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课”背景下高校专业导论课程研究成果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2020-08-14

关键词:导论金课教学研究

孙 林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课程是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载体,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但在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和“低淘汰率”的机制下,我国高校长期存在质量不高的“水课”[1]。自2018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金课”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受到高度重视,相关研究对“金课”的含义与标准、内容与体系、保障条件与激励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2-4],为“金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改造“水课”长期存在的土壤,认清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按照“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标准重新组织与安排课程,任重而道远。这样的课程改革离不开高质量教学研究的支持与配合,因为相关课程研究成果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课程建设的态度、理念、能力、水平与质量,转而促进课程建设者的反思与改进。本研究尝试在“金课”建设背景下,通过梳理专业导论课程研究成果,分析当下“金课”建设实情及制约因素,为课程建设提供建议。之所以选择“专业导论”类课程研究成果,作为分析对象,是因为这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和重要地位,教学目的与内容的共性比较明显,相关研究起步较早[5-6],成果样本量较大。

一、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专业导论课程主要是高校为了使新生了解所学专业,养成专业兴趣,明确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乃至职业规划而开设的课程。该类课程的内容既涵盖特定的学科与专业知识、特定的职业与行业发展现状信息,又涵盖高等教育学、大学生学习学等具有共性的理论与知识。这类课程大多以“专业导论”冠名,有的使用“专业概论”或“学科概论”等名称。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专业导论”“专业概论”“学科概论”为篇名检索词进行搜索,并以维普网、万方数据收录的论文为补充,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0月30日,剔除了教材发布和课件制作技术方面的文章后,共得到专业导论课程研究论文263篇。本研究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对263篇论文进行分析处理:一是文献计量法,对专业导论教研论文的外在形式、作者特征、专业导论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二是文献分析法,挑选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

(一)研究成果外在形式统计分析

1.论文发表年份分布

从论文发表年份分布情况来看,专业导论课研究起步较早,1985年便有相关成果发表。1985—2009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少,每年为1—4篇。从2010年开始,专业导论课研究论文数量剧增,当年发文16篇。2010—2019年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年均发文量近25篇。这与2008年8月启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有较大的关系,这份文件明确提出将开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高校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专业导论课程的普遍开设和教学研究提供了契机。

2.期刊来源

从论文发表的期刊来看,刊物层次普遍不高。除了早期有屈指可数的文章发表于核心期刊(指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为研究方便,分别以2019—2020年的期刊目录和2018年的期刊目录为准)和部分非核心的“211”高校学报外,有250篇发表在普通期刊和其他高校学报上。2010年以来,尽管论文发表数量快速增长,期刊层次却没有随之提升。

3.受项目资助情况

项目资助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条件与动力机制,能反映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对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专业导论课程教研论文,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有145篇,占55.13%。其中,获得1个项目资助的占60%,获得2个项目资助的占26.21%,获得3个项目资助的占10.34%,获得4个项目资助的占3.45%。获得校级项目资助的占55.86%,获省部级项目资助的占46.21%,而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的较少。

4.论文篇幅

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学术论文的论文篇幅与论文质量呈正相关[7]。总体上看,专业导论课程教研论文的篇幅较短,最短为1个版面,最长为11个版面,但平均占用版面较少。其中,2个版面的论文占32.32%,3个版面的论文占25.1%,4个版面的论文占15.21%,5个版面的论文占6.84%,1个版面的论文占6.46%。其他文章所占版面多寡不一,合计占14.07%,

5.参考文献数量

研究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传承与创新过程,帮助研究者前进的阶梯就是参考文献。笔者在分析中发现,专业导论课程教研论文借鉴的参考文献普遍偏少,引用著作或外文参考文献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这些论文中,使用参考文献数量占比排在前五位的是5条(14.45%)、3条(13.31%)、4条(11.79%)、6条(11.41%)、2条(9.51%)。有21篇文章没有任何参考文献。

