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演进历程与创新策略研究

2020-08-13何向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综艺节目现状问题

何向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且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漫长过程。节目制作人紧跟时发展趋势,锁定观众需求,努力创新,打造出优秀综艺节目满足大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自我反思与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综艺节目;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1-127-03

1.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历程

1.1 以表演类传统综艺节目为代表的初步发展期

1997年之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主要是以文艺表演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和《综艺大观》。《春节联欢晚会》是生命力和影响力都十分稳定且持久的节目,融合了当年的时事热点,以热闹喜庆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节目组所邀请的导演、顾问、主持人和演员等均代表了当时文艺界的最高水准,节目质量和观众反响有目共睹。“春晚”也因此成为春节期间的必备节目。《综艺大观》产生于90年代初,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给观众不期的惊喜。该节目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但由于创新不足,长期流于老套,于2004年停播。这一阶段表演类的传统综艺节目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开创了先河。

1.2 以娱乐类综艺节目为代表的快速推进期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模糊了人们对于红色年代的伤痛记忆,再加上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荧屏上开始出现纯娱乐类的综艺节目。1997年开播的《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综艺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和欢迎,获得了一波又一波的超高收视率。《快乐大本营》的成功并非偶然。节目融合动作、知识、推理判断类的游戏,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性,并在游戏间隙穿插各类文艺节目,增强节目娱乐性。节目组还选择青春活泼、灵活应变的何炅和李湘作为主持人,吸引大量年轻“粉丝”。《快乐大本营》带动了一批以娱乐游戏为主题的综艺节目的兴起,其中影响力比较深远的是北京台的《欢乐总动员》。这一阶段的探索拓宽了综艺节目的内容领域,意义非同凡响。

1.3 以益智类综艺节目为代表的创新变革期

中西方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和深入,信息网络也持续升级,中国电视人开始接触到更多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综艺节目,汲取先进经验,创新我国节目样式。1999年改版后的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幸运52》,充分借鉴了英国益智节目《GOBINGGO》,取得了良好收视效果。同年,央视借鉴英国《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推出《开心辞典》,同样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迎来一个崭新时代。《幸运52》和《开心辞典》均是将游戏与智力竞赛融合,设置高额奖金,融入观众互动环节,再加上李咏、王小丫亲切、幽默的主持风格,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成为雅俗共赏的综艺节目。

1.4 以真人秀类综艺节目为代表的蓬勃发展期

2003至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超快乐声》一方面让普通人走上舞台,另一方面让观众也切实参与到节目中去,打破了以往专业评委点评和打分模式,一段时间内创造出了收视神话。其中,《超级女声》只是一个歌唱类的比赛,但却创造出了真人秀类综艺节目的收视先锋。2005年全国收视率达到了6.8%以上,总决赛收视率更是突破了11%。真人秀类综艺节目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于帮助平民实现了站上舞台的夢想,拉近明星与平民之间的距离。其文化意义在于反映了人们挣脱传统意识形态实现个性解放的愿望愈发强烈。

2.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2.1 节目竞争激烈化

我国娱乐文化行业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综艺节目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节目形式从最初表演类发展到游戏类、益智类、访谈类、相亲类、真人秀、脱口秀等,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精神需求。但是对于整个综艺行业而言,却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局面,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之间、地方电视台之间、电视台和网络平台之间,均竞争激烈。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迫使各台努力提升节目质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

2.2 传播手段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电视普及率有限,人们还主要是在街头巷尾或者商场里偶尔看到或听到综艺节目片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普及率不断提升,在近二十年内稳据中国第一媒介的位置,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手段。20世纪末,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其提供资源远远超过电视,而且提供回放功能,也为互相之间的分享交流提供了便利渠道。更多的青年观众选择互联网在线收看综艺节目并参与到实时互动中。随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的普及,使得电视综艺节目又一次得到了生长的土壤。

3.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瓶颈

3.1 原创意识不强,片面跟风效仿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于其形式、内容和风格的独创性,以及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创新。如果一味固守成规,结局注定是被淘汰。90年代有“小春晚”之称的《综艺大观》,创办之初因歌舞、杂技、魔术、小品、相声等节目的精彩呈现,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但节目后期始终没有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改革创新,所以逐渐被其它益智类等综艺节目所替代,2004年彻底淡出观众视野。

同样,如果只是简单模仿而不加创新改造,不考虑大众文化的需求,同样无法使得节目长期生存。《幸运52》和《开心辞典》等益智类综艺节目广受欢迎,让电视人看到了模仿的优势。其他电视频道纷纷效仿,出现了一股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的潮流,如2004年横空出世的《超级女声》是《美国偶像》的“中国版”等。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的劣势也逐渐浮现,电视银幕一时间涌现出一大批形式或内容雷同的“克隆体”,虽然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是绝大多数毫无新意。

3.2 存在圈层壁垒,欠缺观众渗透性

“圈层”指的是具有高度相似社会属性的社会群体,其内部文化具有一定的排外性。随着大众圈层化时代到来,各圈层人群逐渐分化出“沟通壁垒”,而不同圈层观众之间对于综艺节目的“收视割裂感”也愈发明显。我国综艺节目有不少在圈层内引燃观众热情的综艺节目。

