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现状及问题

2020-08-13李继鸿张怡刘牧原王俊立王琴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广告设计教学效果

李继鸿 张怡 刘牧原 王俊立 王琴

摘    要: 高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各个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的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教学效果与企业、毕业生所需存在差距,在教学实施上存在与学生适应性不高的问题,就问题展开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要求、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效果    广告设计

冯骥才说:“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它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他是一个残缺的人。”随着高职院校规模日益扩大并越来越重视内涵建设,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全面素质的发展愈发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将成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品德、启迪智慧,培养祖国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使每个孩子都具备发光出彩的能力。要实现这样的高职教育,必须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上满足国家要求、社会企业需求和学生的需求。

1.1国家对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国家对高职教育地位提升的认识,对高职教育取得成效的认可和对高职教育服务贡献的期盼都是前所未有的,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体现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改革设想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指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提出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的要求。

1.2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人文素质的需求

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大部分从事基层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企业除了对毕业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之外,对毕业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也有相应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面向以广告设计相关公司为主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反馈,总结出企业对毕业生综合人文素质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识类人文素质需求,该类需求几乎是所有企业对各专业毕业生的同质需求;二是行业相关性较强的人文素质需求,该类需求是企业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特质需求。具体见表1。

1.3学生对人文素质能力的需求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对应国家要求和企业需求的同时,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并满足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依次面向广告设计专业毕业生和在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能力需求的文件调查。通过调查反馈,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力需求分别体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观需求、学生就业的职业工作需求及学生个人发展的自我需求三个方面,在整体内容上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人文素质的需求基本一致。

2.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实施的现状

根据国家的要求和社会、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多类课程构成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见表2。

在这样的体系中,文化素质教育以各门不同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面向学生。每门课程相对独立,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然而,随着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导致学生中学时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且部分学生对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缺乏学习兴趣;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应增大,从而减少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学时,影响教学效果。

3.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综观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实施情况,以广告设计专业在校和毕业学生及广告行业从业企业为主要调研对象,总结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实施。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3.1目前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普遍且较高的人文素质,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通过企业和学生调研,发现在八个主要人文素质方面,学生和企业不同程度地认为在校学习并未达到期望和需求水平,见图1。

通过图1我们发现,在校生期望和毕业生人文有助于个人发展的人文素质在内容上基本趋于一致,而且这些内容已经设置相应的多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课程,如果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将会满足毕业生及企业对于人文素质的需求。但是,图1显示,在品德责任、待人沟通、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有5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没有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品德责任、工匠精神、待人沟通、态度理想、心理素质五个方面有50%以上的企业认为是毕业生主要欠缺的人文素质。

通过这六种人文素质特点及教学情况分析,此六方面内容在毕业生和企业效果评价中偏低的主要原因有四:①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受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高职院校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已经逐步重视,但在就业导向的影响下,更加重视学生专业职业技术技能的学习。②学生对人文素质学习动力不足。就业导向更加强调各类证书,如毕业证书、技能证书、职业技能比赛获奖证书等,使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偏重课程成绩、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对人文素质内容的学习和养成。③人文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仅仅通过课程学习就能像专业知识学习一样能够快速习得的。④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评价困难。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无法像专业职业技能水平一样直接通过考试就能获得有效的评价。

3.2目前人文素質教育教学实施与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差距

高职院校学生无论是专业知识技能还是人文素质学习,主要学习需求是基于本身的学习兴趣、就业导向和个人发展三个方面,通过前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人文素质的学习内容上存在明显的需求。在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的期望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查,发现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实施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见图2。

通过图2,我们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期望能够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信息化教学,超过60%的学生期望能够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情分析,形成此种期望的主要原因有三:①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兴趣度低。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前已经接受了十二年的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基础教育,且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及招生模式改革,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本身对传统教学就兴趣不浓厚,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自然期望能够发生教学模式的变化。②信息化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渠道。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甚至技术技能的学习已经不仅仅限于课堂,不仅仅限于学校的课程,造成了学生学习在内容和深浅层次需求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性的需求需要信息化教学才能满足。③学生在专业的具体的可操作可实现的学习中更有获得感。以广告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学生在完成一个包装设计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体会知识应用的获得感及作品成型时的成就感,这样的获得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很难从一门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体会得到。

4.结语

综合调查结果的分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内容设置上基本满足国家、社会、企业、学生多方面的要求和需求,但在教学效果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在具体教学实施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得到重视,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在教学模式上向信息化教学变革,在评价上向具体的形式转化,以提高当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现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宁.高职院校“一个平台”多个模块#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探索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6):66-67.

[2]张惠芳,任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全人教育的实践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109-111.

[3]王华志,高阳.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开展文化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6(13):90-91.

[4]郭雪峰.协同创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5(31):56-58.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研究项目《实现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项目编号1910405)。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广告设计教学效果
基于视觉传达艺术的地铁站广告设计
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设计
装置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影响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