觉,不知道有没有”受到影响;仅有8.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意志坚定,不会受影响。可以看出,圈层化使得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上产生了依赖感,他们最大限度认可圈层内的观点,无限放大圈层外持不同观点的群体。社交网络使得大学生用户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大学生在自己认可、自主选择的好友圈进行分享,制造实时话题进行联络。在圈子里,抹杀了个人意志,使得圈子内的好友总是围绕大家所能共同接受的话题展开交流,容易与外界脱离,形成思维定式。同时,由于社交网络特有的即时性和传播性特点,极容易被圈子中所谓的“意见领袖”利用,通过制造传播谣言以及与社会主流不符的偏激思想,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将思想政治话语权旁落。

6.网络社交圈层“意见领袖”的崛起。调查显示,16.4%的大学生在圈子中以观望、潜水为主,基本不说话;21.9%的大学生会在所在圈子中主动发声,发动话题,主动邀请好友展开讨论;61.7%的大学生不会主动发声,但会在有人发起话题后参与讨论。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子中,59.8%的大学生认为圈子中有固定的某些人群热衷于设置议题或引领舆论导向,且积极参与话题互动。“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圈层中的效应,即在圈层中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大学生就会形成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大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由此一来,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几经反复,便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小,这样的循环,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圈层化”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关系,决定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成功构建关键取决于信息交互渠道是否顺畅。网络社交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开放空间,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互相交流、信息共享、顺畅沟通。圈层化形成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层级,层级带来信息屏障。如果存在信息屏蔽,割裂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则会造成关系淡化甚至对立。

1.传不到:主流思想无法精准推送。圈层化带来的网络社交活动圈子的封闭性和稳定性,给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使得大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圈子里能无所顾忌地释放个性和展现自我。然而,正是由于圈层化封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大学生有自己信息选择通道,在信息的获取和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性。主流声音很难保证与大学生同频共振,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往往较为生硬,还未摆脱传统的说教式,大学生在主流声音面前常常选择性失明,在圈层化的稳定性和封闭性的影响下,主流声音很难精准地传递给大学生。

2.猜不透:思想动态无法精准把握。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圈子中往往呈现较为真实的自我,且圈子多是熟人场景,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圈层中所表现的思想动态较为真实而客观。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信息交互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圈子中连续发布的动态以及不同时段的信息内容综合判断圈子中的大学生近期思想状况的发展情况。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把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没有深入大学生网络圈层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造成工作极其被动;另一方面,网络圈子的封闭性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精准把握设置了准入门槛,造成无法精准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3.截不住:网络异见无法有效屏蔽。在自媒体和即时通讯软件大量普及的今天,网络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虚拟的、未经证实的伪信息,网民对于事件的猎奇心理超过对事件真相的探究,全民进入了“后真相”时代。网络社交上的个体正是因为某种相似特性、对某种文化认同、能满足自身情感需要,经聚合后形成了网络社交圈子。圈子中的成员对议题往往认识统一、观点一致,因此,对他们认为合理但不符合主流思想的网络异见往往无法有效屏蔽。网络社交圈层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信息传播渠道,利用这个渠道可以进行信息的向内收集和向外扩散传播。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这两个渠道上都无法进行有效介入,更谈不上对网络异见的有效屏蔽。

六、破解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的新思路

通过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广泛社会调查后所呈现出具有典型“圈层化”特征的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自主性、互动性以及网络化特征日趋显著,呈现明显的“圈层化”现象。大学生表达多样、诉求多变,对话门槛形式和方式升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青年大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就要打破与大学生区隔的“玻璃幕墙”,掌握大学生网络社交规律,利用好、发挥好、使用好网络社交平台。

1.圈层的内涵与提升: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概念区别于一般人群,是指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融入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其形成对网络的正确态度,培养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以达到理性使用网络信息为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完善并创造个人及社会价值的一种素质修养。“圈层化”的网络社交空间中,大学生网民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进行网络社交行为过程中,网络素养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即网络道德素养、网络安全素养、网络认知素养、网络自控素养和网络法治素养[8]。大学生网络素养是自媒体时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圈层化的网络社交塑造和谐网络空间的重中之重,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同时,圈层化现象和差序格局特征引发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人格异化、教育主客体间话语交互隔阂等问题,削弱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9]。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慎独”思想,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慎独自律”思想境界,增强网络道德责任意识,打破“圈层化”困境,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动权。

2.圈层的“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培养大学生网络社交意见领袖。“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概念中的中心,指的是大学生网络社交意见领袖。所谓大学生网络社交意见领袖,指的是活跃在大学生网络社交空间中,常为他们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施加影响的中介角色。他们在网络社交空间中居于各个圈层的中心,是沉默的螺旋理论中发表观点并压制其他人观点的特定人群。他们掌握了网络社交空间中的话语权,其言论常被广大学生认可和追随,称之为网络大V,影响圈层中其他参与者的观点趋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是要深入网络社交圈层中,掌握圈层中网络意见领袖状态,对于一些经常散播负面情绪或者与主流价值观不相符的意见领袖,要积极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在社交平台打造个人空间,开通实名认证的微博账号,实现与大学生互访互动,实现师生在网络社交空间中的互联互通,积极融入大学生网络社交圈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圈内人”,最终让自己成为大学生公认的网络意见领袖。二是要通过朋辈教育的方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所谓朋辈,包含着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通过调查发现,圈层中的成员一般具有相同的爱好、相近的观点和相仿的年龄,相较于父母和师长,他们彼此之间更容易沟通、理解。要发挥朋辈的带动作用,加强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正向引导圈内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传播主流声音,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3.圈层的主导与重建:掌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强调:“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10]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即是引导大学生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大学生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转变,就不可能在圈层化的网络社交空间中呈现新气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利与话语权力只有经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并在大学生的网络生存心态中逐渐内化并认同,才能自然地去引导和发动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驱动力,最终体现圈层化中的话语权。

4.圈层的扩大与融入: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调查显示,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在现有自媒体社交平台圈层化严重趋势的影响下,沉溺于网络社交空间的大学生常常发生人格异化现象。部分网络社交平台上活跃的大学生网民在现实中性格较为内向,出现了类似日本宅男、宅女现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更大的交际圈、寻找情感寄托和归属感,转而在虚拟空间中寻找,特别是在圈层中遇到了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知心人,从而对自媒体网络社交的依赖性逐步增强。高校应该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给更多的同学一个展示自我、培养自信的平台;组织各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了解社会。高校还应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重视对心理状况异常学生的跟踪了解,指导大学生“走出圈层、走下网络、走进生活”,鼓励他们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猜你喜欢

圈层社交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思想与“剑”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社交距离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