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

2020-08-13俞小丽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服务功能思政工作高校辅导员

俞小丽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院校重要工作之一,是保障高校穩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服务者,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对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存在的问题,结合重构服务功能的目标,提出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以促进辅导员更好地发挥思政工作的服务功能,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动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思政工作    服务功能    重构路径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成员,是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高校选择辅导员时,要求辅导员不仅做好教师的职责,还要肩负起干部的责任。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开展思政工作,发挥好思政工作的服务功能,为学生成长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辅导员还存在对思政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自身在思政工作服务功能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以及服务意识不强等情况。因此,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的服务功能进行重构,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1.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是国家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外部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对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即将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的重要关口,立足新时代的新要求,思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会不断增加,并将呈现出多元化、动态性和情境式等新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构高校思政工作的服务功能,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进步提出的新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执行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必须具有因时而异、因势而变、因事而化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力,以更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全面的综合能力做好思政工作的服务工作,满足国家和社会、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2.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辅导员是实现国家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线践行者。辅导员是否坚持把思政教育引导的重心放在大学生身上,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是否善于应用思政服务功能启发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和人格观念,是大学生成长为国家的建设者、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者的重要保障。高校辅导员要提高站位,从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识到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并积极从自身建设入手在学生工作的一线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3.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院校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大规模扩招为高等院校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众多高校围绕建设双一流院校,增强内涵式发展动力,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高校辅导员作为和学生直接联系的老师,在高校深入推进改革的进程中,担负着指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育体制机制,更好地投入新的教育管理模式的职责。辅导员如果能根据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变化,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必然能发挥出维护高校和谐稳定,为高校教育改革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在高校教育改革措施的推进中,需要辅导员发挥出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纽带作用,让各项改革措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认同,得以更好的落地落实。

4.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需要。高校辅导员日常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等管理工作,是和大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教师。很多大学生都把辅导员作为自己思想的引导者、生活的帮助者。高校也把辅导员定位为教学秩序的维护者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担负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是一支具有战斗力、富有朝气、积极向上的思政工作骨干力量。辅导员这一职业,是一个需要具有多门专业技能的综合型社会职业,职业能力是辅导员岗位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是提高辅导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职业发展上看,辅导员如果能掌握专业的思政工作服务能力、培养从事思政服务工作的专业技能,将有助于增强辅导员对岗位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辅导员以良好的职业公信力、职业形象做好各项思政工作,从而为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一些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存在的问题

1.未建立科学的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管理体系。目前,一些高校对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服务功能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辅导员队伍管理及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的监督体系建设上存在一些不足。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思政工作要求不高,对日常思政工作效果没有科学公正的评价,看不到辅导员为思政工作开展付出的努力,让辅导员逐渐不愿意再为思政工作付出更大的热情。有的辅导员对思政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思政工作只是形式上的要求,不懂得如何在实践中把思政工作的服务功能落实在学生中。高校思政工作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学生学费收缴、奖学金评比发放、学生档案收集完善、学生日常行为评价等比较琐碎的工作中。这些工作连续性强,往往需要辅导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员会因工作内容的重复而降低工作标准,从而影响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的有效体现。

2.一些高校未建立有效的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评价制度。加强管理评价考核是促进工作改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现实来看,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评价、监督考核、奖励激励制度,主要是因为一些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不清晰。虽然辅导员工作很重要,但是在岗位职责认定上并没能体现出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只是单纯从具体的催缴学费、奖学金评比发放等具体工作上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认定和考核,辅导员会误把自己的业务内容定位在做好辅助性、琐碎性的事务工作中。有的高校对辅导员没有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问责和激励的力度不对等,辅导员感觉学校只会问责具体的事务,对辅导员职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及未来的上升通道在哪里根本不重视。由于思政工作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和认可,一些辅导员只是把这个岗位作为毕业初期的过渡,完成一些立竿见影的具体事务,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中。

