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做法

2020-08-14张梅花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梅花

摘  要:本文我们将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做法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的了解一下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价值和作用,再来进一步提出有效促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几点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075-02

随着我国新课改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在当前小学教学工作当中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也更加主动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核心素养。

1.针对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分析

首先,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合理的创设情景。所谓创新意识就是能够让学生们将自身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养成一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而通过合理的创设教学情景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学生们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此,教师就必须要对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充分的将一些学生喜欢的音频、图片、视频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的转化复杂、枯燥的数学概念、理论、公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相关的内容。或在考虑学生形成思维活跃特性的情况之下,为学生构建具有较强交互性、趣味性、代入感、娱乐性的课堂教学情境。尽量和学生们加强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数学学习规律,为学生提出一些紧扣教学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入手来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有效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们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现出来。例如,当教师为学生们在讲解“图画应用题”这一节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创设一个轻松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像同学们提问“你们喜欢小狗还是小猫呀?”等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激发出来以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的为学生们布置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们对图画进行观察和了解,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们将会更好的把自己的创新意识表达出来。

2.针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自学环境的分析

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应当通过创建自学环境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情为参考,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的依据,对实际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结构进行调整。有效的利用自主学习模式来代替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灌输式課堂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和交流的空间,确保学生们能够全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氛围当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自主学习。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圆锥体积”这一节的内容时,在讲解完关于圆锥体积的相关内容以后就可以再进一步向同学们提问“你们还有哪些知识点不明白”或者”你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详细的了解一下”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就可以将课程时间全部提供给学生们自学,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更加深入的学习关于圆锥体积的问题。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重学生自学的形式,常见的学生自学的形式主要有合作学习以及同桌学习,通过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进行相互提问和相互检查,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可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性来为其设置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预习,鼓励学生尝试利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围绕教学中心的主题来制作时长在10-15分钟左右的教学微视频,以此来导入课堂教学。或是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进度,向学生展示时长在3-5分钟左右的重难点知识讲解微视频,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并在微视频的引导之下大胆的进行尝试和创新。在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课堂自学环境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3.针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知识的分析

根据新课改相关规定,在对处于小学年级的学生教学时一定要通过实物以及具体的模型操作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这种实物和模型教学的手段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更好地融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并且还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和了解。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详细的掌握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剖析和研究,充分的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和趣味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与整合,并将其融入到实际的知识点讲解过程中。然后,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形成一种善于观察的习惯,从而合理的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十”的认识中,教师需要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入手来进行新知识的分析,或让学生们选择自己一些喜欢的工具摆出自己喜欢数字,在完成对学生“十”以内的数字认识以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开展下一节的教学内容,像“10有哪一些数字相加得出来的”等,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利用自己的工具来进行摆一摆、比一比,看看哪一个学生摆出来的方法最多,从而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活跃起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以及形成良好创新意识的目的。

4.针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创新思维的分析

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对于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帮助学生们树立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要想更好地让学生们展现出自身的创造力,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在这过程当中,教教师需要利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其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能力、思维、性格互补的要求,遵循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科学的将6-8个学生划分为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确保每一个小组当中具有1-2名数学成绩较好或数学创新意识较高的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提升情况来增加学习任务的难度,并为小学生安排具有加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合作实践活动,结合学生表现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与辅导。让学生们在遇到数学难题时可以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寻找一种正确的处理手段。这种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們的创新思维,还能够实现学生们之间的优势互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5.结束语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的意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能够更好顺应新课改政策的各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的发挥出自身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尽可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还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创建自学环境、充分利用知识以及激发创新思维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为真正意义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丽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

[2]祝银舟.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8)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课堂活起来
似“简”非“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