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学史的审美意蕴和人文情怀

2020-08-13熊钒岑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审美人文

熊钒岑

摘    要: 中國当代文学是一段正在发生着的,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文化发展进程。对于这段特殊的文化发展历程的记录和书写,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在文学史规则的总体框架下,衍生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分支,给予当代文学研究强烈的震撼。陈思和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就是其中之一,它试图否定传统的文学史叙述模式而重造文学史,体现出文学史所具有的审美意蕴和人文情怀。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陈思和    审美    人文

一、文学史编纂发展史

在文学史的编纂之路上,专家和学者对于当代这一特殊阶段的文学史的书写,有着不停的探索和研究。其间,不乏激烈的争论。对于正在发展的当代文学,如何用历史话语将其记录形成文学史,是摆在文学史编纂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八十年代以前正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由山东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分别编写的,它们分别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6月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9月出版;《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作家出版社,1963年11月出版”①。这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出现的第一批中国当代文学史,它们受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批评模式及六十年代初文艺政策调整的影响,带有特定时期的历史规范形态。由于七十年代末思想学术的逐渐演变,八十年代文化教育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在对当代文学的研究认识基础上,出现了新时期第一部文学史——《当代文学概观》。它打破了文学史编写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模式,而以文体为中心,概括了30多年来文学创作的状况。随后,为了满足高等学校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又先后出版了多部“教科书意识”式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然而里面出现了大量“急就章”“雷同化”的常见病。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八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所取得的很大成就。二十世纪末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国际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方文化的交互影响显得越来越突出。受文化碰撞影响,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的热潮。例如“二十世纪大文学观”和“重写文学史”的观念,均是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的。在新时期几代文学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文学史的书写慢慢从稚嫩发展起来。1999年同年出版的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给予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很大的震动。

二、陈思和编纂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编纂的《教程》以文学整体观的激情探索闻名”②(271),他以“审美性”和“文学性”为标准,发掘“潜在写作”,尝试文学史编纂的全新方式。他在“重写文学史”观念的影响下,坚持文学史在“文学整体观”的思路下进行的写作原则,创新地构建自己的话语系统,使《教程》的文学史书写具有不同以往的个性化色彩。在个性化色彩的背后,蕴藏的是当代文学史的审美意蕴和编纂者的人文情怀。

当我们阅读《教程》的目录时,会发现它与其他文学史教材有着显著的差别。以往我们接受的文学史教科书更多关注的是文学史知识,这类文学史著作一般以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为主要线索串联文学作品。所以,在目录中,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时间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的字眼。《教程》却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它以作品层为核心,从不同的着眼点和编写角度对文学作品予以分析,把文学史的知识进行压缩,从而造就一部由文学作品构成的感性文学史。“《教程》全书共22章,里面没有专章叙述文学运动发展过程,而是按照时间顺序在每章论述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同时选取文学现象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作文本的细读”③(43-44)。这样的文学史,从以前理性知识的理解转向感性知识的体悟,并从读者的感性体悟中获得对于文学的独特感受和审美体验,发挥文学的“审美功能”,给予读者一定的人文关怀。同时,《教程》中选取的代表性文学现象,本身具有“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不同章节,提到了民间意识、历史沉思、人的尊严、美学原则、寻根意识、先锋精神、理想主义等。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对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塑造。这类情感塑造,或喜或悲;情感经历,或苦或甜。《教程》将文学史的历史发展与人的人文关怀,通过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使读者在知识层面和心理层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三个关注”

陈思和编纂的《教程》,打破以往文学是一元化的整合视角,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构筑新的文学创作整体观。这一特点可简单概括为“三个关注”。

第一个关注,即关注时间的变动。在这里,陈思和引出一个观点——“潜在写作”。其基本含义是在1949年至1976年间(就是“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时期),部分作家写了许多在客观环境下暂时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因为时代的局限,这部分作品潜伏在“地下”,有的甚至被埋没。而在社会、读者之间流行的,则是那个时代带有主导精神的公开出版物。这样的结果,使五六十年代的文坛作品资源显得单一,无疑给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资源问题。所以,陈思和在《教程》中试图打破这种固有的关注模式,开始关注作品的创作时间而不是发表时间。如此,我们便有机会挖掘出那个时代所隐藏的文学创作。与此同时,我们对潜在写作的挖掘,也是对“潜藏人性”的发现。

