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卖书与短视频大赛:新课题考验激励文艺工作者

2020-08-14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播价值卖书通关

本刊编辑部

本期头条二条推出的选题都具有某种新颖性和时尚性:前者是实体书店之外的“直播卖书”,后者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短视频大赛”。文学艺术一旦遭遇和融合新媒体,便展示出別具一格的奇异现象,令人启迪。

很多新生事物的出现,起初并非“主动积极”的原因,而是“被动被迫”的缘故。比如“直播卖书”,起始于实体书店面对严峻的生存现状,必须展开多种方式的“自救”,尤其是在疫情条件下。而最可行和最可能火的,莫过于直播,于是就有了尝试。可喜的例子是,“单向街书店”许知远联合“淘宝直播一姐”薇娅进行的“保卫独立书店直播”,一下子就让实体书店看到了希望:一场直播带来50万元的业绩。这对于惨淡经营下每天仅有1000元左右营业额的书店而言,面对50万与1000元这样的悬殊比差,他们不但看到了某种曙光,还看到了“直播卖书”的新增长点与它的无限潜力。

书籍的直播营销以前也有,但止于语音直播,但如今的视频直播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它的辐射面一下子变得非常广泛,它不仅吸引了意想中的“目标读者群”,同时还带动了“边缘读者群”。很多之前对于某本书不太关注或兴趣不大的读者,通过看直播视频,往往被吸引住了,从而产生购书意愿。事实证明,很多读者表示是受到了直播的吸引,才下单购买图书的。

当然,就像艺术领域总有“高手”和“低手”之分一样,“直播卖书”也存在一个“谁来叫卖”和“如何叫卖”的选择。无论是编辑还是作者,如果没有“网红气质”,单靠冷静客观的内容介绍,恐怕未必能够制造“高光时刻”。有网友总结,作家直播带货,只是把原来的线下活动搬到线上,仅仅换一种媒介形式而已;而流量主播们的直播带货,他们有一套成熟的营销模式,不光是介绍内容,还会调动各个角度,当然也有赖于主播们长期积累的人气和影响力。“直播卖书”看似简单,深究下去,其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不容小觑,其间有很多“通关密码”值得探讨。

说到“通关密码”,由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上海视协短视频大赛”中,参赛者不约而同地触碰到这个难题。一方面,作为时代催生下最为贴近现实生活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新事物,无疑具有极大的传播空间和传播价值;另一方面,如何最大可能地发挥它的传播价值,又关系到创作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功力以及技术水准。短视频虽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的传播内容、方式和价值,无疑值得除了“电视艺术家”之外的业内外人士关注和探讨,其间蛰伏的“通关密码”,甚至关联到一些极富世界性和前瞻性的艺术话题。

如何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达到视频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新民晚报文体中心主编朱光的见解具有相当可行的操作性。在她看来,素人素材,专人专职,大家各司其职,各自做到极致就好。素人能提供最广阔的素材库,成为好选题的提供者,而受过专业训练的编导演就做艺术程度更高的视频。为什么大家会发现短视频选题里,大都来自现实生活?正如作家处女作往往是源自自身的生活体验,本色演员状态最佳。但真正需要提炼、升华到艺术高度的选题和技法,往往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执行。把“个体创造力”凝聚成“集体驱动力”,这才是更完善的一个机制。

这里,其实隐含了文联一向强调的“新职能和新课题”——艺术如何从“艺术家”延伸到“艺术界”,再延伸到“艺术工作者”(含业余艺术工作者),这是事关“团结凝聚功能”的大事。优秀的艺术策划(包括赛事等),往往既体现了“提高层面”上的艺术和思想高度,也彰显了“普及层面”的艺术驱动力。专业和业余相长互补,得其所哉,何其快哉!

无论是直播卖书还是短视频大赛,新形势下的新课题将不断考验和激励文艺工作者。只要我们保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一定能够经受各种考验,交出各种完美答卷,同时获得各种意外收获。

猜你喜欢

传播价值卖书通关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②
刘勰“卖书”
快来买呀
博物馆通关小列车
通关手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特殊效能分析
纪实类医疗电视真人秀的传播价值分析
电台经营需摆脱固有的上升通道思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