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调查

2020-08-13赵春晓田兴斌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东南亚显著性

赵春晓 田兴斌

摘    要: 为了研究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情况,以及他们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和年龄上有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显示: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在性别上,有三项显著性差异;在年龄上,只有一项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社会文化适应    东南亚    汉语志愿者    显著性

一、引言

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倡议,“汉语热”高涨。因此,为适应世界人民学习汉语的需求,也为了给世界人民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中国在多国设立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外合建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截至2018年12月5日,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我国充分利用作为母语国汉语人力资源的优势,启动汉语志愿者教师项目,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汉办已向国外派出4.7万余名志愿者,其中以东南亚国家(地区)最多[1]。汉语教师志愿者到海外教学,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到价值观等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国外最先面对的困难是跨文化适应问题。跨文化适应主要涉及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两个维度,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相互影响,心理适应主要体现为他们在国外的心理幸福感和满足感,而社会文化适应则涉及人际交往、生存环境、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2]。此前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关于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的问题。周丹(2015)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韩国中小学汉语志愿者教师教学适应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赴韩中小学志愿者教师的教学适应情况总体良好,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为:课堂管理不适应,教学资源缺乏,备课量大等[3]。代日(2015)在赴蒙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一文中表明,赴蒙古汉语志愿者的总体跨文化适应良好,其中一部分跨文化适应困难主要集中在社会治安问题。这些现象是由志愿者的蒙语水平、对蒙古国的文化了解程度、与当地人的社交关系、社会支持、刻板印象有所影响,并结合经验提出了建议[4](14-16)。郑云丹(2016)则是对海外漢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心理适应做了研究,提出关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三方面建议[5]。如上所述,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也是热门研究话题,但是关于社会文化适应和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研究却几乎没有。笔者做了关于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适应调查,旨在调查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适应情况及他们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和志愿者年龄上有无显著性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1.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如何?

2.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在性别上有无显著性差异?

3.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在志愿者的年龄上有无显著性差异?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赴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研究对象共35人,其中女生27人,男生8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笔者的朋友、同学及汉办志愿者培训群里的外派成员,所以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三)研究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需要,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工具是调查问卷。问卷调查一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的5级量表,主要借鉴Ward和Kennedy在1999年设计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社会文化适应的相关问题,可具体分为生存环境、人际交往、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本问卷均要求研究对象按真实情况填写,并保证不会透露任何私人信息。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调查发出36份,可用卷35份。数据分析使用了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数据描述性分析主要用来描述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情况,主要从生存环境、人际交往、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四个方面。T检验(T-test)主要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其中独立样本T检测(Independent-Sample T Test)用来分析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用来分析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在志愿者年龄上的显著性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一)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研究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含性别、年龄、学历、本科背景、曾在岗国家、教学时长等问题。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只在这里简单介绍研究对象的性别、学历、曾在岗国家及教学对象。首先,调查对象共35人,其中女生27人,占77.14%,男生8人,占22.86%。因为职业和专业的特殊性,女生志愿者的比例远高于男生,但是也达到了5:1的比率,符合调查问卷显著性分析规则。其次,志愿者的学历水平多样,其中以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最大为37.14%,本科学历和在读硕士所占的比例相当,均为31.43%。填写本次调查问卷的研究对象共包括大概10个国家的志愿者,分别为泰国、老挝、美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其中东南亚国家志愿者共31人,达到了88%,东南亚国家志愿者人数中以泰国、老挝和印尼为首,分别是17人、3人和3人。最后,关于志愿者的海外教学对象。结果显示42.86%的志愿者到东南亚都是从事小学教学,22.86%的志愿中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生,20%的志愿者从事大学的中文教学。学生比例最小的为高中生,为14.29%,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高中学习繁重,以高考为主。小学生学中文的比例最高,也说明了东南亚很重视中文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学习。

(二)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分析

使用SPSS对问卷调查表中的社会文化适应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见表一),结果表明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最好的是“遵守赴任国的规章制度”(均值=4.14,标准差=0.733),其次是“能从赴任国人民的角度来看待文化”和“适应当地礼仪”(均值=4.00,标准差=0.728)。说明中国的汉语志愿者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能够理解与尊重他国的文化与规章制度。他们知道自己在外国就代表着中国形象,会影响甚至决定他国人民对中国的看法,特别是对中国没有了解的人,所以他们会有意识地遵守别国规章制度和适应当地礼仪。结果还表明,东南亚汉语志愿者最不能适应的赴任国社会文化是能跟有职权的人打交道(均值=3.29,标准差=0.629),其次是理解赴任国的笑话与幽默(均值=3.34,标准差=0.629),以及理解当地口音(均值=3.43,标准差=0.720)。这说明汉语志愿者还是一份平凡的教师工作,老师主要是为了学生服务的,应以学生为中心,大多数老师是不适应跟有职权的人打交道的。我国和东南亚虽然同属于亚洲文化,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同国别的语言和文化价值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语志愿者会认为理解当地的口音很难,更不能理解当地的幽默与笑话,这些跨文化社会问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