第二个关注,即关注多元化精神。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精神生活上的反应,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升华。将哲学的这一思想运用到文学世界中,可以认为作家的创作思想、作品的文化内涵都与时代精神相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可能相同,但他们对于时代的体验和感悟却是截然不同的,这导致了精神多元化,展示出了不同的话语特质。例如,在《教程》的第一章《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主题之下,设有胡风的诗歌《时间开始了》、巴金的散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和沈从文的随笔《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这三位都是五四新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当他们共同来到新时代的时间节点,心境和感悟却是不尽相同的。胡风站在胜利的立场上,热情地歌颂自己的战斗历程。巴金则站在比较谨慎的立场上,选择努力迎合新时代的特点,以“控诉法西斯,强调人的权利”为切入点,表明自己在新时代的立场。而沈从文,表现出的则是对新时代到来的恐惧和复杂的感情。这一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教程》对于当时精神多元性的关注。这一关注视角,恰好补充和完善了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人文因素,不断给予研究者和读者特定的精神养料。

第三个关注,为关注不同题材对同一文学现象的阐发。《教程》在文学体裁的布局层面同样打破了传统的依据体裁划分章节的做法。它以“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为中心,将时间因素放在一旁,将不同体裁的创作放入同一思潮章节中介绍,使读者能立体地把握文学创作思潮和现象,更有助于读者对文学发展的多样认识和感性把握。由体裁多样性的文学作品架构而成的《教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审美的特质。更重要的是,这种审美特质还是多元化的。不同的文学体裁各有风格和特点,也各有审美意识形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由于语言、形式、风格等要素不同,彰显出各具特色的魅力。如在《教程》的第十章《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主题下,《教程》选取了巴金的散文、陈村的小说、顾城的诗歌三种文学体裁表达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之余,能够领会到散文语言的清新淳朴、小说主题的深刻内涵、诗歌情感的真挚热烈。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和作品意蕴体悟共同的文学主题“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如此,更能加深读者对文学发展的理解,也更能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以上“三个关注”共同建构起新的文学整体观,用“三位一体”的编纂方法进行由点及面的审美关注,发挥文学史的另一层价值。

四、文学作品的多义性诠释

陈思和的《教程》在编纂理念的设计上,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多义性诠释,使文学史观念达到内在的统一性。纵观当代文学的发展,我们能感受到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文学与政治的联系密切,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受时代风潮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可是,无论怎样,文学作品面对不同的受众,有著多元化理解。受读者群体不定的影响,文学作品也有着多样的认知,其背后隐藏的审美意识形态所给予人的审美体验,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教程》在解读当代文学的发展时,特别关注这一点,它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当代文学作品。陈思和努力使它们达到多义性解读,正是通过这样的解读过程,使文学史观念“达到内在的统一性”。陈思和认为,当代文学中的有些作品在我们今天读来,仍然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读者需要尽力使它们回归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这种审美属性是一个综合的统一体,存在于不同层次当中——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之中。通过对文学的不同层次的多义性把握,从不同维度和视角理解和体悟文学史观念的内在统一性(亦即“审美属性”),发扬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生命力,发挥文学的“人学”价值。正是如同《教程》类似的文学史专著所具有的特点,它们从作品的多元解释出发,尝试新的文学史编纂方法,能带给读者文学发展中丰富的审美意蕴和人文之韵。

五、结语

文学史的书写与学习,是一段漫长的过程,却是必要的。陈思和的《教程》,为文学史编写者的编纂和文学研究者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打破了以往的一板一眼式的文学史教学,给予文学史新的观照——审美意蕴和人文情怀的阐释。我们能从这种新的方式中发掘文学史潜藏的另一面,给予情感与人性的慰藉和感染。

注释:

①孔琦.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史论纲[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②王春荣,吴玉杰.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

③胡德才.“重写文学史”的扛鼎之作——评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

[2]胡德才.“重写文学史”的扛鼎之作——评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2):43-44.

[3]孔琦.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史论纲[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4]刘琳.思与史的织解——重读三本文学史的体会[J].才智,2017(13):207-208.

[5]刘婧婧.在历史的迷雾中穿行——评洪子诚、陈思和的两部当代文学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

[6]张诗悦.作为一种史观的“关键词”——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J].文艺争鸣,2015.

[7]张雨晨.“重写文学史”思潮对当代文学史编写的启示——以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01):73-77.

猜你喜欢

审美人文
“逍遥游”壶的创新和人文意境
人文绍兴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医生要有一颗“人文之心”