3.一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定位模糊。目前高校主要選用刚毕业的研究生从事辅导员工作,这些辅导员基本没有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缺少社会工作经验,缺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基本是边干边学边积累。他们虽然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但是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定位把握不准,往往不能胜任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比如有的辅导员在心理辅导、思想辅导上说服能力不足,在学习辅导和生活辅导上提供的帮助有限等,影响辅导员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有的辅导员对思政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把一些琐事细小的服务工作作为思政工作,把为学生服务的功能定位在跑腿、做好具体小事等比较简单的事情中,难以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有的辅导员服务意识不强,感到思政工作的服务功能过于烦琐,没有掌握高效工作方法,甚至有厌烦情绪,没有工作激情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有的辅导员只是把岗位作为谋生的手段和工具,没有正确认识如何为学生服务,不清楚如何在为学生服务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三、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的路径

1.建立与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需要相匹配的辅导员服务功能管理机构。高校辅导员主要是为大学生服务,思政工作的服务功能主要是面向大学生。高校要改变过去以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对辅导员的服务功能进行业务管理的模式,面向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服务功能进行全面管理。要建立起相关的管理组织机构,主要通过这些机构让大学生对辅导员进行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服务价值的科学评价。这种全新的服务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的管理组织模式,对辅导员是一种压力,也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帮助辅导员正确认识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和价值,探索结合大学生队伍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服务大学生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管理组织机构要发挥出客观科学管理的作用,不能仅有事务性工作的管理评价,还对思政工作服务效果、服务质量进行管理评价。

2.建立与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发展需要相匹配的辅导员服务功能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服务功能进行激励是推动辅导员工作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由之路。要通过建立量化、客观、科学的指标考核体系,发挥机制的导向作用。高校可以细化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的服务职能,让量化的指标更加具有科学性,采用定期分析、定期考核评价的方式,把考核结果更好地和辅导员的收入待遇、职业培养、职位晋升等结合起来。如通过考核结果拉开辅导员的收入待遇分配差距,不仅在经济待遇上奖励优秀辅导员,还从精神上给予辅导员应有的荣誉和相关职业进修的机会。还要加强对不合格辅导员的问责,对不能胜任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的需要,不能在辅导员岗位上有效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职能的辅导员,要调离岗位,不予续聘。对特别出色优秀的辅导员,要打通其职业生涯的上升通道,采用挂职锻炼、参加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舞台。

3.建立与辅导员岗位业务需要相匹配的绩效评价体系。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服务绩效,必须建立系统性、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要围绕服务主体、服务目标、服务效果等角度设定和服务岗位业务需要相匹配的评价模块,以全面、真实、公正地反映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服务工作量、服务工作效果。比如在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中,可以设立两个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第一层级是主评价指标,包括辅导员的服务能力、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第二层级是子评价指标,将服务能力细化为服务态度、思想素质、专业能力,把服务过程细化为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状态、服务响应速度、服务质量等,把服务结果细化为学生评价结果、教师评价结果、学校评价结果等。通过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让高校辅导员清楚地意识到职业责任和压力,围绕各项指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提高服务效率等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4.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辅导员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正确理解并认真落实文件要求,一方面,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思想认识,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拓创新,走近学生,走入学生。同时深入思考如何将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及如何将辅导员工作从职业升华为事业,积极树立做好学生思政服务工作的意识,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政服务工作的水平,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另一方面,提高文化素养,改善专业知识结构,增加综合知识的储备,在思政工作实践中强化服务意识,认真思考服务青年、组织青年、凝聚青年、发展青年和成就青年的工作理念。

目前高校辅导员在思政工作的服务职能中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只要高校重视辅导员工作,通过建立与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需要相匹配的辅导员服务功能管理机构,建立与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发展需要相匹配的辅导员服务功能激励机制,建立与辅导员岗位业务需要相匹配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一定能促进高校辅导员发挥出应有的服务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苗慧.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决策探索(下),2019(12):45-46.

[2]王振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稳定性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52):52-53.

[3]王迪.探析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及路径[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2):118.

[4]方纯,王诗根,辛玉军.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SWOT分析——基于后喻文化视角[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0):4-6.

猜你喜欢

服务功能思政工作高校辅导员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