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师德为上的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2020-08-13李欣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青年教师

李欣

摘    要: 在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艺术教育遭遇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青年教师已成为比重最大的师资梯队,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能否培养出德艺双馨的高水平优秀艺术人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和未来。本文剖析当下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和问题,在“师德为上”理念下,分析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师德为上    高等艺术院校    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

一、背景和意义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并指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2014年9月2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强调“坚持师德为上,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找准与高校教师思想的共鸣点,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培育高校教师高尚道德情操”。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再次强调“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师德为上”这一理念,强调当下高等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引导教师队伍将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40岁以下(含40岁)青年教师占高校教师总数的60%以上[1]。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比重最大的师资梯队,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未来。

高等艺术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艰巨任务,并担负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伟大使命。对于艺术院校而言,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艺术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艺术观,直接决定能否培养出德艺双馨的高水平优秀艺术人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未来。

目前,师德师风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者们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相比普通综合类高等院校师资队伍,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具有更突出的特点。因此,基于“师德为上”这一新的理念,探求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新的发展理念和路径,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艺术教育改革和艺术院校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要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的特点

艺术院校教师普遍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毕业于国内外综合或专业型艺术院校,从小侧重于艺术专业的定向培养,热爱专业,对专业以外的领域较为漠视,文化基础素质较为薄弱;第二,艺术专业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感悟和创造能力,更加提倡个性化和创新性,感性思维重于理性思维,性格直接张扬,思想观念超前,热爱自主自由,不拘泥于条款束缚,纪律性不强;第三,教师创作展演能力强,热衷于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专业竞赛积极性较高,不太注重理论研究和教学能力总结,普遍存在“重艺术创作、轻教学科研”的现象。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存在特殊性。在教学方面,一般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课教学为主,而非上大课的形式,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和深入;其次,在教学以外,教师还需带领学生从事较多的艺术创作与实践工作,由于受到艺术市场化的冲击,教师的价值观、艺术观在潜移默化中皆影响学生尚未定型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1.青年教師队伍的现状

由于近年来扩招速度加快、新兴和交叉专业的兴起,高等艺术院校师资总量普遍不足,距离教育部的生师比要求尚有差距,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各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的投入,青年教师数量明显增加,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已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状态,老艺术家、学科带头人呈现老龄化趋势,学科梯队存在断层,青年教师缺乏大师引路,成长高度和速度受限;其次,由于艺术类专业实践型多于理论型、博士学位授权点少等, 青年教师中高学历学位(主要指博士学位)比例偏低,以硕士为主,且因历史地域原因和行业专业特殊性, 同缘比例偏高,学缘关系较为狭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程度较低。

2.青年教师队伍的问题

青年教师精力旺盛、思想观念新、接受能力强,利于和学生交流沟通,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1)理想信念不坚定,奉献精神不足。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观念决定行为示范[2](97-101)。青年教师对专业热爱,工作积极。但是,某些仅将教师职业当做名片,而不是视为崇高理想事业,缺乏教书育人的情怀和奉献精神[3](33-34)。

(2)注重专业教学,忽视育人责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思想的引领者和道德的示范者。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通常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并满足毕业后的就业市场需求,忽略自身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育人,即正确培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术功利化加剧,学术道德下滑。某些艺术类青年教师创作展演机会多、能力提升较快、热衷于参加专业竞赛,但不愿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无心探索教研成果。迫于青年教师在科研课题申报、职称晋升、人才项目评比等方面的压力,可能会出现心态浮躁、寻求捷径、急功近利的现象[4](86-88)。

(4)集体意识不强,团队精神欠佳。高校教师应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共同努力完成推动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由于艺术专业的特点,青年教师推崇个性和独特性,少数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与同院系、同专业其他教师的团结协作,对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或合作不积极主动,阻碍学科团队的形成。

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专门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出台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其中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强调“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国家昌盛,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为本,师德为魂。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师德建设的成败决定着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青年教师代表着高校的希望和未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是落实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因此,当下加强师德建设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紧迫的现实性。

第一,师德建设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思想素质,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教师队伍中形成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追求奉献的精神氛围;第二,师德建设有助于培育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青年骨干教师,打造一支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使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为学校长久发展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石;第三,师德建设有助于提升艺术院校教师的社会形象。通过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重塑教师为人师表的正面形象,不愧“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美誉。

五、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路径

1.创新师德教育

将师德教育摆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贯穿教师聘任、考核、激励、发展等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第一,开展入职教师师德教育,开设师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学术道德与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实施新教师入职宣誓并签署师德承诺书;第二,对于青年教师大力开展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为重点的培训,增加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第三,定期组织开展师德讲座、理论研讨、主题征文、事迹报告会、座谈会、交流会等活动,有计划地将师德示范典型请进课堂,进行观摩交流、开展专题讲座,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树立良好师德的传、帮、带作用;第四,积极组织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各项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坚定职业信念,提升师德素养。

2.完善师德制度

“制度保障是最可靠的保障”,要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实现师德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5](147-151)。第一,完善新教师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要首先考察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考察学术和品行,坚决把好入口关,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第二,制订师德奖励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对获得教学名师等荣誉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干部选拔、评奖评优等评选中优先考虑;第三,严格师德惩处,根据《江苏省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建立本校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对于属于师德失范行为的老师依法依规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等惩罚。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第四,建立师德建设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3.健全师德考核

健全考核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师德考核手段可发挥师德方面的政策导向作用。第一,围绕教师职业发展各环节引入师德考核,进一步深化教师综合评价体系改革,每学年定期组织教师师德考核,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干部选拔、评奖评优、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等环节将师德作为必要的考察内容,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第二,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政策文件,结合艺术院校特点,建立切实可行、客观全面、定性定量结合的师德考核指标体系;第三,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不断丰富师德考核评价形式。师德考核可采用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行业考评等多种形式,考核结果应通知教师本人,确定考核不合格者应当向教师说明理由,听取教师本人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

4.优化师德环境

一所具有良好校园文化的高校,能有效减少外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对学校内部的侵蚀,增强教师的“免疫力”[6](68-71)。通过师德环境的优化创造更佳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教师的凝聚力。第一,通过报纸、网站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集中宣传社会及校内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校内良好舆论环境和氛围;第二,牢固树立“尊师重教”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在干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选拔活动中,充分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创造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环境条件;第三,关注教师的发展和利益需求,把师德建设同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其工作、学习条件,健全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制度,使青年教师群体能感受到学校温暖、校园正气和人生希望,形成团结协作、利于成才、勇于创新的校园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钱闾建,周洪亮.构建高素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9-03-02(8).

[2]徐荟华.“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9(17).

[3]方圆.艺术类高校师德建设探究[J].素质教育西部, 2018(8).

[4]杜蘭晓,李昭.艺术类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2).

[5]郑晓东,肖军霞.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8).

[6]何祥林,黄吴静,徐丽.教师为本 师德为魂——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0).

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资助,课题名字为《基于师德为上理念的艺术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9SJB105。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透视高校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