当前大多数的综艺节目还是选择了圈层文化作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圈层群体精准需求后,根据难度和制作成本融入当下普通大众的关注和审美,因此很难走出固有圈层,提升节目渗透性。一些音乐类综艺节目曾出现过“虚拟歌手”,这对圈内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圈外人而言就显得十分生僻和晦涩,而虚拟歌手的歌唱风格也是普通大众难以接受的,这一类节目只能被限制在固有圈层内,充其量展现圈层内文化,击中中圈层内受众的痛点。

4.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良性发展的对策

4.1 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节目本土特色

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各国群众具有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价值观念。生搬硬套国外电视综艺节目无异于东施效颦,简单机械的改造也不能延长节目寿命,反而让观众心生反感。因此,应该在学习借鉴其它国家优秀综艺节目的基础上,寻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衡点,融入民族和地域特色,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心理与需求进行垂直细分,提高节目的个性化特征。从抖音的诞生到“李子柒”红遍全网,其它国外人民對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关注。新媒体让大众的视觉感观体验和艺术审美再一次得到全新满足。

更要加强电视综艺节目的自主创新。任何电视节目都有一定周期性,如果不加创新终将会被淘汰。首先,敏锐地察觉和捕捉时代痛点,立足于大众需求来探索新的节目形态,也是节目永葆创新来源的关键所在。其次,配备综艺节目的专业人才队伍。以《我是歌手》和《奇葩说》为例,前者的制作团队,专业能力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准,而且邀请到现场的嘉宾都是曾经红遍全球的歌手,大大提高了节目影响力。

4.2 打破圈层壁垒,满足受众多元需求

打破圈层壁垒,最重要的是立足于大众文化进行深耕细分,精准锁定不同人群的需求,打造出主题鲜明的节目,在此基础上增添圈层外人群的需求元素,引发大众情感共鸣。《创造营2019》的成功是突破圈层文化的一次逆袭。节目邀请了迪丽热巴作为男团发起人,吸引年轻观众;还特别邀请到郭富城、黄立行、苏有朋等一系列怀旧偶像,争取更多中年人观众。节目邀请“至上励合”和“快男”的成员,强化节目在90后观众中的影响力。节目在内容设置上使用了“军训”、 “宿舍”、“选秀”、“长跑拉练”等概念,在不同圈层观众中碰撞出更多新鲜刺激的火花。

这种通过元素融合突破圈层壁垒的优秀作品还有2017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有嘻哈》。“嘻哈”原本是一类属于年轻人的小众文化,但节目上线之后收视率在短短五小时内突破了1亿,两天后突破2亿,一些“金句”也迅速登上热搜榜,收获了更多圈层外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成为综艺节目中的真正“爆款”。这充分说明突破圈层未必是难事,“小众”也可以“大众”。

4.3 提升节目的文化内涵,增加思考深度

优秀娱乐节目应该是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得到启迪。部分综艺节目在开播时取得良好收视率,但最终逃避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主要原因在于其内涵和深度的缺失。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为综艺节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朗读者》便实现了综艺节目与中华文明的完美结合。节目选取的朗读文本大多数是经典的国学著作,文字凝练精美,意蕴悠长回味,节目前的人物访谈,更是如春风化雨一般感染观众。通过挖掘真人真事给予观众人生感悟和教育意义也是综艺节目提升文化内涵的一个途径。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利用其资源优势,该节目通过主持人和明星之间真情访谈,挖掘明星们一路走来背后的艰辛和努力,给观众们带来感人至深故事的同时,也学到了更多的人生哲理。

5. 结语

随着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大众对于综艺节目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电视人也努力进行创新和突破。纵观综艺节目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机械模仿带来的原创性不足、圈层壁垒长期难以突破、商业利益驱使下文化内涵的流失,粗制滥造导致品牌形象削弱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全媒体应运而生。必须对其加以引导和控制,立足于大众文化需求,直击现阶段瓶颈要害解决负面影响,朝着创新性、本土化、多样化、内涵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将文化的严肃性和教育性与娱乐性最大程度相融合,才能促进综艺节目的健康发展,并传播我国优秀思想、理念与文化形式。

参考文献:

[1]胡智锋.电视审美文化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杨雪.多屏时代网络原创综艺节目的特征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6):82-83.

[4]蒋潘婷.浅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特征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8(21):95-97.

[5]尹鸿.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D].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网站.

[6]韩青,郑蔚.中国娱乐节目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7]纪楠.从传播心理学看电视真人秀[J].青年记者,2017.

[8]翟绪民,包凌雁.国内选秀节目五大软肋[J].青年记者,2016.

[9]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4页.

[10]胡钰.新闻与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11]王世龙.论《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定位和模式创新[J].文化学刊,2013(03):P122-124.

[12]范红娟.全媒体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J].新闻爱好者,2019(7):29.

猜你喜欢

综艺节目现状问题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赢得市场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