6.被引用频次

被引用频次是反映论文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通过百度学术查询发现,在263篇论文中,50.19%的论文处于0引用状态,16.35%的论文被引用1次,12.17%的论文被引用2次,4.18%的论文被引用3次,6.08%的论文被引用4次,3.8%的论文被引用5-9次,7.23%的论文被引用10次及以上。

(二)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期刊将“专家约稿看作是提升论文质量,提升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8],非常注重通过对核心作者队伍的维护来稳定期刊的质量。专业导论课程教研论文的作者来源与特征也是一个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对象,随着科学研究领域的细分与专业化,合作研究与合作署名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在263篇专业导论课程教研论文中,只有1名作者的占39.54%,有2名作者的占22.43%,有3名作者的占19.01%,有4名作者的占9.13%,有5名作者的占5.32%,有6名及以上作者的占4.57%。本研究以第一作者为分析对象。

1.作者单位情况

在论文第一作者中,有13名来自11所985高校,占4.94%;有37名来自非985的211高校,占14.06%;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占63.12%;来自独立学院的占12.55%;来自高职院校的占5.33%。总体上看,普通本科院校作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教学型高校对教学及教学研究相对较为重视,刊发此类文章的作者较多;而在一些研究型大学里,教学研究被认为是“费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9],研究这类问题的作者较少。

2.作者的学科背景

有189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注明了学科背景。其中工科占54.5%,管理学占13.23%,理学占8.99%,医学占4.76%,经济学占4.23%,农学和艺术学分别占比3.17%,教育学占2.65%,法学和文学分别占2.12%,历史学占1.06%。

3.年龄结构

论文发表时,能够辨别出年龄的作者有175个,其中30岁(12个)、37岁(11个)、39岁(10个)、47岁(10个)、35岁(9个)、40岁(9个)、46岁(9个)、54岁(8个)。此外,年龄为29岁、32岁、33岁、36岁、38岁、42岁的作者均为7个。上述年龄分布情况表明,中青年教师是专业导论课程教研成果的主要贡献者。

4.学历、职称结构

有168名第一作者介绍了学位与学历,博士占60.71%,硕士占36.9%;有202名作者介绍了职称,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占32.18%,副高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占30.2%,中级职称(讲师、助理研究员)占34.16%,其他职称占3.46%。

(三)论文内容性质分析

内容性质分析主要针对研究主题与范围、研究方法、研究层次,以及课程性质、开课时间与课时、课程目的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建设。

1.研究主题与范围

这些论文中,主要讨论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专业导论课开设问题的文章占73%,主要讨论专业导论课程的共性问题的文章占14.07%,主要研究某个学校专业导论类课开设问题的占11.79%,研究某个学院的专业导论课开设问题的占11.14%。

2.研究方法

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日新月异,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但专业导论类课程教学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仍然显得较为粗放。从研究类型来看,规范性研究占52.47%,只有不到一半的研究使用了实证研究,这种研究取向与当前实证研究占主流的学术研究趋势吻合度不高。在使用了实证方法的研究成果中,使用定量研究的只有16篇,占6.08%,其他均属于定性研究。如果按照“规范研究应先提出预设立场标准然后提出如何达到标准的对策,实证研究要撇开预设立场从经验事实中证明解释或建构理论”[10]的要求,这些论文很多都算不上真正的规范研究或实证研究。

3.研究层次

教学研究论文一般可以分为经验性文章、学科教育类文章、教育学类文章三个层次(或称三种类型)[11]。据此,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研究论文大多属于经验性文章。篇数最多的是概念界定和论述课程必要性的文章(41.44%),其他依次是以问题描述与对策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文章(31.56%)、研究课程内容调整与改革的文章(11.79%)、研究课程效果评估的文章(5.7%)、研究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文章(5.61%)、研究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文章(3.9%)。

4.课程性质、开课时间与课时

有166篇论文谈到了课程性质,其中有161篇将课程定位为必修课,只有5篇文章主张将该门课程确定为选修课。有126篇论文介绍了开课时间(学期),主张将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的占91.27%,主张将该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的占4.76%,主张将该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的占3.18%,主张将该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的占0.79%。研究者对课程课时数的主张差异较大,有104篇论文介绍了课程的总学时,课时最少的为8课时,最多的达56学时。

