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八个相统一”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

2020-08-13赵艳芳李银香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政课导向

赵艳芳 李银香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是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思政课案例教学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方向导向、内容导向、方法导向和模式导向。

关键词: “八个相统一”    思政课    案例教学    导向

2019年3月,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提供了重要遵循,为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思政课案例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案例教学在思政课中的具体运用,它是指依据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取恰当的案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启发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思考并分析问题、参与讨论、获得认知、提高能力、形成价值认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八个相统一”的提出为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应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导向。

一、“八个相统一”提供了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方向导向

思政课的基本特征是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为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导向。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求思政课案例教学在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的同时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思政课的政治性决定了教师首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家国情怀,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学案例的选用要符合正确的方向导向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内容;教学过程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报国之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求思政课案例教学既积极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又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在批判中建立正确价值导向。思政课案例教学是一项动态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精心规划和建设。从课前到课后、从案例的设计到案例的点评、从案例的选取到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从计划安排到组织实施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统筹规划、精心建设,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体制,又需要具体推进、分层实施,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全面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发挥好高校思想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面对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不回避,不逃避,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正面地通过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回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社会。

二、“八个相统一”提供了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内容导向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明确诠释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寓价值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寓理论教育于实践教育之中,为案例教学提供明确的内容导向。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求思政课在完成传递知识的低层次目标基础上,最终教学目标和意义是要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个人能力素养、案例选择、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思政课案例教学的价值目标并未很好实现。因此,案例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通过案例生成特定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最终实现思政课的使命。案例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将价值观的引导融于知识传授之中。这就要求教学案例的选择兼具知识性相关性和价值导向性,即案例要能够准确对接相应的知识点,具有知识相关性,体现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注重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才能对大学生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发挥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应有作用。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思政课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要求思政课案例教学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寓理论教育于实践教育之中,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显著,一些學生迫切需要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拨开思想迷雾,探寻真理价值。思政课不仅是理论课,更是实践课。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回归课堂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概念、理解观点,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思政课案例教学可依托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团学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思政育人、社会育人、活动育人等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结合。

三、“八个相统一”提供了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方法导向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正确看待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及知识传递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为思政课案例教学提供明确的方法导向。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反映了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及关系,要求思政课案例教学必须坚持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二者缺一不可。在案例教学应用过程中,学生缺位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有二:客观上,大合班教学,案例教学的可操作性差,师生互动难以真正发挥;主观上,思维观念固化,认识不足,转变教学方式尚需时间。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突破思维固化,转变观念认识,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求知者”,另一方面科学地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补齐大合班的短板。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效果,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专业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熟悉案例教学的系列工作和环节,更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既坚持灌输式,又坚持启发式。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就是知识的输出和接受的过程,单纯的灌输式方式可以实现知识和价值的传递和接收,但解决不了知识和价值的接受问题。接受,是指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知识和价值认同并内化于心。如何才能实现接受呢?在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优势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解读案例、分析案例可辅以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逐一攻克知识的难关,解开思想的困惑和迷茫。

四、“八个相统一”提供了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模式导向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施在尊重课程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样性的特点,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为案例教学提供明确的模式导向。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求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不可单一固化。思政课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案例为载体,有一整套体系化、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原则,比如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案例的设计模式、讨论交流设计等。但是鉴于不同课程的差异性及学生的差异性,案例教学在遵循基本的原则、共同价值目标的同时还应体现差异性和多样性。就课程来说,教学内容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和思想理论教育的方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变化,需要案例教学发生相应的变化。适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案例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的各门课程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要根据课程的属性和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课程变化的需要。就学生而言,不同层次高校、不同教育经历、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不同,对于案例教学的适应性和接受度存在差异,案例教学应视学生的情况而定,区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在案例选择和案例教学组织形式上适当做出调整,探索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我们辩证看待和处理好思政课教书育人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实现“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共同发力。一方面,案例教学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校层次及学生实际等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要坚持注重课堂教学和理论宣传显性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质资源及智慧教学模式,有效传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案例教学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案例教学中融入校園文化、人文关怀,让案例课堂接地气、有人情味。同时,积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这一有效载体,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用潜移默化的力量感染学生。

五、结语

思政课案例教学法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产物,是符合思政课内容和性质的客观选择,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政课的重大问题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刻回答,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八个相统一”的提出帮助我们厘清了思政课案例教学中的几个关系,指明了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根本方向,明确了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创新了案例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思政课案例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有效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

[2]康沛竹,艾四林.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J].人民论坛,2019(5):108-110.

[3]李慧.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26):152-154.

[4]马琳.“八个统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9(8):108-109.

[5]卢黎歌,隋牧蓉.“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9-13.

[6]傅强,杨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9):66-68.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厅2018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项目编号:2018JGSZ001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思政课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偏向”不是好导向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