(三)性别显著差异性检验及原因分析

为了检验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性,笔者运用独立样本T检测(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如表二),結果表明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在性别上有三项显著性差异,分别是“能遵守规章制度”(P=0.024≤0.05)、“能得到赴任国人民的理解”(P=0.006≤0.05)、“理解种族和文化差异”(P=0.046≤0.05)。这三项显著性差异的具体表现为:比起男生(均值=3.62),女生(均值=4.30)更能遵守赴任国的规章制度;女生(均值=3.81)认为她们比男生(均值=3.50)更能得到赴任国人民的理解;女生更能理解种族和文化差异,更能遵守规章制度,这是因为大部分女生的性格更内敛,更遵守规矩,她们到了赴任国也会保持在中国的好传统。笔者认为女生在赴任国更受理解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东南亚的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东南亚各国普遍比较尊重女性。现在东南亚各国更尊重女性,更能倾听女性的想法更能被理解。二是因为中国女性志愿者更有亲和力,更愿意理解和包容别人,所以他们自然能够容易被别人理解。研究还表明女志愿者更能理解种族和文化差异,这是因为女生比男生更包容。其次,女志愿者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的学生,更包容与理解文化差异。

(四)年龄显著差异性检验及原因分析

为了检验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的社会文化适应在年龄上的差异性,笔者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如表三),结果表明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在年龄上只有一项显著性差异,即“能遵守赴任国的规章制度”(P=0.000≤0.05)。显著性差异的具体表现为20岁—25岁和26岁—30岁都分别与31岁—35岁在“能遵守规章制度”这一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了进一步比较年龄在社会文化适应性上的差异,笔者将20岁—25岁与26岁—30岁与31岁—35岁进行了两两比较。结果表明,20岁—25岁(均值=4.38)比31岁—35岁(均值=2.67)更能遵守规则制度;26岁—30(均值=4.21)岁也比31岁—35(均值=4.21)岁更能遵守规矩,即年龄越小越能遵守规矩。年龄在20岁—25岁的志愿者,有些还是在读本科或硕士。因为他们还是学生,身上还带有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特质,所以特别遵守规章制度。然而,年龄越大的志愿者不太遵守规章制度是因为他们已经脱离了学生的身份,会慢慢淡忘规章制度。年龄在20岁—25岁的志愿者,大都是第一次当志愿者,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严格要求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志愿者们会慢慢懈怠,年龄越大反而不太遵守规章制度。年龄稍大的志愿者大部分都不是第一次外派志愿者,他们对自己要求越来越低,说明了汉办在违反规章制度上没有相应的惩罚,所以志愿者才不会引起重视。

四、结语与建议

本文使用SPSS分析调查问卷后得到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最好的是“遵守赴任国的规章制度”,其次是“能从赴任国人民的角度来看待文化”和“适应当地礼仪”。最不能适应的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些交往问题和“理解赴任国的笑话与幽默”。调查结果还显示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在性别上有三项显著性差异,分别是“能遵守规章制度”“能得到赴任国人民的理解”及“理解种族和文化差异”。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在年龄上只有一项显著性差异,即“能遵守赴任国的规章制度”。笔者分析了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性,并简单分析和总结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下面,笔者将结合本研究发现的问题为提高海外志愿者跨文化适应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强化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1.汉办应该对外派志愿者进行相应的语言培训,让他们掌握基础的赴任国语言。在社会文化适应情况调查中得知,语言不通是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最难的问题,掌握基础的赴任国语言是很有必要的,也能减少社会文化适应难度。

2.志愿者应该主动了解赴任国的文化,要清楚中外的文化差异并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男女志愿者在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上有显著性的差异,女生更能包容文化差异。为了增强社会文化适应能力,无论性别,都应该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

3.志愿者应自觉遵守汉办相关规则,汉办也应制约好志愿者行为。外派志愿者代表中国形象,绝不能消极怠工,要遵守规则制度。相应地,对工作懈怠和不遵守制度规则的志愿者,汉办应给予相应的惩罚。

参考文献:

[1]周丹.韩国中小学汉语志愿者教师教学适应性调查[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2]Mondoon Dairiisuren(代日).赴蒙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性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3]郑云丹.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心理适应调查报告[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4]梅寒雪,李柏令.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2).

[5]陈淼.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状况研究[D].大连: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通讯作者:田兴斌

猜你喜欢

东南亚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HARD CELL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纹理粗糙度在红外图像显著性检测中的应用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