5.课程目的与课程内容

263篇论文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课程开设的目的与意义,按照持有某一观点的篇数由多到少排列,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帮助新生了解专业、培养新生专业兴趣、帮助新生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帮助新生解决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和帮助新生解决发展方向不明确问题(见表1)。论文介绍的专业导论课程内容,包括专业信息、学科知识、职业知识、学习方法、高等教育概述、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培养等方面。

表1 专业导论课开设的目的与意义调查统计

6.教学方法

有211篇文章介绍了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按照出现次数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传统的讲授法,被提174次;教师主持下的课堂讨论法,被提89次;实践操作(动手操作)法,被提80次;分组讨论与练习法,被提55次;专家讲座辅助法,被提52次;参观见习法,被提42次;专业职业(行业)信息查询、收集与调查法,被提39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被提27次;分组汇报法,被提25次;学友介绍和讲座,被提19次。

7.考核方式

专业导论课程作为入门课程,面临的难点之一是考核方式的选择。这类课程通常是由多位教师执教,在选择考核方式时需要考量诸多因素。笔者检得的263篇论文中有109篇介绍了考核方式,按文章提到的次数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撰写论文或学习报告(78次)、写心得体会(40次)、闭卷考试(37次)、分组演讲汇报(30次)、开卷考试(13次)、口试与面试(5次)。

8.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教材建设是课程形成稳定内容体系的重要标志。但从统计情况来看,笔者检得的论文中只有15篇介绍了专业导论课程使用公开出版教材的情况,其余的论文提到的“教材”,均是自编讲义。自编讲义虽然能带给任课老师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但是也意味着课程内容之间可能缺乏系统性、逻辑性、稳定性与可控性。

二、讨论与结论

专业导论课程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是一门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明确学习目标的特殊课程。我国高校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大面积开设是2010年以后的事情,多数高校相关课程建设仍处在尝试与探索中。从检得的论文内容看,专业导论课程建设与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缺乏配套制度和机制,部分学校对课程认识不到位,制度引导不力;(2)师资配备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3)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教学与评价存在较大的随意性;(4)学时少内容多,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重点不突出,且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复,部分课程内容空泛,与实际脱节,专业思想渗透不够;(5)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够灵活;(6)重理论轻实践,甚至完全忽视实践,对行业发展态势把握不准;(7)缺少教材和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教学效果不理想;(8)教师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热情不高,对专业特点与未来职业核心竞争力介绍不到位。

如何按照“金课”标准研究、设计和实施该课程,高校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有关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自2010年以来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有超过一半的研究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基金项目资助;作者群体以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为主,也有部分985高校和211高校的教师参与,作者群以学历和职称均较高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但是,现有教研论文发表的期刊层次不高,论文篇幅较短,参考文献数量较少,被引用频次较低,研究方法较为传统,定量研究成果占比太少等问题较为突出。从整体上看,有关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还处在以经验介绍为主的层面,没有上升到学科教育或教育学的高度。令人欣慰的是,自2010年以来专业导论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该课程设置为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树立他们的专业信心,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因此,该课程内容中排在首位的是专业信息,其后是学科知识、职业信息等。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高校对该类课程学时的安排差异较大,反映了各高校对该课程的定位差异;教学上仍然偏于传统的讲授法,考核方式趋向多元化,但考核效果、信度与效度都有待提高;教材建设比较滞后,在课程实施制度与机制保障、师资配备、课程目的设置、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体上看,当前高校专业导论课程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两性一度”的标准进行考察,该课程与“金课”之间还有较大差距。高校需要从政策、组织、机制、经费等方面统筹规划,为专业导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真正发挥该课程在引导大学生认识专业、认同专业和热爱专业方面的作用,把该课程建设成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的“金课”。

猜你喜欢

导论金课教学研究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