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架构

2020-08-13张继红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生成长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素养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是指中职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自身成长需求,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艺术、社会交往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应当具备的关键要素和关键能力,基本内涵是:爱党爱国,品德优良;学习自觉,技能专长;崇尚劳动,身心健康;守法公民,诚信自强。核心素养体系包含五大素养——文化素养、成长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身心素养,细分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基础知识;健全人格、学习能力、自主能力;职业道德、技能素质、规矩意识;爱国情怀、公民意识、劳动观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命观念共十五项要素。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成长    核心素养    基本架构

立德树人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高中阶段)教育的“半边天”,是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任重道远,责无旁贷。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不理想确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养很难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要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大力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培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既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又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空前重视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的研究,在理论上阐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对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十分重要而迫切。

一、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国逐步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步入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越来越凸显。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同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求“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对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中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研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培育和发展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目前,国际上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借鉴上述国际组织和国家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人们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自身成长需求,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艺术、社会交往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应当具备的关键要素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与促进个体成长必须具备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文化知识、生活能力、职業精神、价值观念等各方面要素的集合。对于教育而言,核心素养是在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键目标体系,既不是单纯的知识目标体系,又不是简单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终身进步而必备的基本要素。

核心素养体现着时代和社会对个体成长的要求和期待,具有社会性;它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整个受教育群体的要求,具有群体性;它体现了国家教育事业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向性;它体现了未来社会对教育发展与个体成长的要求,具有前瞻性;它是多个要素的集合,具有综合性。它在短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随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不断更新优化,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学生成长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研究、构建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提升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是指中职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自身成长需求,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艺术、社会交往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应当具备的关键要素和关键能力。它是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促进个体成长必须具备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文化知识、生活能力、职业精神、价值观念等各方面要素的集合。我认为,中职学生成长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爱党爱国,品德优良;学习自觉,技能专长;崇尚劳动,身心健康;守法公民,诚信自强。

依据调查研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体系包含“五大素养”——文化素养、成长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身心素养,细分为十五项要素: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基础知识;健全人格、学习能力、自主能力;职业道德、技能素质、规矩意识;爱国情怀、公民意识、劳动观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命观念。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架构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体系的具体内容以表格形式呈现:

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笔者的调查研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体系五大素养中包含的十五项要素的要义逐一具体阐述(详细内容见上表)。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这些要素的内容具有指向性和目标性的意义,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会有一些差异,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正是因材施教的意义所在。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关系到中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职学校要站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加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抓好抓实养成教育,坚定学生政治信仰,深植爱国情怀,厚植民族情感;以引领全面发展为目标,夯实科技文化基础,提高终身学习能力;以培育职业精神为核心,树立爱岗敬业理念,强化专业技能实践,培植创业创新意识;以促进身心健康为基础,锻炼学生强健体魄,培育学生健康心理。遵循中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目标,着力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2):145-154.

[4]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5]汪瑞林,杜悦.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6-09-14(9).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89-102.

[8]刘新阳.教育目标系统变革视角下的核心素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7(10):49-63.

[9]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戰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10]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教育,2016(50):22-23.

[11]崔允漷.追问“核心素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6(5).

[12]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5).

[13]张志军,郭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4).

[14]乔为.核心素养的本质与培养:基于职业教育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8(13).

[15]朱敏.终身教育的国际展望[N].文汇报,2011-04-08(12).

本文系张继红主持完成的2018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研究》结项成果的主要部分。

猜你喜欢

学生成长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